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祥言

鎖定
孔祥言,男,1932年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力學專業。 [1]  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衞星總體設計室(第一)副主任。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石油天然氣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國力學學會滲流力學專業組成員,中國物理氣體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
孔祥言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2年3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力學科學家、教師
出生地
中國-安徽-合肥
代表作品
《氣體動力學》,《高等滲流力學》等
性    別

孔祥言個人簡歷

1932年3月出生在安徽省合肥縣(今合肥市)。
1956年9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力學專業。
1956.9-1958.8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研究稀薄氣體動力學和高空大氣物理、力學特性。
1958.8-1962.9在中國科學院空間技術研究院(59年該院遷往上海)任氣動工程組長,完成多種型號火箭的氣動設計計算任務。
1962.9-1971.11在國防科委空間技術研究院(改變隸屬關係)工作。其中1963-1964年由中國科學院空間技術研究院派往北京隨錢學森老師進修 [1]  ,1964年以後任空間技術研究院衞星總體設計室第一副主任(1965年該院由上海搬回北京)。曾參加多種型號氣象火箭、探空火箭的研製工作以及CZ-1號衞星運載火箭末級的設計工作。主持完成了JB-1號衞星的總體方案設計任務。
1971.11-1975.7在大三線某國防工廠(生產衞星地面站有關配套設備)任設計科負責人、職工子弟中學校長。
1975.7月至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系(現力學和機械工程系)任教。現任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石油天然氣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兼職有中國力學學會滲流力學專業組成員等。

孔祥言科學研究

70年代以前主要從事航天技術研究設計,主持完成了多種型號火箭的氣動設計,參與東方紅衞星運載火箭末級的部分設計,以及回收式衞星的總體方案設計。80年代以後轉向油氣田開發的理論研究和軟件研製,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有垂直裂縫井壓力分析的理論研究和任意變產量井的壓力分析。不穩定試井分析軟件系統、井筒熱模擬理論與軟件、水平井試井,兩相流試井、試井物理模擬裝置設計,DKS2.0現代試井分析軟件、多孔介質中自然對流等。
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主要著作有《氣體動力學》、《高等滲流力學》等。曾獲國家重大科研成果(集體)獎。《不穩定試井軟件系統》獲石油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井簡熱模擬的理論研究和軟件研製》屬國際先進水平,在美國等多家石油公司使用,頗受好評。DKS.2.0現代試井分析軟件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氣體動力學》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個人被合肥市政府授予“優秀科技人員”稱號、中國科學院授予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
參考資料
  • 1.    孔祥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07-01[引用日期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