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氏家學

鎖定
孔氏家學,源於杏壇講學杏壇之名最早見於《莊子·漁父篇》,原文為:“孔子遊於緇帷之林,休坐於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由此可見,杏壇即為孔子講學舊址。孔子死後,魯國國君哀公為祭祀這位文化巨人,將此地改為廟宇(現在的孔廟所在地)。因為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其後,歷代王朝不斷加以擴建,“不欲毀其基”,“除地為壇,環植為杏,名日杏壇”。
中文名
孔氏家學
外文名
Kong Shi home studying
源    於
源於杏壇講學
出    自
《莊子·漁父篇》

目錄

孔氏家學簡介

孔子在杏壇“開門設教”、“有教無類”、“廣收弟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開創了平民教育的先例,打破了“學在官府”收教限於貴族子弟、教育壟斷的傳統,杏壇因此而名揚四海。

孔氏家學發展歷史

據《闕里文獻考》記載:孔子死後,其子孫“即宅為廟,藏樂服禮器,世以家學相承,自為師友”,其教育者當為孔氏後裔,其學者亦不超越孔氏子孫,這就是孔氏家學的開端。
魏文帝黃初二年,“修起孔子廟”並“於廟外擴建屋宇,以居學者”,以培養孔氏家族的子弟。皇帝下詔修建學舍,這是孔氏家學的一大變化。後經戰亂,社會動盪,家學時斷時續。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孔子為“玄聖文宣王”詔令增擴孔子廟,親作《宣聖贊》,稱頌孔子為“帝王之師”。三年後,孔子第四十四代孫孔勖上書朝廷,請求於家學舊址,重建講堂,延師教授,朝廷準其奏,自此孔氏家學改為廟學,全面優待聖賢后裔。
宋仁宗延祐年間,孔氏廟學又增顏、孟二氏子弟,孔氏廟學遂成為孔、顏、孟三氏學,又劃撥學田,其收入充生員膳食之用,並賜經、史書各一部以示鼓勵。同時,將廟學改建於孔廟東南,這是校址的第一次遷動。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官府又撥款改建孔氏廟學,並正式為之設官,明文規定:“教諭本家子弟,其鄉鄰願入學者聽。”
洪武元年(1368年),廟學又被改為“孔顏孟三氏子孫教授司”。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兗州知府奏請,在山東巡府、巡按主持下,對三氏學學館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修建翻新,這次修建,第一次使學舍建制正規起來。萬曆十年(1582年),孔子第六十一代孫孔宏復任世職曲阜知縣時,以三氏學“界於公府、藩臬行署,湫隘抑塞,規制不備”,將廟學遷之於按察司東(即今曲阜師範學校以東,古泮池以北的地方),這是校址的第二次遷動。
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又從巡按御史毛在之請,增入嘉祥曾氏,並改鑄四氏學印信。比照國子監例設學官,特許歲貢生員,國家科考竟至“無孔不開榜”。據《闕里文獻考》載:“凡天下郡縣之學,皆蒞以教授、教諭,而為之佐者則曰訓導;獨四氏學之佐則特設學錄,蓋隆此國學之制”“聖賢之子孫不與他學同。”從中可反映出當朝對孔氏廟學的恩優特權。同年,孔子第六十三代孫、世職曲阜知縣孔貞叢又遷四氏學於廟西觀德門外(曲阜市第一中學現址),1925年,衍聖公府在“四氏學”舊址改建“闕里孔氏私立明德中學”(其意取自“德之不明”,“經之見度”),孔子第七十七代孫末代衍聖公、當時五歲的孔德成先生擔任名譽校長,並親自撰寫“明德學校”校牌。此時反對孔子、反對封建專制的浪潮席捲曲阜,具有“紅二師”之稱的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現曲阜師範學校)的學生最早接受“五四”運動的洗禮,學校進步師生常常組織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與傳統、守舊的明德學校的學生,交戰不休。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逝於北京,其靈柩從北京運往南京,途經曲阜姚村車站作短暫停留,曲阜縣府組織學生迎送,為此還作了時間調整,以避免兩校學生的正面接觸。在封建專制的年代裏,這也是思想追求不同矛盾激化顯現的一個方面。
1947年,私立明德學校改為縣立中學。1952年9月,縣政府在顏廟原商會址創辦了曲阜中學,次年遷至明德中學校址。1958年更名為曲阜第一中學。1986年曲阜撤縣為市,學校遂定名為曲阜市第一中學
孔氏家學,延續至今,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早已更換了新的內容,充滿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如今的曲阜市一中利用“東廟西學”的優越地理位置,繼承聖賢遺訓,光大傳統教育精華,用豐厚的文化底藴和斐然的教學成績,繼續書寫着新世紀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