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斯坦

鎖定
法國自由主義思想家。1767年10月25日生於貴族家庭,卒於1830年12月8日 。就學於德國、英國,後在不倫瑞克大公府邸供職 。1799年霧月(2月)18日政變後,被任命為法案評議委員會委員 。不久成為拿破崙的反對派,1803 年流亡瑞士 、德國 。1814 年拿破崙退位後返回法國。1819年當選議員。1830年7月革命後任立法委員會主席。
中文名
孔斯坦
外文名
Benjamin Constant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767年10月25日
逝世日期
1830年12月8日
職    業
法國自由主義思想家

孔斯坦説明

法國思想家, 又譯貢斯當(1767~1830)
全名:Benjamin Constant(本扎曼. 孔斯坦)

孔斯坦個人思想

孔斯坦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個人自由。他認為個人自由與政治自由是自由的兩種形式。個人自由包括個人的思想、言論、信仰、經營、財產等自由,政治自由是公民參與行使政權的自由。個人自由是基礎,政治自由則是對個人自由的保障。個人自由是神聖殿堂,國家不能干涉,相反卻應提供保護。個人自由與專制不相容,與人民民主也不相容,專制與人民民主都是對個人自由的侵害。孔斯坦為此既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也反對人民主權理論。他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認為國家有五種權力 :王權、行政權 、上院的經常代表權、下院的立法權、審判權。王權是一種以國家元首為代表的“中立權力”,它高於其他四權,其獨特作用在於節制和協調其他四權,避免相互衝突,國王有權解散下院,有權任命上院議員。行政權由大臣行使,對議會負責。上院由貴族世襲,下院由選舉產生,高額財產和高度文化修養是下院議員的必要選舉資格。他認為這種政體有利於保障個人自由,鼓勵競爭。孔斯坦的個人自由理論反映了大革命後的法國資產階級對自由的要求,在自由主義思想史中具有重要地位。著有《立憲政治教程》。

孔斯坦人物生平

孔斯坦出身

孔斯坦出身於瑞士洛桑一個法裔貴族家庭。先輩原是法國新教徒。南特敕令廢除後,為躲避宗教迫害而逃到瑞士。孔斯坦出生幾天後,母親便去世了。父親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浸。他接受了不止一個家庭教師的培養,並從十四歲開始,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1782 就讀於德國的 爾那根大學,1783年至1785年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讀書。孔斯坦在愛丁堡大學時期,正是蘇格蘭啓蒙運動達到高潮的時期。孔斯坦受到亞當·斯密(1723—1790)、亞當·佛格森等著名蘇格蘭啓蒙思想家的影響。他在蘇格蘭所受的教育奠定了他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也奠定了他對英國文 與政治制度終生不渝的推崇。
離開蘇格蘭後,孔斯坦行蹤不定地居住在巴黎、洛桑、布魯塞爾和布斯威克。他曾在1785年至1787年期間會見過法國著名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並自稱是孔多塞的弟子。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開始寫作他生平最重要的理論著作《論宗教》。這部著作斷斷續續寫了一生,直到三十年後才完成。

孔斯坦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對歐洲思想界與政治界產生了巨大的震動,也對孔斯坦的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孔斯坦一生的理論活動都是對法國大革命的不斷反思。儘管孔斯坦在這一時期尚未發展出關於法國大革命的的系統理論,但他後來對大革 的許多認識都已在這個時期初見端倪。像當時許多自由主義者一樣,他對革命前的舊制度表現出強烈的敵意與輕 。他痛恨舊制度的政治迫害與宗教迫害。他認為“舊制度是一個腐敗、專制與軟弱的混合體”,推翻這種制度是完全合理的。他熱情謳歌大革命的最初階段,對大革命後期的雅各賓專政表現出無比憎惡。他在後來寫道:“革命一般有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人們一致希望推翻所有人都不能容忍的制度;在第二階段 運動被人為地繼續,它已經不再是自然的了,它的目標是試圖摧毀所有與少數人倡導的制度相反的東西。如果説理性的人們可以將革命中止 第一階段,成功的機會就會是巨大的。這樣的革命是短暫的、令人高興的、是流血最少的。”英國革命與美國革命便屬於這種類型。法國大革命在1791年以前處於第一階段。遺憾的是,法國人未能適可而止,他們試圖摧毀一切舊制度,建立一個全新的制度。結果導致雅各賓獨裁那樣災難性的後果。
儘管孔斯坦對法國大革命有所評價,但嚴格地説,在1795年以前,他只是大革命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改變這一狀況的契機是他與斯塔爾夫人的關係。斯塔爾夫人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政治家內克的女兒,出色的自由主義政治活動家、文學家。孔斯坦於1794年在瑞士結識了斯塔爾夫人,從此開始了長 十四 之久的充滿感情風暴的浪漫關係。這一關係對孔斯坦一生有深刻影響。斯塔爾夫人不僅幫助了他的政治活動,影響了他的政治觀念,而且也激發了他的文學激情。孔斯坦的著名小説《阿道爾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描述他與斯塔爾夫人關係的自傳性作品。1795年,孔斯坦隨斯塔爾夫人來到巴 後,立即卷人法國的政治生活。他是斯塔爾夫人沙龍里的中堅人物,該沙龍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歐洲都有巨 的影響。他與斯塔爾夫人一道,極力維護熱月黨人的統治,抨擊反革命的保王黨人以及雅各賓派從左右兩方面對温和政權的威脅。從1796年開始,孔斯坦相繼發表了一系列政治論著。其中最重要者當屬《論當前法國政府的力量和贊同它的必要性》(1796)。在這部論著中,他極力鼓吹“結束革命”。他寫道,“我強烈希望結束這場革命,因為繼續革命會傷害自由。這也是為什麼我極力主張加強我們的共和國的原因。人類命運中所有高尚而偉大的事業都與共和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孔斯坦拿破崙執政

拿破崙執政初期,孔斯坦對拿破崙寄予很大希望,把他看做保衞共和國與革命成果的人物。在這一時期 孔斯坦被任命為立法院的委員。然而,隨着拿破崙日益拋棄自由主義 外衣,走向專制獨裁的道路,孔斯坦變成了拿破崙的反對派。他從自由主義的立場出發抨擊拿破崙的獨裁,被歐洲各種反對拿破崙的力量視為英雄。1802年,他被拿破崙趕出立法院。1803年,斯塔爾夫人也被拿破崙勒令離開巴黎。他們兩人被迫離開巴黎,開始過流亡的生活。

孔斯坦流亡

在流亡期間,孔斯坦以巨大的熱情投人寫作。1806年,他 成了一部系統討論政治問題的著作的初稿。這部初稿後來發展為《適用於所有代議制政府的政治原則》,於1815年發表。1806年,他寫 了著名小説《阿道爾夫》。1807年,他翻譯了席勒的劇本《華倫斯坦》。1813年,在拿破崙政權垮台前夕,他出版了抨擊拿破崙的兩個小冊子:《論征服的精神》與《論僭主政治》。

孔斯坦復辟

1814年, 斯當隨着波旁王朝的復辟回到巴黎,成為一個很有影響的政治人物。他贊成復辟,併為爭取建立君主立憲制而努力。1815年拿破崙百日政變時,他先出逃,然後又應拿破崙的邀請擔任議員,為拿破崙草擬了一部憲法,並於1815年最終發表了《適用於所有代議制政府的政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