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鎖定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成語,出自《文子·自然》,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煙囱沒有燻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1] 
中文名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釋    義
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出    處
文子·自然
屬    性
詞語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詞語釋義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kǒng xí bù nuǎn,mò tū bù qián)
解釋: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煙囱沒有燻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出處:《文子·自然》:“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為了急於推行他的治國之道,經常到處遊説。他四處奔走,每到一處經常是席子還未坐暖,又急忙趕往別的國家去,沒有一個固定長住的住處。漢朝班固評價他們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