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娘惹粽

鎖定
娘惹粽在馬來西亞又稱藍粽,外表色澤特別,如同中國青花瓷,有別於一般素色的粽子,淺藍色澤的外形,既美麗又浪漫,光看足以賞心悦目。
中文名
娘惹粽
外文名
NyonyaDumpling
分    類
小吃,東南亞菜
口    味
鹹香兼有,味葷素俱備
主要食材
蝶豆花(藍花),香料
地    區
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
來    源
峇峇孃惹文化

娘惹粽主要材料

蝶豆花;主要餡料是豬肉或雞肉、蝦米、花生碎、栗子、香菇、冬瓜糖、蒜米及小葱頭;香料,如沙姜、茴香及芫茜籽等等;棉繩6-7把;

娘惹粽生產製作

首先,把芫荽與黑胡椒煸香,冷卻。不必下油。
然後把五花肉洗乾淨入水煮至6-7分熟,取出去皮,切細丁。煮肉的水留下一大碗備用。香菇泡發切細丁,冬瓜糖切細丁。豆瓣醬攪拌機攪拌成糊狀備用。葱蒜剁碎備用。
娘惹粽內餡材料皆得切細,豆醬香料缺一不可 娘惹粽內餡材料皆得切細,豆醬香料缺一不可
鍋裏下半杯的油,倒入剁碎的葱蒜,炒香,至金黃色。然後加入剛剛攪拌過的豆瓣醬,煸炒香了之後,倒入香菇丁,炒香,然後倒入五花肉丁,煸炒至稍微出油,加入糖冬瓜丁,翻勻。倒入一大碗剛剛留起來的煮肉水,加蓋燜煮10分鐘。
10分鐘後,加入芫荽和胡椒粉,拌勻,試試味道,這要看豆瓣醬的鹹淡了,不夠鹹加點鹽就好了。再燜煮一下,勾芡,就可以熄火冷卻。裝到一個容器裏,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藏一個晚上。
第二天把粽葉剪去兩端比較細和比較硬梗的部分,泡水一個小時,然後用刷子刷乾淨,沖洗兩遍。再把長糯米洗乾淨,備用,不必泡。加入一大匙的鹽調味。
在一口小鍋裏,倒入一杯的水,放入洗乾淨的藍花,煮大約8-10分鐘,至顏色充分煮出。
把剛剛的糯米分成兩個部分,一份大,一份小,小的那部分大概是總份量的1/6左右。在小的那部分糯米里倒入藍花汁,浸泡大約10分鐘,然後倒掉多餘的水份。
最後用一口小鍋,熱上半杯乾淨的食油,倒入糯米里,撈勻。米這裏的準備功夫就好了。
把所有的材料放一起,就可以開始裹粽子羅。
開始裹粽子,首先,選兩片差不多一樣大的粽葉,比較細的那端向內相對,疊起。然後在粽葉1/3處,折起成筒狀。
娘惹粽外表色澤特別 娘惹粽外表色澤特別
先在底部填入一小匙的藍米,再一小匙的白米,然後把一大匙的餡料填入,再鋪上一大匙的白米,左右兩角各放上一小撮藍米,蓋上一片香蘭葉,用湯匙壓緊。把粽葉折起,左手把粽子的左右兩端握實,右手把粽葉蓋上,然後摺好,就可以用棉繩綁起來了。
在一口大大的深深的鍋子裏,倒入大半鍋的水,加入2 tsps的鹽,煮滾。一定要下鹽,不然煮出來的粽子味道會變淡喔!
水滾之後,把裹好的粽子下鍋,煮2-3個小時,看粽子的數量而定。然後拿出來滴乾水分,冷卻。

娘惹粽注意事項

正宗的娘惹粽,糯米必須以椰漿烹煮,但長時間就會變質,不建議隔夜食用;
若要製作娘惹粽,首先必須使用蝶豆花(藍花),以其天然色素將白糯米染成藍色。只需把糯米浸入泡了蝶豆花的水中至少4小時或以上,米粒就會染上一層天然的淡藍色,浸泡隔夜的色澤將會更均勻飽滿;
正宗娘惹粽必須以生糯米來包裹,而且裹粽子時必須用竹葉將生糯米包覆紮實,下鍋煮熟後才有Q軟的口感;
棉繩記得不要纏得太緊,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可能會因為糯米發漲而爆破,即使不破,做出來的粽子也會有"腰",不夠方正,就沒那麼好看。

娘惹粽飲食文化

[峇峇孃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淡馬錫(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峇峇孃惹也包括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但沒有來源證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峇峇孃惹都是指大明後裔。這些唐宋明後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羣的影響。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
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孃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孃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這些峇峇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