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亂彈(威縣亂彈)

鎖定
亂彈(威縣亂彈),河北省威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威縣亂彈是一個多聲腔劇種,主要流行於河北省威縣一帶,其起源於明末清初時期。威縣亂彈的聲腔包括亂彈腔、崑腔、揚州亂彈、高腔、羅羅、嗩吶二黃和雜腔小調等,其中以亂彈腔為主要唱腔,有俗曲的痕跡,演唱上近似絲絃腔,但較絲絃腔更為渾厚、粗獷。威縣亂彈在演唱時男女腔均以本字咬音,假嗓拖腔,其主要板式包括《一鼓頭》《二鼓頭》《慢板》《流水板》等,唱詞為上下句結構,一般採用七字和十字句式。威縣亂彈的音樂採用“純律”,唱腔與伴奏採用“支聲復調”的多聲部音樂表現形式,每個聲部在整體制約下獨自運行。威縣亂彈劇目豐富,約有三百多種,代表劇目有《臨潼關》《廣武山》等。 [1] 
2008年6月7日,亂彈(威縣亂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9。 [2] 
中文名
亂彈(威縣亂彈)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非遺編號
Ⅳ-39
申報地區
亂彈(威縣亂彈)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亂彈(威縣亂彈)歷史淵源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
明末清初,隨着南北通商貿易的發展,北曲系統的“西調”“西秦腔”伴隨着“秦優”的戲曲活動傳到南方的安慶、石牌、樅陽、揚州一帶,南北藝人合班,南北曲調融合,在南方產生了“梆子亂彈腔”。
清代中葉時期,亂彈腔在直隸一帶流行,併成為與西腔、高腔、梆子相提並論的重要聲腔。亂彈腔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燕趙民俗和北方絃索聲腔、梆子聲腔的影響,風格漸趨高亢激越、渾樸粗獷,但主要唱腔仍保持着原來的基本調式。由於保留了南曲以檀板司節奏的習慣,漸而取消了梆子擊節,並逐步形成唱腔悠然以長、伴奏音繁節促的特點。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亂彈形成自己獨特風格,自立門户,並在威縣官道兩側紮下根基。
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威縣東趙莊尼大六等人在經鎮開辦了5期亂彈科班(此時東、西亂彈尚未分流,但科班所傳授的是西亂彈形式)。
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在山東與河北交界一帶鄉間,亂彈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改進,形成東路亂彈形式。
清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威縣亂彈藝人尹立和在棗強開辦的亂彈科班(屬東路亂彈),培養了一批亂彈藝人。此時,東路亂彈在威縣也有了整齊的陣容和一定的力量。
清代宣統二年(1910年)至民國26年(1937年)的20多年間,是威縣亂彈的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班社眾多,名伶輩出。威縣境內的東、西兩路亂彈都開科授徒。許多班社常年不散並開始進入城市演出。
民國9年,東路亂彈進天津“唱館子”。民國19年東路亂彈到天津慶雲戲院和泰康商場演出,此次演出由孟憲坤、張玉山領班,王長髮主演,演出時間長達3個月。
抗日戰爭爆發後,亂彈戲班解體,藝人失業。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
民國32年,戰爭加災荒,威縣亂彈藝人王長髮、閔五奎、尹立和、戚振甲先後餓死,亂彈遭滅頂之災。
民國36年,威縣亂彈部分班社開始恢復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威縣亂彈藝術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指引下迅速發展。
1953年,威縣文工亂彈劇團成立。
1954年威縣文工亂彈劇團參加了河北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亂彈傳統劇目《臨潼山》。
1955年劇團進行登記,劇團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教育人民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1960年,威縣亂彈劇團赴河北省邯鄲市彙報演出。從此,威縣亂彈有了一定的名聲。
“文化大革命”初期,威縣亂彈劇團赴山西大寨演出新編歷史劇《紅燈照》,在這之後,威縣亂彈劇團改為文藝宣傳隊,先後演唱京劇、河北梆子、評劇等劇種。
1977年,威縣亂彈劇團恢復,成為河北省亂彈專業團體,其對《楊金花奪印》《王懷女》等傳統劇目進行了改編。
1987年,威縣亂彈劇團解體,之後,威縣地區僅有民間的一些亂彈班社在婚喪嫁娶或廟會時演出。 [3] 

亂彈(威縣亂彈)文化特徵

亂彈(威縣亂彈)唱腔特點

威縣亂彈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包括亂彈腔、崑腔、揚州調(吹腔,亦稱揚州亂彈)、高腔、羅羅、嗩吶二黃、雜腔小調等。東、西兩路亂彈唱腔均以板腔體的亂彈腔為主。板式主要有二鼓頭、慢亂彈、流水板、一鼓頭等,崑腔、吹腔、羅羅和雜腔小調只用於少數特定劇目中。威縣亂彈的唱腔為以五聲音階為主的七聲音階。唱腔特點字多腔少,高亢粗獷,老藝人有“先擺字,後行腔”之説,擺字用真氣,行腔多上行,用假聲翻高,曲調較平直。西路亂彈尾音翻高八度,俗稱帶“吼”。威縣亂彈唱腔詞格為上、下句結構,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基本句式,其崑腔和詞牌為長短句。 [3] 

亂彈(威縣亂彈)音樂伴奏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早期的文場伴奏樂器為一笙一笛。後來增加了嗩吶,用來演奏曲牌,繼之為唱腔伴奏,逐漸成為主奏樂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專業劇團又增加了二胡、中胡、大提琴等絃樂器和琵琶、三絃彈撥樂器。文場亂彈伴奏的另一特點就是慢亂彈和二股頭兩個板式的伴奏曲調和唱腔曲調各不相同,形成唱腔、笛子(或嗩吶)與笙三聲部疊置的交織體,樂器採用純律,演奏風格獨特,伴奏與唱腔之間形成“支聲復調”。威縣亂彈的武場伴奏與京劇、梆子基本相同。主要由單皮鼓、大鑼、鑔、大堂鼓、小堂鼓等樂器組成。
威縣亂彈曲牌音樂較為豐富,流傳下來的傳統曲牌約有100餘支,其曲牌分為混牌子和清牌子兩類,其中,混牌子源於崑腔,包括山坡的、彩蝶兒、大泣顏回、朝陽歌、一江風等;清牌子分嗩吶曲牌、海笛曲牌、竹笛曲牌3種,包括大開門、小開門、揚州開門、二板揣、老調揣、開門序、嗩吶皮、步步嬌、四上鮮、九連環等。 [3] 

亂彈(威縣亂彈)角色行當

威縣亂彈行當較為齊全,主要有生、旦、淨、醜四大行。根據年齡、性格,身份、特徵又可分為若干小行。東、兩兩路亂彈在小行劃分和名稱上稍有區別。
生行:原本分為老生(掛白髯)、末生(掛黲白髯)、鬍子生(掛黑髯)、小生、武生、娃娃生6個小行。清代末期,末生歸到老生和淨行中。小生又分為文小生和武小生。武生又分為大武生(長靠武生)、二武生(短打武生)。
旦行:原稱包頭。包括青衣、老旦、花旦(亦稱小旦)、彩旦、刀馬旦。
淨行:分為大花臉、二花臉兩個小行。
醜行:分為三花臉和四花臉。民國年間,東路亂彈稱三花臉為胡調。三花臉戲路寬,扮演人物上至公子王侯,下至匪盜、家院、店小、花子,皆以幽默滑稽為主。 [3] 

亂彈(威縣亂彈)表演風格

威縣亂彈的表演古老渾樸,熱烈粗擴,兩路亂彈皆以武功見長。亂彈武戲中有時用真刀真槍,動作驚險。威縣亂彈表演特技有:飛錐穿釵、滾繩捲簾、叼碗捉提、簸糧下高、吊辮子、耍牙等。亂彈戲還注重把子,傳統成套把子有二三點刀、單半截挺、雙半哉挺、單刀拐、大春秋、滿天紅、老虎槍、老八下等。 [3] 

亂彈(威縣亂彈)代表劇目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劇目豐富,傳統剮目和現代劇目共計300餘個。傳統劇目有200餘個,其中用亂彈腔演唱的有《臨潼山》《廣武山》《煤山》《兩爬山》《長壽山》《全忠孝》《歧山腳》《五雷陣》《王莽篡朝》《大上吊》《汴梁圖》《高平關》《調寇》《平江南》《巧奇冤》《女中魁》《溝沙灘》《粉妝樓》《晉陽宮》《紅書劍》《藥壺記》《下燕京》等。用崑腔演唱的有《拿金錢豹》《鐵弓戟》《倒銅旗》《鬧天宮》《三打祝家莊》《寧武關》《界牌關》《清風寨》等。用揚州亂彈、高腔演唱的有《北遊》《觀山》《高老莊》等。用羅羅演唱的有《賣線子》等,用小調演唱的有《百草山》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威縣亂彈劇團創作和移植了不少現代劇目,主要有《緊握手中槍》《鄉里情分》《紅燈記》等。 [3] 

亂彈(威縣亂彈)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威縣亂彈豐富了中國多聲部音樂理論,對解決給五聲旋律配置等問題有一定的參考,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4] 
傳承狀況
由於社會和文化發展日趨多元,威縣亂彈面臨着後繼無人、觀眾減少的困境。 [5] 
傳承人物
威縣亂彈 威縣亂彈
孟凡真,男,1942年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亂彈(威縣亂彈),河北省威縣申報。 [6]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威縣文化館(威縣美術館)獲得“亂彈(威縣亂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威縣文化館(威縣美術館)繼續獲得“亂彈(威縣亂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1] 

亂彈(威縣亂彈)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84年,威縣亂彈大型現代戲《鄉里情》在邢台地區職業劇團匯演中獲得劇本創作獎。 [3] 
重要活動
2018年1月,威縣亂彈在河北省非遺展演進萬家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8] 
2019年10月,威縣亂彈在第三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9] 
2020年9月,威縣亂彈在2020年威縣迎中秋慶華誕非遺展演中進行了表演。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