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特金

鎖定
威特金,美國心理學家,早期研究格式塔心理學和感覺,後來研究認知風格,運用多種方法探索了在場獨立——場依存方面的個體差異。著有《心理差異》一書。 [1] 
中文名
威特金
外文名
Herman A. Witkin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16年8月2日
逝世日期
1979年7月8日
代表作品
《心理差異》

威特金人物簡介

美國心理學家,早期研究格式塔心理學和感覺,後來研究認知風格,運用多種方法探索了在場獨立一場依存方面的個體差異。他的著作《心理差異》被廣泛引用。 [1] 

威特金認知方式

在心理學研究個別差異的思潮中,出現了被威特金在內稱之為認知方式的研究,另一些人成為認知控制的研究。
這種研究目的在於知覺的個別差異作為探討更為廣泛的人格技能模式的出發點,而知覺的個別差異只是這種模式的一種表現。早期確認的認知方式有靈活—不靈活、拉平—提高等,其中最多研究者注意到的是場依存型場獨立型,威特金把場依存—場獨立性確定為人在認知活動中主要依靠外在參照還是依賴內在自我的兩種對立的認知傾向。

威特金心理分化論

該理論的基本架設是分化,是有機體系統發展的一個主要特徵。
分化較小的系統處於比較同質的狀態,而分化較大的系統處於比較異質的狀態。
分化大的系統表現比較大的自我與非我的分裂,即作為有機體屬性、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與外界之間出現一定的界限;分化小的系統在自我與他人之間表現出交大的連接性。
威特金最早的分化理論的模式由兩個層次的概念組成,分化是高層次的概念,從它分出四個低一層次的概念。第一個是構析式的認知機能,第二個是構析式的認知概念,第三個是分離同一感,第四個是有組織的控制慾特殊化的防衞,前者用來控制衝動,而後者則用以應付失調經驗。
威特金後期提出的新心理分化論模式由三個層次的概念組成,最高層次的概念同樣是分化,在分化概念之下是三個主要的分化指標或表現:自我—非我的分化、心理機能的分化以及神經心理機能的分化。在第二層次的概念下,又分若干次一級的概念。心理機能的分裂是分化的第二個主要標誌。心理機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過對沖動有組織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衞這兩個方面表現出來。神經生理分化是分化的第三個主要指標。由於神經生理學的迅速發展,威特金等人找到了心理分化的客觀生理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