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惠廟

(河南省潢川縣威惠廟)

鎖定
光州威惠廟又稱弋陽三公廟,位於光州(今河南潢川縣),宋高宗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四月賜光州城陳元光祀廟廟額“威惠”。據《欽定四庫全書》:“光州城西威惠廟,中尊,威惠顯應侯,加封英格威惠顯應侯;東位,昭惠順應侯,加封武格昭惠順應侯;西位,孚惠靈應侯,加封忠格孚惠靈應侯。壬午年八月七日(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即1162年)”。 [1] 
清順治《光州志》卷之二《建置考·祠廟寺觀》中記載:“弋陽三公廟,在北城西門裏。三神曰威惠侯、昭惠、孚惠侯,皆勅封。 [2] 
中文名
威惠廟
投用時間
宋代
地    點
光州城(今河南潢川縣城)
祭    祀
威惠侯陳元光

目錄

威惠廟簡介

“威惠廟”是皇帝詔勅所賜封廟號,主要祭祀河南潢川人 [3]  威惠侯陳元光將軍。宋高宗紹興九年(1139年)四月賜光州城陳元光祀廟廟額“威惠”。歷史上除了嶺南,只有光州城(今潢川縣城)有詔賜“威惠”祀廟。

威惠廟史書記載

《宋會要輯稿》卷一千二百三十七《禮·二〇》之一五二《弋陽三神祠》:在定城縣弋陽西隅三神祠。紹興九年(1139年)四月賜廟額“威惠”。二十五年(1155年)八月並封侯,中位神曰:威惠(侯),東位神(曰):昭惠(侯),西位神曰:靈應(侯)。 三十二年(1162年)九月,加封曰:英格威惠顯應侯、武格昭惠順應侯、忠格孚惠靈應侯。
《宋會要輯稿》卷一萬七千一百五十六 《禮·二一》之四九《威惠廟》:“廟在光州。神,……。慶元三年(宋寧宗1197年)五月封靈惠侯。”
《宋會要輯稿》卷一萬七千一百六十二 《禮·二一》之二六《威鎮(惠)廟》:“忠應侯,慶元三年(宋寧宗1197年)六月加封忠應孚惠侯。” [1] 
《大明一統志》卷七十八《漳州府·陵墓·陳政墓》載:“(陳政墓)在南靖縣南新安裏。唐諸衞將軍陳政,領兵戍閩,卒葬於此。政,光州人,元光父也。俗名將軍墓。”此文來源明代或明以前陳政墓碑、墓誌銘所記。 [1] 
欽定四庫全書記載 欽定四庫全書記載
據《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四·別集類三·宋·文忠集·卷九十四·掖垣類稿》(十六一頁)宋周必大(南宋丞相)掖垣侍詔詔敕,文曰:“光州城西威惠廟,中尊,威惠顯應侯,加封英格威惠顯應侯;東位,昭惠順應侯,加封武格昭惠順應侯;西位,孚惠靈應侯,加封忠格孚惠靈應侯。壬午年八月七日”。
欽定四庫全書威惠廟記載 欽定四庫全書威惠廟記載
對照順治、乾隆《光州志》及前述康熙《汝寧府志》文,弋陽三公廟所祭祀的三公和南宋周必大制詔中提及的三位神靈尊號一致,弋陽三公廟在光州城西,周必大制詔中提及廟宇亦在光州城西,由此可知,弋陽三公廟即三侯廟,即光州城西威惠廟。“弋陽三公廟”或“三侯廟”均為志書提及的“今遂湮不可考”後的民間俗稱,“威惠廟”才是皇帝詔勅所賜封廟號,主要祭祀光州弋陽(今潢川南城弋陽)人開漳聖王陳元光。 [2] 
據文淵閣版《四庫全書·史部(二九三)·地理類(卷六十三)·河南通志(七十六)·陳元光傳》載:“唐,陳元光,字廷炬,光州(今潢川)人,年十三領光州鄉薦第一,總章間從父政領兵五十八姓以戍閩,政卒代領其眾,任玉鈐衞翊府左郎將,會廣寇諸蠻陳謙等攻陷潮陽,元光……垂拱二年,疏請建州治於泉潮之間,以控嶺表……未幾,蠻寇鴟張,潛抵嶽山,元光輕騎以往,步兵後期,為賊所殞。百姓如失怙,特立廟祀之。事聞,詔增秩,諡忠毅。”這説明陳元光戰歿當年,即有親族百姓立廟祭祀陳元光。“事聞,詔增秩,諡忠毅。”事聞,是什麼時候呢?據唐歐陽詹《忠毅文惠公行狀》載:“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封贈陳元光豹韜衞鎮軍大將軍兼光祿大夫、中書左丞、臨漳侯,諡號忠毅文惠。”乾隆《光州志·典禮志》記載:“忠義祠祀:唐贈忠毅文惠廣濟王陳元光……” 福建省廈門市陳元光學術研究會編《開漳聖王陳元光》載:“唐開元四年(716年),朝廷賜封陳元光潁川侯”。以此互證和推斷祭祀陳元光的弋陽三公廟宇早在唐712年後即有,只是當時尚未有封賜“威惠”廟號。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朝廷敕詔賜廟額“威惠”。而康熙《汝寧府志·卷十一·人物·忠節 》陳元光傳:“唐,陳元光,字廷炬,光州人,風姿卓異,博覽經書,年十三,領光州鄉薦第一……為賊所殞,百姓如喪考妣,立廟祀之。事聞,詔贈品職,賜諡忠毅。乾道四年(宋1168年),加封顯著順應昭烈廣濟王,有司春秋祀之…… ”南宋丞相周必大關於“光州城西威惠廟”詔勅的明確記載是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那麼這座威惠廟或者“弋陽三公廟”的建成時間至遲在宋代即有。這也與《光州志》記載的:“宋孝宗時,加封為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命有司春秋祀之”是相吻合的。
順治《光州志》記載的“弋陽三公廟”中的“威惠侯”、乾隆《光州志》記載的“三侯廟”中的“顯應侯”、 康熙《汝寧府志》提及的“顯著順應昭烈廣濟王”和宋周必大《文忠集 掖垣類稿 》制詔記載的光州威惠廟“中尊,威惠顯應侯”,相互應證,均同為陳元光。顯應是顯著順應的簡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