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姓名論

鎖定
《姓名論》是200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姓名論
作    者
納日碧力戈
語    言
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
2002年2月1日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頁    數
273 頁
ISBN
9787800509148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尺    寸
19.6 x 13.6 x 1.2 cm
重    量
299 g

姓名論作者簡介

納日碧力戈,蒙古族,1957年出生於呼和浩特市。1978年考入內蒙古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1982年入中央民族學院。1989年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民族學研究室主任。主要成果有《民族與民族概念辯正》、《符號、結構、實踐與人類學》等。

姓名論內容簡介

《姓名論》在理論層面上有突破,提出連名制中父名與子名的前後位置,最初取決於有關語言的名詞性修飾語對於中心詞的位置的新見解,以及形式與內容、區分與整合是姓名發展的內部規律的新理論。《姓名論》材料豐富,論據充足,行文嚴謹,是國內外不多見的一本專著。
本著作在開拓姓名學研究新領域、採用多學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補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羅列姓名材料為目的,而是力圖在姓名學理論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與內容”、“區分和整合”為姓名發展的內部規律的見解,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姓名論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姓名的意義
一、哲學家對專名的討論
二、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名實”之爭
三、姓名的社會象徵意義
第二節 姓名形式有限性與意義無限性
一、語言規則和社會習俗對姓名形式的制約
二、命名與社會記憶
三、姓名形式的時空座標
四、姓名與社會的結構聯繫
五、姓名意義的無限性
第三節 姓名的符號性質
一、裏奇的符號意義類型
二、姓名的引申意義
三、姓名的風格意義
四、姓名的情緒意義
五、姓名的反射意義與搭配意義
第四節 姓名與控制
一、姓名是社會分類系統
二、從漢族的姓氏與名字看姓名的異化
三、從中國歷史上的改姓、削名和追諡看王權統治
四、排名制與社會控制
第五節 姓名研究的分類體系
一、中國古代的命名法
二、當代學者對漢族姓名研究的主要分類
三、姓名研究的語言學一社會人類學分類體系
第二章 姓名的形式和內容
第一節 姓名的形式
一、姓名形式的多樣性
二、中國少數民族姓名形式
三、漢族的傳統姓名形式
四、排行名
五、數目字人名
六、季節與屬相命名制
七、生辰命名制
八、世代排名制
九、連名制
第二節 姓名的內容
一、姓名反映社會、歷史和心理的內容
二、姓名的歷史觀察
三、姓名與文化接觸
四、姓名與同化
五、姓名與社會心理
六、人名與信仰
七、雙名制與多名制
第三節 姓名的形式與內容的超民族共性
一、姓名的形式與內容在互動中的共性
二、姓名內容對姓名形式的作用
第三章 姓名的整合功能與區分功能
第四章 姓名的語言相關性辨析
第五章 中國姓名研究述要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