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如夢令·元旦

鎖定
如夢令·元旦》是毛澤東於1929年底在紅軍挺進閩西開闢革命根據地取得了勝利後依古律如夢令填的一首詞。該詞主要描繪了行軍的暢達和與國民黨鬥爭的火熱場面,表達了紅軍進軍途中的歡快情緒以及詞人看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而產生的堅定的革命信念和豪邁胸襟之情。 [1] 
作品名稱
如夢令·元旦
作品別名
《憶仙姿》
作    者
毛澤東
創作年代
近代
作品出處
《毛澤東詩詞集》
文學體裁

如夢令·元旦作品原文

如夢令·元旦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2] 

如夢令·元旦註釋譯文

如夢令·元旦詞句註釋

①如夢令: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作《憶仙姿》,其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之句。宋蘇軾嫌其名不雅,改為《如夢令》。又有《比梅》、《宴桃源》等稱。單調,三十三字,仄韻。該篇守譜押用一部仄韻。
② 元旦:宋代吳自牧《夢梁錄》:“正月朔一,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元旦,這裏指陰曆正月初一(這年陽曆一月三十日)。 [3] 
③寧化、清流、歸化:皆福建西部縣名。其中歸化於民國22年(1933年)5月,因與綏遠省歸化城同名,奉民國政府令改名明溪縣。 [9] 
④ 路隘(ài):道路險狹。
⑤武夷山:武夷北接仙霞嶺,南望九連山,中分贛江、閩江,居江西、福建交界。相傳古神人武夷君居此,故有武夷之名。
⑥風展紅旗如畫:是懸想紅軍抵達武夷山時的情景。 [4] 

如夢令·元旦白話譯文

在寧化、清流、歸化三縣城中,路途險窄,密林深暗,青苔光滑。
今天我們又去哪兒?徑直奔向武夷山下。
就在那裏的山下呀,風捲着紅旗如幅幅圖畫。 [4] 

如夢令·元旦創作背景

1929年紅軍主力東征,建立了閩西根據地,9月打下福建上杭縣,但是當時紅四軍內部在建軍原則及建立根據地等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毛澤東於6、7月間被迫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三個月後,黨中央糾正了紅四軍前總指揮的錯誤,11月,毛澤東便回到紅四軍,重新擔任主要領導。12月底,毛澤東在上杭的古田村主持了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他親自起草的《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在決議在會上通過,即著名的“古田決議”。這次會議很好地鞏固和發展了紅軍及革命根據地。革命力量的壯大引起了國民黨的極大恐懼。在這次會議期間,蔣介石策動了江西的金漢鼎、福建的劉和鼎和廣東的陳維遠等所率領的反動軍隊組織了“三省會剿”,向閩西根據地發動進攻,妄圖摧毀閩西革命力量。為了粉碎國民黨的陰謀企圖,會議決定紅四軍進行戰略轉移,由地方武裝留下閩西堅持鬥爭,毛澤東和朱德同志率領紅四軍分頭向江西方向進軍。到江西去展開游擊戰爭,擴大革命根據地。1930年元旦春節期間,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一部分從古田出發,向北經連城以東的古田、寧化、清流、歸化等地,越過武夷山到江西去。在這次行軍途中,毛澤東以“元旦”為題寫下了這首小詞,以此來描述這次進軍的情景。 [5] 

如夢令·元旦作品鑑賞

如夢令·元旦文學賞析

全詞六句33字,採用細節描寫和白描手法相結合的方法,生動地記錄了紅軍長途行軍的路線、方向和目的,謳歌了紅軍戰士無堅不摧、勝利前進的革命精神。
第一、二句寫紅軍戰略轉沿途艱難進軍的情景。開頭連用三個地名,點明福建省西部的三個縣,説明這次紅軍進行戰略轉移途經的一些地方。接着描寫沿途的道路是那麼狹窄、險要、阻滯,森林繁茂,荊棘叢生,到處陰暗潮濕,青苔滿布,前進十分困難。紅軍經過這些地方向武夷山進軍,困難非常多,但紅軍為了打破國民黨所謂“會剿”,甩掉敵人,儘快取得戰略轉移的勝利,才決定要走這樣一條敵人預料不到的、比較艱難的路。
第三、四句寫紅軍戰略轉移的方向和目標。兩個句子,一問一答,説明一直向着武夷山前進,要進軍武夷山腳下。“直指”一詞寫出紅軍勇往直前的雄姿和氣勢。“武夷山下”點名進軍初步要到達目的地。問句突出紅軍在“古田會議”之後嶄新的精神面貌,使人精神一振;答句目標明確,鏗鏘有力。
第五、六句寫紅軍到達目的地勝利實現了戰略轉移的情景。這是一幅十分壯麗的圖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鼓舞性。第五句承接上一層“山下”一詞,再連用“山下”兩詞,“到山下啦,到山下啦”那種勝利時歡呼雀躍的情景躍然紙上。最後一句寫出紅軍勝利實現轉移,大軍雲集在武夷山的山腳下,那種盛大而雄偉的場面。寫得像圖畫一般美麗,充分表現了作者為勝利而歡呼的喜悦心情,也展示出革命武裝鬥爭光明燦爛的前景,顯現紅軍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 [5] 

如夢令·元旦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李俊《解放軍文藝、毛主席詩詞解釋》:“這首詞是毛主席的創新。三個地名連在一起,“寧化、清流、歸化”。過去幾十萬首詞中,只有連用兩個的,沒有連用三個的,“山下山下”這是詞牌的規定。在這裏要重複,與上面一個“山下”連在一起,三個“山下”這個重複是有意思的。” [6] 

如夢令·元旦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 -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7-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