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女(拼音:nǚ)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一個屈膝、兩臂交叉在胸前的人。 [2]  本義即為女性、女人,與“男”相對,後延伸至以女兒作為人的妻子。
女是漢字部首之一,以“女”作意符的字大多與女性有關,可分為6類:1.親屬關係,如:妻、婦、姑、姊。2.地位、行業、年齡,如:奴、婢、妃、媒。3.姓氏,如:姜、姬、姚、嬴。4.婚姻、妊娠,如:嫁、娶、婚、妊。5.姿容,如:姣、媚、婉、媛。6.德行(多含貶義),如:妒、妨、妄。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nǚ,nǜ,rǔ
部    首
五    筆
VVVV
倉    頡
V
鄭    碼
ZM [3] 
筆    順
撇點、撇、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067) [1] 
平水韻
上聲六語,去聲六御 [4] 
注音字母
ㄋㄩˇ,ㄋㄩˋ,ㄖㄨˇ
總筆畫
3+0
四角碼
4040₀
異體字
𠨰、𡚬
統一碼
U+5973 [3] 
筆順編號
531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象形字。甲骨文“女”字像女子兩手胸前交叉、屈膝而跪的形狀。或於頭部加一橫畫以示其頭飾,更顯女性特徵。有的甲骨文在臂彎位置加兩點表示乳房,寫成“母”或“每”。春秋金文屈膝而跪之狀已不顯,戰國文字承襲春秋金文,但筆勢略有變化。隸書已將屈膝之豎筆變為一橫筆,為楷書所本。本義指女性,能生育、哺乳的人類中雌性。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嚴重變形,以致“人”形消失,“手”形消失。與“男”相對。翏生盨“翏生眔大㜏其百男百女千孫。”《易·序卦》:“有男女,然後有夫婦。”這種意義的“女”讀為“nǚ”。從女性引申出以女嫁人義。如《國語·越語上》:“請句踐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於士。”第二個“女”作動詞,以女嫁人。這種意義的“女”讀為“nǜ”。甲骨文“女”或讀為“母”。如《合集》94:“隹(唯)女庚韋(害)子安。”(只有母庚害子安)“女”或通“汝“,用作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如令鼎:“餘其舍女臣十家。”(我給你十家奴隸)又如《詩經·魏風·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養你三年,不肯照顧我)。 [2]  [5]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指青年未婚女子。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指女兒。
daughter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
女婿
星宿名。
star

女宿,女牛
形容詞
女性、女人。
female
《易·家人卦》:女正位乎內,男正內乎外。

柔、弱的。
weak

女桑,女好
指動物中的雌性。


動詞
將女子嫁給人。
marry
《漢書·敍傳下》:姼姼公主,乃女烏孫。

出仕,做官。

《漢書·揚雄傳上》:覽四荒而顧懷兮,奚必雲女彼高丘?

代詞
通汝,指你。
you
《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名詞
姓。



(參考資料: [6-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婦人也。象形。王育説。凡女之屬皆從女。尼呂切 [8] 

説文解字注

婦人也。
男,丈夫也。女,婦人也。立文相對。喪服經每以丈夫婦人連文。渾言之女亦婦人。析言之適人乃言婦人也。《左傳》曰:君子謂宋共姬女而不婦。女待人,婦義事也,此可以知女道婦道之有不同者矣。言女子者對男子而言,子皆美偁也。曰女子子者,系父母而言也。《集韻》曰:吳人謂女為娪,牛居切。清州呼女曰娪,五故切。楚人謂女曰女,奴解切。皆方語也。
象形。王育説。
不得其居六書何等,而惟王育説是象形也。蓋象其揜斂自守之狀。尼呂切,五部。小徐王育説三字在從女下。凡女之屬皆從女。 [3] 

康熙字典

【醜集下】【女部】女 ·康熙筆畫:3·部外筆畫:0
古文:𠨰
唐韻》《正韻》尼呂切。《集韻》《韻會》碾與切。茹上聲。《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易·繫辭》:坤道成女。《詩·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禮·內則》:女子生,設帨於門右。《淮南子·地形訓》:土地各以類生,澤氣生女。
又已嫁曰婦,未字曰女。《禮·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又星名。須女四星。主布帛,為珍寶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
又織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絲帛。見《星經》。
又水名。《山海經》:嶧臯之山,其水出焉,東流注於激女之水。
又女,九天妃也。黃帝與蚩尤戰,不勝,歸太山。遇一婦人,曰:吾所謂女者。見《女戰法》。
又金女,西王母也。厥姓緱氏。見《集仙錄》。
又靑女,霜神也。至秋三月,地氣下藏。靑女乃出,以降霜雪。見《淮南子·天文訓》。
又奼女,丹汞也。河上奼女,得火則飛。見《參同契》。
又國名。女子國,在巫咸北。郭璞《圖贊》:女子之國,浴於黃水。乃媷乃字,生男則死。
又東女國,女主號賔就。見《唐書·西域傳》。
又扶桑東千里有女國,其人容貌端正,身體有毛。見《通考》。
又姓。湯賢臣女鳩、女房。漢賢良女敦。晉大夫女叔寬。
又梵言阿摩,此言女、言母。蘇弗室利,此言善女。
又鸚名雪衣女。見《漢武外傳》。
鵲名神女。見《古今注》。
蜆名縊女。見《爾雅·釋蟲》。
螟蛉名戎女。見《毛詩·註疏》。又《集韻》《韻會》忍與切。同汝,對我之稱。
又《廣韻》《集韻》《韻會》尼據切,茹去聲。以女妻人曰女。《書·堯典》:女於時。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楷體) 書寫提示(楷體)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n
i̯o
王力系統
n
ǐa
董同龢系統
n
jaɡ
周法高系統
n
iaɣ
李方桂系統
n
rjagx
兩漢
西漢


東漢


參考資料: [3] 
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jo


j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jo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jo
齊梁陳北周隋

jwo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wo
擬音/王力系統

n
ǐo
擬音/董同龢系統

n
jo
擬音/周法高系統

ɳ
io
擬音/李方桂系統

jwo
參考資料: [3] 

音韻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八語
開口呼
次濁
尼呂切
njo
去聲
九御
開口呼
次濁
尼據切/尼慮切
njo
集韻

平聲
九魚
合口呼
次濁
人餘切
nʑiɔ

上聲
八語
合口呼
次濁
忍與切
nʑiɔ

上聲
八語
泥/娘
合口呼
次濁
碾與切
ȵiɔ

上聲
十二蟹
開口呼
次濁
奴解切
næi

去聲
九御
泥/娘
合口呼
次濁
尼據切
ȵiɔ
韻略


上聲




忍與切



上聲




尼呂切



去聲




𡰱據切

增韻


上聲




忍與切



上聲




尼呂切



去聲




尼據切

中原音韻

上聲
魚模



次濁

niu
中州音韻


上聲
魚模




禳主切



上聲
魚模




尼矩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四語


次濁
忍與切
ȵy

上聲
四語


次濁
尼呂切
ny

去聲
四御


次濁
尼據切
ny
參考資料: [1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10]
  • 2.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1085頁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1]
  • 4.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3-10]
  • 5.    胡培俊.常用字字源字典:崇文書局,2012.02:49頁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年11月:5323頁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團,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年4月:第1096頁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741頁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90頁
  • 10.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