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女勞疸

鎖定
女勞疸,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
中文名
女勞疸
出    處
金匱要略

女勞疸概述

證見身黃、額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滿、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發熱而反覺惡寒。《金匱要略》認為本證是得之房勞醉飽。根據臨牀所見本證多出現在黃疸病後期,是氣血兩虛、濁邪瘀阻的黃疸類證候。常伴有脅下積塊脹痛、膚色暗黃、額上色素沉着、舌質暗紅、脈弦細等,嚴重的發生鼓脹。

女勞疸病因

女勞疸之成,主要由於縱慾房事,腎陰虧損,陰虛內熱,或感受寒濕之邪,鬱於肌表;或腎病及肝,肝血瘀滯;或熱與血結,血蓄下焦,致使血運受阻,膽泄失常而發生黃疸。其病因病機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女勞疸陰虛濕鬱

素體陰虛,縱慾房勞,腎陰虧耗,陰虛內熱;若感受寒濕之邪,鬱於肌表,陽氣被遏,寒濕不化,鬱而發黃,即可形成陰虛內熱,寒濕鬱表之黃疸。

女勞疸腎虧夾瘀

素體肝血瘀滯,若縱慾房事,腎精虧損,精不化陰,則肝腎陰虛;陰虛則生內熱,熱耗陰血,則肝血愈瘀;或寒濕表邪治不如法;鬱久不化,侵及血分,即可形成陰虛而夾血瘀之證。血瘀則膽汁疏泄失常,溢於肌膚而為黃疸。

女勞疸血蓄下焦

若女勞疸治不如法,虛熱不除,血瘀不化;若熱傷陰絡,血不循經,留着停蓄,則膽汁受阻,而發為黃疸。為女勞疸之變證,故仲景謂“因作黑疸”。
總之,女勞疸的形成以腎虧為基礎,“小便自利”一症,説明非濕熱內阻之黃疸,乃虛勞發黃為患。

女勞疸症狀

證見身黃、額上微黑、膀胱急、少腹滿、小便通利、大便色黑、傍晚手足心發熱而反覺惡寒。

女勞疸併發症

小便自利,脅下積塊脹痛、膚色暗黃、額上色素沉着、舌質暗紅。

女勞疸鑑別

與今時身黃、目黃、小便黃者名為黃疸概念不同,張仲景所指黃疸其含義要寬泛得多,從文中內容來看,無論是肌膚髮黃,或是顏面發黑,甚至面色萎黃,都被歸入了《金匱要略》黃疸門下。因黑疸“目青面黑”等顏面發黑的症狀與女勞疸面部色素沉着極為類似,臨牀往往不易分辨,從而使主症並不具有特異性;且黑疸是因黃疸遷延發展而來,病程日久,正氣虧虛勢不可免,又與女勞疸第二主症———虛症相仿。

女勞疸治療原則

本病總的治療原則應不離補腎一法,陰虛濕鬱者,滋補腎陰、化濕解表;腎虧夾瘀者,滋補肝腎、活血化瘀;血蓄下焦者,逐瘀活血,攻補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