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

鎖定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是在倫敦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
中文名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
性    質
比賽項目
代表人物
鄧亞萍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歷史和發展

張怡寧 張怡寧
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作為正式項目出現在第24屆奧運會的賽場上 [1]  。至今,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已經連續進行了5屆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
奧運會乒乓球賽每隔4年舉行一次,原設有4個比賽項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
奧運會限定比賽的總人數。由於國際奧委會當時的政策是儘可能減少團體項目和人數,國際乒聯剛加入奧運會,必須接受這種限制。而且,那時國際奧委會對單項運動的團體項目不感興趣,所以國際乒聯同奧委會達成的第一個協議是隻能派64名男運動員和32名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男、女單打比賽。後與奧委會負責人再次商議,增加了男、女雙打比賽項目。當時,國際奧委會給乒乓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配額人數為192人。最後進軍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各項目選手數量是:男子單打64名,女子單打48名,男子雙打32對,女子雙打16對。
由於在幾屆奧運會上,有不少運動員參加單打兼雙打項目,使參賽的運動員人數未能達到奧運會的配額,導致被國際奧委會減員。目前的配額是172人。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國際乒聯在不影響單打參賽項目的人數完整的同時,增加了雙打的對數,達到了172人的奧運會參賽配額人數。
一直以來,國際乒聯採取了種種方法爭取增加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項目與人數。然而,由於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瘦身”計劃的影響,暫時還不能實現這個願望。另外,國際乒聯不希望在奧運會的決賽中出現一個國家選手相對壘的局面(五屆20項的決賽中,有11項是同一個國家的選手相對壘)。所以,在雅典奧運會舉辦期間,國際乒聯官員們與各方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為了增加比賽的精彩程度,國際乒聯提出以團體取代雙打,而國際奧委會只提出了一條要求,即嚴格按照羅格主席“奧運會瘦身”計劃辦事,不能增加比賽人數,否則該提議將不會獲得通過。因此,國際乒聯精心制訂了“團體入奧”的計劃,提出了多種比賽模式,希望能有12~16支球隊參加。
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宣佈,他已經同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以及眾執委們進行過會晤,大家一致同意在不增加參賽人數的情況下,在2008年奧運會上以團體比賽取代雙打比賽。該項提議已經在2005年10月27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的會議上獲得了批准。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競賽規則

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規則使用國際乒聯最新的競賽規則。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競賽方法是根據國際乒聯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乒聯奧林匹克小組)制定的並經國際乒聯理事會批准後實施的。
規則要點
發球
(1)發球開始時,球自然地置於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張開,保持靜止。
(2)發球時,發球員須用手將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釐米,球下降到被擊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體。
(3)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4)從發球開始,到球被擊出,球要始終在台面以上和發球員的端線以外,而且不能被髮球員或其雙打同伴的身體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擋住。
(5)在運動員發球時,球與球拍接觸的一瞬間,球與網柱連線所形成的虛擬三角形之內和一定高度的上方不能有任何遮擋物,並且其中一名裁判員要能看清運動員的擊球點。
擊球
對方發球或還擊後,本方運動員必須擊球,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台區。
失分
(1)未能合法發球
(2)未能合法還擊
(3)擊球後,該球沒有觸及對方台區而越過對方端線;
(4)阻擋
(5)連擊;
(6)用不符合規則條款的拍面擊球;
(7)運動員或運動員穿戴的任何物件使球枱移動;
(8)運動員或運動員穿戴的任何物件觸及球網裝置;
(9)不執拍手觸及比賽枱面;
(10)雙打運動員擊球次序錯誤;
(11)執行輪換髮球法時,發球一方被接發球一方或其雙打同伴,包括接發球一擊,完成了13次合法還擊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觀賽禮儀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很細微的運動。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心理和精神都處於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中,運動員需要用眼睛仔細觀察對手球拍撞擊球時的動作、時間、部位、拍形和來球的運行情況及對手的表情等;還要用耳朵聽出對手球拍撞擊球的聲音,從而判斷出來球的旋轉、速度、力量、落點、節奏情況以及對手的心理狀態、可能採取的戰術等方面的情況,同時還要考慮自己如何回球。運動員對這些情況的正確判斷和擊出有威脅的回球,除了依賴自身的能力以外,還需要一個很好的賽場環境。
因此,觀看乒乓球比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從運動員準備發球開始到這個球成為死球的這一段時間內,整個賽場要保持安靜,不要鼓掌、跺地板、大聲講話、吶喊助威、隨意走動、展示旗幟和標語等。
(2)不要使用閃光燈拍照。閃光燈對乒乓球比賽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乒乓球球拍和球的碰撞是在瞬間完成的,閃光燈會閃花運動員的眼睛,使運動員無法判斷來球的質量,從而影響到回球的質量和命中率。
(3)吶喊助威時要含蓄一些,不要將鑼鼓和喇叭帶進體育館內,因為過大的聲音、過激的語言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心情和注意力。
(4)場館內禁止吸煙;手機關閉或調整到振動、靜音狀態。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比賽場館

場館名稱:北京大學體育館
比賽場館:北京大學體育館 比賽場館:北京大學體育館
地點:北京大學
場地類型:新建比賽場館
奧運會期間的用途:乒乓球
殘奧會期間的用途:乒乓球
建築面積(㎡):26900
固定座位數:6000個
臨時座位數:2000個
建設開工時間:2005年9月17日
賽後功能:舉辦乒乓球、手球、籃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賽,也可供專業運動員訓練及大學生上體育課,同時還可以作為舉辦大型學生集會和文化表演的場地。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項目名人

鄧亞萍(YAPING DENG)(中國)
鄧亞萍 鄧亞萍
最矮的巨人
生日:1973年2月6日
出生地:中國鄭州
國籍:中國
項目:乒乓球
參加奧運會時間: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奧運成績:金牌4枚
其他成績:世界錦標賽金牌9枚(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銀牌5枚(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
鄧亞萍乒乓球運動生涯的最大障礙不是她的對手,而是她的身高:9歲的時候,她獲得了全省少年比賽的冠軍,但她被省隊拒絕,因為她太矮了;1988年,15歲的她獲得了全國比賽的冠軍,但仍被國家隊拒絕,因為她太矮了。直到1989年,國家隊的教練才給她機會,這時,鄧亞萍已經16歲了,但這一年,她和喬紅搭檔,並獲得世界錦標賽乒乓球女雙的冠軍。1991年,身高只有1.49米的鄧亞萍擊敗朝鮮對手獲得世界錦標賽的女子單打冠軍。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上,鄧亞萍和喬紅搭檔獲得雙打比賽的金牌。兩天後,她們就作為對手在單打半決賽中相遇,最終鄧亞萍贏得了個人的第二枚奧運會金牌。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鄧亞萍和喬紅再次搭檔,成功衞冕女子雙打冠軍。兩天後,鄧亞萍再次在女子單打決賽中折桂,獲得個人的第四枚奧運會金牌
鄧亞萍是惟二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之一(張怡寧是另外一位),也是兩位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的乒乓球運動員之一。1997年退役後,鄧亞萍到大學學習,並在2002年進入在國際奧委會工作。目前鄧亞萍在北京奧運會組織委員會工作。

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歷屆冠軍

賽事
金牌
銀牌
銅牌
球員
代表隊
球員
代表隊
球員
代表隊
中國
中國
日本
中國
中國
朝鮮
中國
中國
新加坡
中國
中國
中國
中國
朝鮮
韓國
中國
中國
中國台北
中國
中國台北
中國
中國
中國
韓國
朝鮮
中國
中國
中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