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奧斯曼主義

鎖定
奧斯曼主義(土耳其語:Osmanlılık / Osmanlıcılık),是奧斯曼帝國後期興起的一種民族主義思潮,起源於坦志麥特時期,其支持者認為它可以解決的帝國面臨的社會問題(巴爾幹臣民的民族主義)。其理論源流雖為近代西方興起的民族主義,但始終是一個為了維護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文化帝國的統一而被民族主義者創制出來的一種意識形態,且因無法建構各族羣對帝國的統一認同,以致在不斷變異的過程中走向衰亡。
中文名
奧斯曼主義
產 生
奧斯曼帝國坦志麥特時期
功 能
可以解決的帝國面臨的社會問題
作 用
促進了米利特之間的平等
歷史階段
所謂奧斯曼主義,簡而言之,就是隻承認統一的奧斯曼大民族,而奧斯曼帝國的其餘各民族都必須“奧斯曼土耳其化 ”。也就是説,國家只容許一個主義 , 即奧斯曼民族主義 ;一個政治實體,即享有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奧斯曼 帝國;一種忠誠,即忠於統一祖國的愛國主義信念。
土耳其 土耳其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進行了西化改革,使土耳其成為了一個現代化世俗國家。他的繼任者也堅持了凱末爾的道路。冷戰期間土耳其是北約主要成員,它自認為是西方陣營一員,可冷戰結束後卻日益邊緣化。冷戰結束後,新的歷史版圖展現在世界面前。歐洲向一體化快速地邁進,土耳其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是成員之一,但它最後發現這是基督教國家的俱樂部。所以在1980年代,冷戰還沒結束之前,土耳其就興起了‘新奧斯曼主義’。”
“當時土耳其的很多東西都是美式的,最好的大學是美國人建的,如中東技術大學、博斯普魯斯大學。”昝濤舉了一個例子,“我所在的中東技術大學,我舍友就神秘地指着我每天帶在身邊的校園地圖説這個地圖上的建築佈局怎麼樣?原來像是一把手槍,槍口正對着莫斯科呢。這所大學是美國援建的,卻是土耳其共產黨的大本營。”
1983年以前,土耳其總統厄扎爾上台之前,大量都是凱末爾黨人,他們受西方影響很大。冷戰後,土耳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全球化。“全球化的到來對土耳其的影響是有一個改革開放的過程。這個過程使得國家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以前是國有企業人員掌握國家命運,但現在安納托利亞這片小城鎮市民的社會在全球化過程中興起了,尤其是中小企業主,他們通過選舉不斷進入政治。”
凱末爾黨人揹負了鎮壓其他民族的包袱,相比之下,從基層起來代表草根的伊斯蘭政黨沒有包袱。昝濤認為,他們要反思凱末爾黨人反對的奧斯曼帝國,“新奧斯曼主義興起的背景就是土耳其民族國家解決國內問題捉襟見肘,人們開始反思奧斯曼帝國也有優點。到2002年正發黨上台後,把庫爾德問題作為解決土耳其民主進程的突破口,擺脱一族一國的思維方式,至少現在説自己是庫爾德人不再違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