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

鎖定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是唐代文學家陸贄創作的一篇文章。
作品名稱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
作    者
陸贄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陸宣公集》
作品體裁
駢文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作品原文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
隱朝昨日奉宣聖旨,逆賊雖退,猶未收城,令臣審思當今所務,何者最切,具條錄奏來者。
伏以初經大變,海內震驚,無論順逆賢愚,必皆企竦觀聽。陛下一言失則,四方解體;一事當則萬姓屬心。動關安危,不可不慎。臣謂當今急務,在於審察羣情。若羣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羣情之所甚惡者,陛下先去之。欲惡與天下同,而天下不歸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亂之本,系於人心,況乎當變故動搖之時,在危疑向背之際。人之所歸則植,人之所去則傾,陛下安可不審察羣情,同其欲惡,使億兆歸趣,以靖邦家乎?此誠當今之所急也。然尚恐為之不易者,蓋以朝廷播越,王命未行,施之空言,人或不信,何以言其然。今天之下所欲者,在息兵,在安業;天下之所惡者,在斂重,在法苛。陛下欲息兵,則寇孽猶存,兵固不可息矣;欲安業,則徵徭未罷,業固未可安矣;欲薄斂,則郡縣懼乏軍用,令必不從矣;欲去苛,則行在素霽威嚴,言且無驗矣。此皆勢有所未制,意有所未從,雖旋於德音,足慰來蘇之望,而稽諸事實,未符悔禍之誠。且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蓋以言因事而易發,行違欲而難成,易發故有所未孚,難成故無思不服。今陛下將欲平禍亂,拯阽危,恤烝黎,安反側,既未有息人之實,又乏於施惠之資,唯當違欲以行已所難,布誠以除人所病,乃可以彰追咎之意,副惟新之言。若猶不然,未見其可。頃者竊聞輿議,頗究羣情,四方則患於中外意乖,百辟又患於君臣道隔,郡國之志,不達於朝廷;朝廷之誠,不升於軒陛。上澤闕於下布,下情壅於上聞,實事不必知,知事不必實,上下否隔於其際,真偽雜糅於其間,聚怨囂囂,騰謗籍籍,欲無疑阻,其可得乎?物論則然,人心可見。蓋謂含宏聽納,是聖主之所難;鬱抑猜嫌,是眾情之所病。伏惟陛下神無滯用,鑑必窮微,愈其病而易其難,如淬鋒潰疣,決防注水耳。可以崇德美,可以濟艱難,陛下何慮不行,而直為此懍懍也。臣謂宜因文武羣官入參之日,陛下特加延接,親與敍言,備詢禍亂之由,明示咎悔之意,各使極言得失,仍令一一面陳。軍務之際,到即引對,不拘時限,用表憂勤。周公勤握髮吐餐,而天下歸心則此義也。又當假之優禮,悦以温顏。言切而理愜者,必賞導以盡其情;識寡而辭拙者,亦容恕以嘉其意。有諫諍無隱者,願陛下葉成湯改過之美,裦其直而勿吝其非;有謀猷可用者,願陛下體大禹拜言之誠,獎其能而亟行其策。至於匹夫片善,採錄下遺,庶士傳言,聽納無倦。是乃總天下之智以助聰明,順天下之心以施教令,則君臣同志,何有不從,遠邇歸心,孰與為亂?化疑梗為合,易怨謗為謳歌,浹辰之間,可使丕變。陛下儻行之不厭,用之得中,從義如轉圜,進善如不及,推廣此道,足致和平,其於昭德,塞違,恐不止當今所急也。慮有愚而近道,事有要而似迂,冀垂睿思,反覆詳覽,必或無足觀採,捨棄非遙。謹奏。 [1]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作者簡介

陸贄(754--805),唐散文家。字敬輿。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大曆進士。德宗即位,任為翰林學士,參與機謀。建中四年德宗避朱泚之亂於奉天,許多詔書都由他起草。貞元八年(792)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敢於指陳弊政。因被裴延齡所讒,十年冬罷相,次年貶為忠州別駕,居忠州十年而死。所作奏議,多用排偶,條理精密,文筆流暢。著有《翰苑集》。 [2] 
參考資料
  • 1.    (唐)陸贄撰,陸贄集上,中華書局,2004年,第366頁
  • 2.    陳振鵬,章培恆主編,古文鑑賞辭典 上 第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7,第10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