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鎖定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是東晉詩人王喬之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通過對廬山壯麗景色的描寫,抒發了精神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愉悦心情。
作品名稱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作    者
王喬之
創作年代
東晉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作品原文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
超遊罕神遇,妙善自玄同。
徹彼虛明域,曖然塵有封。
眾阜平寥廓,一岫獨凌空。
霄景憑巖落,清氣與時雍。
有標造神極,有客越其峯。
長河濯茂楚,險雨列秋松。
危步臨絕冥,靈壑映萬重。
風泉調遠氣,遙響多喈嗈。
遐麗既悠然,餘盼覿九江。
事屬天人界,常聞清吹空。 [1]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作品鑑賞

“超遊罕神遇,妙善自玄同。”詩的一開始就以明朗的筆調描繪了自己遊廬山的心情。遠遊之中碰到神仙的機會極少,但心靈上的一種“妙善”的感覺,卻是自然而然地能與世間萬物融化為一。
“徹彼虛明域,曖然塵有封。”承上而來,對心靈上的“妙善”作進一步的解釋。是説此次遊覽能使人與佛家所追求的空虛清明的精神境界相通,使人彷彿遠離了喧囂的凡塵世界。東漢明帝時,廬山已成為我國佛教中心之一,有三大名寺,五大叢林。歷代詩人墨客慕名前來,紛紛賦詩填詞。作者登上廬山,觸景生情,產生這種感情是順理成章的。
“眾阜平廖廓”以下十二句,以六組對偶正面描繪了廬山的壯美景緻。廬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的美稱,為地壘式斷塊山,多險絕勝景,其瀑布更是名聞天下。作者寫了那裏的山:天地間羣山矗立,且有一峯獨秀,直達天庭。寫了那裏的雲:美麗的雲朵在崖邊自由出沒靠靠的山氣時時宜人。寫了那裏的樹:高大的樹木,樹梢直迫太空。在這險竣幽美的名山中,有人在登臨。寫了那裏的水:大河的水流在洗濯草木,小心謹慎地攀上最高峯,只見山谷的水面上映出山巒的重重倒影,隨着山風傳來的泉水叮咚聲悦耳動聽。還寫了那裏的草木:經大河洗濯的草木繁茂豐盛,經暴雨沖洗的松樹在秋風中昂然挺立。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山水圖!作者筆下,廬山的山水被寫得立體化了。
“遐麗既悠然,餘盼覿九江。”寫出了作者攀越廬山以後的心願:廬山美麗的景色是多麼令人心曠神怡,真希望接下去能看一看長江的風姿!由廬山而自然地想起長江,遊廬山後再遊長江,該是另有一番風味了。
最後兩句:“事屬天人界, 常聞清吹空。”照應開頭,是説這種美妙的境界真是到了天與人交界的地方,因而常常能夠聽到天上回蕩着的清朗動昕的仙樂。這是對廬山美景的進一步誇飾。
全詩二十句,每句五言,共一百個字。寫景與抒情渾然一體。開首四句是虛寫感覺,中間十二句則是描繪風景,最後四句又迴應開首,具體地抒情。該詩宛如欣賞一幅廬山風景圖,這裏有山有水有云有草,且有動景有靜景,畫面開闊,色彩明朗和諧,生機盎然。加上詩句有鏗鏘的韻致,蕩起喜悦的心聲,既如畫卷在手,又如樂章在耳,有種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2] 

奉和慧遠遊廬山詩作者簡介

王喬之(生卒年不詳),東晉佛教居士。 琅邪(治所在今山東臨沂北)人。官臨賀太守。篤信佛法。後棄官人廬山,師事慧遠,從之雲遊,探尋佛義。元興元年(402),與慧遠等人在阿彌陀像前建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淨土,創“白蓮社”。曾與劉遺民諸賢和詩酬唱,纂為《唸佛三昧詩集》,慧遠作序。 [3] 
參考資料
  • 1.    丁國成,遲乃義主編.《歷代名詩一萬首 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03:第262頁
  • 2.    蕭滌非等著.《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鑑賞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552-553頁
  • 3.    張志哲主編.《中華佛教人物大辭典》:黃山書社,2006.02: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