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奇愛博士

(美國1964年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電影)

鎖定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是美國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根據彼得·喬治小説《紅色警戒》改編的一部黑色幽默喜劇片,由喬治·斯科特、彼特·塞勒斯、斯特林·海登主演,於1964年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美國空軍將領傑克•瑞懷疑蘇共的“腐朽思想”正在毒害“正直善良”的美國人民,他於是下令攜帶核彈頭的飛行部隊前往蘇聯,對敵人進行毀滅性的核打擊 [11] 
該片獲得了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四項提名,與《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並稱為“未來三部曲”。
中文名
奇愛博士
外文名
Dr.Strange-love、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Dr. Strangelove
其他譯名
怪癖博士、核戰爭狂人博士、我如何學會停止恐懼並愛上炸彈、密碼114、斯特倫奇洛夫博士
類    型
喜劇
出品公司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英國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導    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編    劇
彼得·喬治
製片人
斯坦利·庫布里克
主    演
喬治·斯科特
彼特·塞勒斯
斯特林·海登
片    長
95 分鐘 [12] 
上映時間
1964年1月29日
對白語言
英語、俄語
色    彩
黑白
電影分級
USA:GP
imdb編碼
tt0057012
主要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提名)
製片成本
1800000 美元

奇愛博士劇情簡介

《奇愛博士》電影劇照
《奇愛博士》電影劇照(18張)
美國空軍將領傑克·瑞朋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他把他的轟炸機派去摧毀了蘇聯,因為他懷疑共產黨正密謀侵害美國人民,美國總統接到了傑克的建議。與此同時,蘇維埃的大使威脅總統,如果蘇聯遭到任何不明武器的攻擊的話,蘇聯政府都將按下“世界末日裝置”。這個裝置的威力之大,足以毀滅地球上包括動植物在內的所有生命體。彼得·塞勒斯在電影中一人分飾三個有可能改變這一悲劇的角色:英國代表團領隊里昂努·曼德拉,他是唯一能夠接近瘋狂將軍的人;美國總統墨爾金·馬伕雷,他對這一災難所做的最有效的努力就只是安撫喝得醉醺醺的蘇維埃總理;前納粹天才核戰爭狂博士,他認為“因為現在看來應該非常明顯的原因,一個這樣的裝置是不可能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的”。 [1] 

奇愛博士演職員表

奇愛博士演員表

    • Jack Creley 飾 Mr. Staines
    • Frank Berry 飾 Lt. H.R. Dietrich
    • Robert O'Neil 飾 Adm. Randolph
    • Glenn Beck 飾 Lt. W.D. Kivel(as Glen Beck)
    • Roy Stephens 飾 Frank
    • Shane Rimmer 飾 Capt. G.A.'Ace' Owens
    • John McCarthy 飾 Burpelson AFB Defense Team member
    • Paul Tamarin 飾 Lt. B. Goldberg
    • Gordon Tanner 飾 Gen. Faceman

奇愛博士職員表

製作人 斯坦利·庫布里克、Victor Lyndon、Leon Minoff
原著 彼得·喬治
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副導演(助理) Eric Rattray
編劇 斯坦利·庫布里克、特里·索澤恩、彼得·喬治
攝影 吉爾伯特·泰勒
剪輯 安東尼·哈維
藝術指導 肯·亞當
美術設計 Peter Murton
展開
[以上內容來自] [2] 

奇愛博士角色介紹

  • 傑克·瑞朋

    美國空軍將領,將轟炸機派去摧毀蘇聯,因為他懷疑共產黨正密謀侵害美國人民。

  • 奇愛博士

    奇愛博士曾經為納粹服務,如今成為美國總統的戰略顧問,有權列席軍事會議。

  • 墨爾金·馬伕雷

    美國總統,毫無主見,他對這一災難所做的最有效的努力就只是安撫喝得醉醺醺的蘇維埃總理。

  • 巴克·特吉德森
    演員 喬治·C·斯科特

    美國空軍上將,生活不檢點,同時也是一位戰爭狂人。

  • 剛上校
    演員 斯利姆·佩金斯

    是負責投放核彈的空軍上校,對於投擲核彈有着近乎偏執的狂熱。

[以上內容來自] [3] 

奇愛博士幕後花絮

  • 據説在影片拍攝期間,喬治·C·斯科特曾因庫布里克一再要求他進行過度表演而勃然大怒。時至今日,《奇愛博士》已經被人視為斯科特的代表作,雖然他曾發誓不再與庫布里克合作,但他非常喜歡自己在該片中的表演。
  • 彼得·塞勒斯出演該片的片酬為100萬美元,而影片拍攝預算僅為180萬。
  • 在格陵蘭島上空取景時,攝製組意外拍到了一個美國軍事基地,因為被懷疑是蘇聯間諜,他們乘坐的飛機被迫降落。
  • 為拍攝該片,庫布里克閲讀了將近50本有關核戰爭的書籍。
  • 該片是演員詹姆斯·厄爾·瓊斯的電影處女作。 [4] 
  • 庫布里克最初是從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的書評註意到原著小説的。後者在2005年“以其博弈理論增加了我們對於衝突與合作的理解”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 美國國際安全及軍情分析大腕約翰·派克曾説,“關於核戰略的所有東西,都可以從《奇愛博士》學到。”該片也成為大學國際政治與核戰略研究的教科書內容。
  • 片中所有人名都帶有直白露骨的性意味:空軍基地司令叫做“撕破衣服者”;總司令名字Buck是“雄性動物”,姓Turdginson意味“腫脹,勃起”;美國總統的姓,在粗俗語言中指妓女、陰部、或娘娘腔的男人;蘇聯大使名字直接跟“薩德”或者“性虐狂”掛鈎;蘇聯總理名字是陽性形式的生殖女神名,而他的姓Kissov意為吻別、“你死去吧”;英國軍官的名字則不但是一種春藥、懷胎藥之類的植物,也被某些同性戀組織拿來做標誌。 [5] 
  • 在影片拍攝期間,庫布里克得知與該片主題相似的《核子戰爭》也正在籌備當中,儘管《核子戰爭》是一部超現實驚悚片,但庫布里克擔心相似的整體情節會毀掉《奇愛博士》的票房潛力。為阻止拍攝《核子戰爭》,庫布里克和哥倫比亞影業將其製片方告上法庭,理由是該片的同名原著剽竊了《紅色警戒》,而庫布里克享有着後者的改編拍攝權,除此之外,兩部影片中的部分角色也非常相似。最終,庫布里克如願以償,《核子戰爭》在8個月之後才得以開拍,而且票房也因《奇愛博士》搶佔先機而差強人意。 [4] 

奇愛博士獲獎記錄

年份
屆數
組織
獎項
獲獎者
種類
1965
第37屆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斯坦利·庫布里克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彼得·塞勒斯
提名
最佳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
斯坦利·庫布里克
彼得·喬治
特里·索澤恩
提名
1965
第18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聯合國獎

獲獎
電影獎-最佳影片

獲獎
電影獎-最佳英國藝術指導(黑白片)
肯·亞當
獲獎
電影獎-最佳英國電影

獲獎
電影獎-最佳英國男演員
彼得·塞勒斯
提名
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
斯特林·海登
提名
電影獎-最佳英國本土劇本
斯坦利·庫布里克
彼得·喬治
特里·索澤恩
提名
2012
第38屆
土星獎
最佳DVD套裝

獲獎
[以上內容來自] [6] 

奇愛博士幕後製作

奇愛博士創作背景

《奇愛博士》劇照
《奇愛博士》劇照(24張)
《奇愛博士》起初源於庫布里克的模糊想法,他希望基於當時普遍存在的冷戰恐慌拍攝一部關於核事故的電影。隨着研究的逐漸深入,庫布里克意識到存在於核大國之間的“恐懼天平”非常微妙而脆弱。在庫布里克的要求下,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創辦人阿拉斯泰爾·布昌(Alistair Buchan)推薦了彼得·喬治所著的驚悚小説《紅色警戒》(Red Alert),深受小説吸引的庫布里克立即買下了改編拍攝權,並開始與喬治聯手改編劇本。在改編過程中,兩人得到了多位專家的指點,庫布里克本想將小説故事拍成一部嚴肅的劇情片,可當着手劇本初稿時,庫布里克想起了“共同毀滅原則”,這是一種旨在同歸於盡的核戰策略,一部黑色喜劇由此應運而生。

奇愛博士佈景製作

因為彼得·塞勒斯正在處理離婚糾紛而無法離開英國,所以庫布里克選擇在倫敦的謝伯頓製片廠拍攝該片。劇組在該製片廠的三個主要攝影棚中分別搭建了五角大樓的作戰室、B-52轟炸機和裏珀的辦公室及走廊,製片廠的大樓也被用於拍攝空軍基地的外景,而擔綱該片藝術指導的正是剛剛完成《諾博士》的肯·亞當。在設計作戰室時,庫布里克起初非常看好雙層佈景設計方案,但後來又一改初衷,亞當隨即完成了最終出現在影片中的表現派佈景,整個混凝土房間長130英尺、寬100英尺、高35英尺,儼然是一個三角形的防空洞。除了佈滿牆面的巨型戰略地圖外,房間中央還擺放了一張酷似牌桌的大圓桌,儘管該片是黑白片,但庫布里克仍堅持在桌面鋪上綠色枱面呢,從而讓演員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他們正在參與一場玩弄世界命運的危險遊戲。
由於沒能得到五角大樓的協助,而B-52轟炸機在當時又是不允許參觀的尖端武器,所以佈景師只能參照B-29轟炸機的機艙結構和B-52的駕駛艙照片來打造片中的機艙內景,當佈景完成後,應邀前來的空軍官員對機艙的精確程度讚不絕口,據説甚至連黑匣子都分毫不差。庫布里克對此深感不安,他懷疑肯·亞當的研究工作是否合法,唯恐嗅覺靈敏的FBI會調查此事。 [4] 

奇愛博士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美國)
2. Hawk Films Ltd. (英國)
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地區
時間
國家
地區
英國,美國
1964年1月29日
日本
1964年10月6日
丹麥
1964年4月2日
比利時
1965年2月12日
法國,西德
1964年4月10日
香港
1965年5月6日
瑞典
1964年4月13日
墨西哥
1965年8月5日
意大利
1964年5月14日
西班牙
1966年1月10日
芬蘭,希臘
1964年5月22日
葡萄牙
1974年7月25日
烏拉圭
1964年7月20日
捷克共和國
2001年1月28日
[以上內容來自] [7] 

奇愛博士影片評價

奇愛博士正面評價

《奇愛博士》海報 《奇愛博士》海報
這是比較早地表達對核戰爭導致人類毀滅的擔心的電影,在似乎是玩世不恭的表面敍事下,充滿了對人類命運的關心,藴藏了深刻的憂患意識。(北京晚報》評 [8] 
《奇愛博士》是庫布里克對於人類未來進行哲學思考的三部影片中的第一部,也是他為全人類敲響的一記警鐘。他以其慣用的高屋建瓴的敍事方式和獨特的拍攝技巧以及黑色幽默的諷刺手法,令這部影片成為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正像有些人所評價的那樣,質疑《奇愛博士》是不是經典,就像質疑《蒙娜麗莎》是不是名畫一樣。(新浪娛樂 [9] 
以全人類作為終極目標,將美國喜劇片帶入了全新領域。(《星期六評論》評 [5] 
庫布里克的喜劇片比核廢料堆更致命,至少它用笑聲殺死了我們……這是電影史上最好的反戰聲明之一,毫無疑問也是最滑稽的。(《奧斯汀紀事報》評 [10] 

奇愛博士負面評價

沒有哪個共產主義國家能拍出比此片更有效、傳播更廣的反美電影。(華盛頓郵報》評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