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夭(拼音:yāo)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個彎曲兩臂奔走的人,其本義應該是奔跑一類的意義。“夭”又有彎曲的意思,引申為早亡,如夭折,這一意義舊時還寫作“殀”,但“殀”後來被淘汰。 [3] 
(*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中文名
拼    音
yāo
部    首
丿、大 [5] 
五    筆
TDI [1] 
倉    頡
HK
鄭    碼
MGD
筆    順
撇、橫、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126) [2] 
平水韻
下平二蕭(yāo),上聲十七筱(ǎo)、上聲十九皓(ǎo) [4] 
總筆畫
1+3、3+1
四角碼
2080₄
統一碼
592D
注音字母
ㄧㄠ
造字法
象形字或指事字
字形結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異體字
*殀,𣧕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8]
甲骨文“夭”字寫作圖1、圖2形,取象突出了人彎曲而有動感的雙手,就像人行走時兩臂擺動的樣子。以“夭”為表義符號構成的漢字有“走”和“奔”。“走”,金文作圖A,“奔”金文作圖B。“走”和“奔”意義指向都是奔跑,其構形亦具相同理致,其中的“夭”充當了主要表義成分。“夭”的本義當亦為奔跑一類的意義。
“夭”字的金文字形承續了其甲骨文的字形而作圖3,線條更為飽滿圓潤。繼金文之後,文字的下一個發展階段為篆書時期,《説文解字》記載“夭”字的篆書字形為圖5,已失兩臂擺動之形,“夭”字從一個動態的人形變為一個靜態的人形,並且異於從前出現的傾頭狀。後世隸書(圖6)、楷書等都以其小篆字形為模板,寫作“夭”。
“夭”的意義有些錯綜複雜。其中有兩個顯得頗為矛盾的義項:夭折和草木茂盛。
“夭”字既取象於人奔走時手臂的擺動彎曲,那麼它具有彎曲之義也在情理之中。《説文解字》所釋“夭”字義為“屈”,顯已非其本義。以“夭”的這一意義構成的字有“喬”,義為高而彎曲,《説文》析其構形為從“夭”從“高”省聲,其彎曲的意義自是來之於“夭”。而後世的“夭嬌”“夭矯”“夭紹”等詞語中的“夭”還保留了這一意義。
雖然“夭”字“屈”的意義運用得不很廣泛,但是“夭”字的許多常用意義卻都是從屈曲生髮出來的。在古人心目中,在外形上最具屈曲不伸特徵的也是萬物剛剛生長出來時的形態。一系列漢字就折射出古人對萬物初生時屈曲狀態的精細觀察。“屯”,甲骨文寫作圖C,正像草木初生、幼芽曲折破土而出之形。“乙”字,漢代的《説文解字》和《白虎通》裏也都説是草木破土而出、屈曲生長的形態。
屈曲不伸既然是初生萬物的共同特點,那麼本表屈曲的“夭”字自然也可用來指稱動植物之初生者。另一方面,初生事物又具有欣欣向榮的內在特徵,藴涵着無限的生機,因此“夭”可引申為草木茂盛的這是“夭”字意義用作褒揚的一個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夭”還可進一步用來表示人的美好儀態。
“夭”字意義相反的一個層面則具有極強的貶抑色彩。初生事物很脆弱,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摧折,故“夭”有遏制與摧殘的含義。如《管子·禁藏》:“毋殺畜生,毋拊卵,毋伐木,毋夭英,毋拊竿,所以息百長也。”“英”是花的意思,“夭”與“殺”“伐”等字相對為文,自具摧殘之義。這話的意思是説不要去殘害幼小的動植物,讓它們能夠自由生息。過多的摧殘可引起初生事物的過早死亡。“夭”便又具有了“早亡”的含義。“夭”的這種含義構成了“夭折”“夭亡”“夭札”“夭死”等諸多詞語。由於“歹”作為表義符號常與死亡聯繫在一起,故在摧殘、死亡、災禍這一層面的意義上,“夭”字又可寫作“殀”。1955年發佈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殀”淘汰,規範字作“夭”。 [3]  [6-7]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āo
形容詞
草木茂盛的樣子
luxuriant
《尚書·禹貢》:“厥草惟夭,厥木惟喬。”
《漢書·地理志上》:“筱簜既敷,屮夭木喬。”
幼嫩。
young
《詩經·檜風·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又讀ǎo)幼小的動植物。
young
《禮記·王制》:“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
晦暗;憔悴。
gloomy
《素問·玉機真藏論》:“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
《淮南子·本經》:“則陰陽繆戾,四時失,雷霆毀折,雹霰降虐,氛霧霜雪不霽,而萬物雉夭。"
動詞
(舊讀yǎo)彎曲。
《淮南子·修務》:“今鼓舞者,繞身若環……龍夭矯,燕枝拘。”
夭矯
(舊讀yǎo)早亡,未成年而死。
die young
《尚書·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命。”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
夭折;夭亡;夭逝
(舊讀yǎo)摧折;摧殘。
break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
《魏書·高陽王雍傳》:“今陛下踐阼,年未半周,殺僕射、尚書,如夭一草,是忠秉權矯旨,擅行誅戮。”
(舊讀yǎo)受屈。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德不試,空言祿,茲謂主窳臣夭,蒙起而白。”
(舊讀yǎo)壅塞。
《左傳·宣公十二年》:“盈而以竭,夭且不整。"
名詞
災禍。也作“殀”。
《詩經·小雅·正月》:“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橛。"
《後漢書·蔡邕傳》:“速速方轂,夭夭是加。”
妖怪。後作“妖”。
《水經注·河水一》:“夭魔波旬化作雕鷲恐阿難。佛以神力隔石,舒手摩阿難肩,怖即得止。"
wāi
-
【夭斜】姿態輕盈嬌媚。
唐·白居易《和春深》詩之二十:“揚州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名詞
古地名。
《山海經·海外西經》:“此諸夭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9]  《漢語大字典》 [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夭部】於兆切(yǎo,今讀yāo)
屈也。從大,象形。凡夭之屬皆從夭。 [11] 

説文解字注

屈也。從大。象形。
象首夭屈之形也。《隰有萇楚》傳曰:“夭,少也。”《桃夭》傳曰:“夭夭,桃之少壯也。”《凱風》傳曰:“夭夭,盛皃也。”《月令》注曰:“少長曰夭。”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物初長者,尚屈而未申。叚令不成,遂則終於夭而已矣。故《左傳》《國語》注曰:“短折曰夭。”《國語》注又曰:“不終曰夭。”又曰:“夭,折也。”孟康注《五行志》曰:“用人不以次弟為夭。”皆其引申之義也。《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上句謂其申,下句謂其屈,不屈不申之閒,其斯為聖人之容乎?於兆切,二部。按,亦於喬切,古平上無異義,後人乃別之。 [12] 

廣韻

於喬切,平宵影 ‖ 夭聲宵3部(yāo)
夭,和舒之皃。又乙矯切。
於兆切,上小影 ‖ 夭聲宵3部(yǎo)
夭,屈也。於兆切。四。
烏晧切,上晧影 ‖ 夭聲宵3部(ǎo)
夭,《禮》曰:“不殀夭。”本又於矯切。 [14] 

康熙字典

【醜集下】【大部】 夭;康熙筆畫:4;部外筆畫:1
(yāo)《廣韻》於嬌切。《集韻》《韻會》於喬切。《正韻》伊堯切,並音妖。色愉貌。《論語》:夭夭如也。
又草盛貌。《書·禹貢》:厥草惟夭。
又少好貌。《詩·周南》:桃之夭夭。
又災也。《詩·小雅》:天天是椓。
又閎夭,人名。文王四友之一,武十亂之一。
又栢夭,馬名,見《列子》。
(ǎo)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烏皓切,音襖。未壯也。《禮·月令》:孟春毋殺胎夭。《王制》:不殺胎,不殀夭。注:未生者曰胎,方生者曰夭。
(yǎo)又《廣韻》《集韻》《韻會》於兆切。《正韻》:伊鳥切。並同𣧕。《説文》:屈也。徐曰:夭矯其頭頸也。一曰短折也。《博雅》:不盡天年謂之夭。
(wò)又《集韻》烏酷切。音沃。《山海經》:軒轅國有諸夭之野。
(wāi)又苦緺切,音歪。白樂天詩:錢塘蘇小小,人道最夭斜。自注:夭音歪,收入九佳。
又葉於糾切,音黝。韓愈《韋夫人墓銘》:歸逢其良,夫夫婦婦。獨不與年,而卒以夭。婦音阜。歐陽修《蔡君山墓銘》:退之有言,死孰為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別作芺叐關。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首筆撇居上居中。橫從橫中線起筆,略向右上斜行。豎撇沿豎中線左側下行,撇向左下格,撇尖超出上部。捺從橫和撇的交點起筆,捺腳超出上部,與撇尖持平。 [5]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ʔ
i̯oɡ
先秦
王力系統
0
ǐau
先秦
董同龢系統
ʔ
jɔ̆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ʔ
ia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
jagw


jau


ja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蕭宵

jɑu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蕭宵

jɑ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ʔ
i̯ɛu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0
ǐɛu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ʔ
jæ̆u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ʔ
iau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
jäu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ʔ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6-17]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四宵

開口呼
全清
於喬切
ʔjæ̆u
上聲
三十小

開口呼
全清
於兆切
ʔjæ̆u
上聲
三十二晧

開口呼
全清
烏晧切
ʔɑu
集韻
平聲
下平四宵
開口呼
全清
於喬切
ʔiæu
上聲
三十小
開口呼
全清
於兆切
ʔiæu
上聲
三十二晧
開口呼
全清
烏浩切
ʔɑu
入聲
二𣵽
合口呼
全清
烏酷切
ʔok
禮部韻略

平聲





於驕切


上聲





於兆切


上聲





烏浩切

增韻

平聲





伊消切


上聲





於兆切


上聲





烏浩切

中原音韻

陰平
蕭豪

齊齒呼

全清

iau

上聲
蕭豪

齊齒呼

全清

iau
中州音韻

平聲
蕭豪





衣交切


上聲
蕭豪





衣皎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二蕭


全清
伊堯切
ʔeu

上聲
十二筱


全清
伊鳥切
ʔieu

上聲
十三巧


全清
烏皓切
ʔdu/ʔau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一朝沼照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16]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24]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09]
  • 3.    劉志基主編.字脈 撩起漢字的面紗[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9.07:153-155
  • 4.    平水韻 二蕭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1-09]
  • 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07
  • 6.    陳琦. “夭”字形義釋源[J]. 六盤水師範學院學報, 2018, 第30卷(1):26-30.
  • 7.    楊蕾.“夭”字小考[J].漢字文化,2017,(第24期).:23-27
  • 8.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11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521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566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14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653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84
  • 14.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51;297;303
  • 15.    夭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09]
  • 16.    夭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09]
  • 17.    夭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