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鎖定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又稱北方黑鮪、金槍魚,是鱸形目鯖科金槍魚屬硬骨魚類。體紡錘形,強大,粗壯,體最高處於第一背鰭基中部;背部深藍色,腹部銀白色;第一背鰭黃色或藍色,由12~14硬棘組成;第二背鰭褐色,並略帶紅色,由13~15軟棘組成;臀鰭和小鰭暗黃色,邊緣褐色,臀鰭由13~ 16軟鰭條組成;成體尾柄中央隆起脊黑色,胸鰭甚短;肝的腹部表面有輻射紋,肝中葉等於或長於肝左葉或右葉,有膘。 [6]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主要分佈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亞熱帶和温帶海域。屬快速游泳的温帶大洋性中上層魚類,具有高度洄游特性,喜集羣。捕食魚類、頭足類和甲殼類等。北太平洋羣體產卵場是日本南部至菲律賓外海(產卵期4~7月)和日本海(產卵期7~8月)。大西洋產卵場是在地中海(產卵期6~8月)和墨西哥灣(產卵期5 ~6月)。 [6]  每條雌魚可產生4000萬個卵。 [7]  壽命一般可達30年。 [8] 
由於深度冷凍的消費以及商業捕撈發生的重大變化,到了 90 年代初期,大西洋成體的種羣數量已經下降到僅為1975年種羣水平的13%。 [9]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VU)等級。 [10]  為了保護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漁業管制已經開始實施、並且經常性地進行評估;為了確認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種羣現狀,人們在大西洋的兩側都開展了標記項目、空中調查、人工繁殖和基因分析等研究,這將為切實加強金槍魚捕撈管制鋪平道路。 [9] 
中文名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拉丁學名
Thunnus orientalis
別    名
北方藍鰭金槍魚、東方藍鰭鮪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鱸形目
鯖科
金槍魚屬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鯖亞目
亞    綱
輻鰭魚亞綱
亞    種
0 [5]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保護級別
IUCN標準:易危(VU)
英文名
Pacific Bluefin Tuna
同義學名1
Orcynus schlegelii Steindachner, 1884
同義學名2
Thunnus saliens Jordan & Evermann, 1926
同義學名3
Thunnus thynnus ssp.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同義學名4
Thynnus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動物學史

  • 命名史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學名“Thunnus orientalis”中的“orientalis”來自拉丁語,指的是該種分佈於東方,故又稱作東方藍鰭鮪。 [1] 
  • 人類養殖史
1970年,近畿大學水產研究室在串本町沿海進行“金槍魚人工養殖技術開發實驗”,恰巧發現有許多幼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經過紀伊半島,從此,研究室開始了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養殖研究。 [2] 
1979年,在網箱裏養殖了5年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有的產了卵,這是世界上首次為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養殖提供人工孵化魚苗。1980年和1982年,也曾觀察到同一年齡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有少量產卵,然而自此以後的12年內毫無成果,直到1994年才發現經過7年養殖的魚產出了大量的卵,特別是1995年,曾為養殖試驗提供了大約10000尾稚魚。但稚魚被移進漂浮的網箱中以後,最終只有50尾存活下來。1995年10月,87尾平均叉長19.9釐米(14.2-23.7釐米),平均體重160.9克(83.6-274.0克)的幼魚被標誌放流,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放流。 [2] 
分佈於北緯20-40°温帶水域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全人工養殖技術,是2004年由日本近畿大學水產研究所首先發明的,經過六年的開發,技術非常成熟,已進入規模化養殖推廣階段,這對於日本養殖魚產量的增長至關重要。該項成果的核心技術包括兩方面:一是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人工產卵、孵化出第二代、第二代親魚再產卵、孵化出第三代稚魚才作為養殖魚苗;二是養殖魚苗轉移到陸上水槽(漁池)中飼養時的一整套飼育技術,包括水環境技術和飼料技術。而人工孵化和苗種生產的成活率提高以及親魚培育和產卵的提高乃是關鍵。 [3]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形態特徵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5張)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體長可達300釐米,重量可達450千克。體紡錘形,肥壯,橫切面近圓形,稍側扁;尾柄細,平扁,每側具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每側另具小隆起脊2條。眼中大。上下頜各具細小尖齒一列。鰓耙正常,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36-39。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片特大,形成胸甲。第一背鰭具硬棘13-15,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相當近,其後具8-10個臀鰭;臀鰭與第二背鰭皆低而呈弧形;胸鰭較頭長為短,僅延伸至第一背鰭10-11棘之下方;尾鰭新月形。 [1] 
背部深藍色到黑色,側面灰色,腹部銀白色,新鮮魚體體側具有10-20條淡色斑點所排列而成的橫紋帶;成魚尾柄中部為黑色。第一背鰭黃色。背紋不延伸到腹部。 [1]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生活習性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為大洋性表層洄游魚類,具有季節性遷移至沿海的習性。它們在東中國海、日本海和四國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域產卵,許多幼魚在第一年或第二年後跨越太平洋遷徙到加利福尼亞。在太平洋食物豐富的水域呆了幾年後,它們回到西太平洋出生的水域,並在成年後一直留在西太平洋。也有一些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隨後前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附近的南半球水域。 [1]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其他大型金槍魚一樣是“温血動物”,其核心體温比周圍水温高出4度,通常生活在水温為13.5-23℃的水域,主要以各種魚類和魷魚為食,也以螃蟹等甲殼類動物和其他的海底無脊椎動物為食。 [1]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地區,成年後最常見於西北太平洋地區。在澳大利亞,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在塔斯馬尼亞西南部、新南威爾士州、西澳大利亞州和昆士蘭附近少量出現。 [1] 
具體分佈於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厄瓜多爾、關島、印度、日本、韓國、馬紹爾羣島、墨西哥、北马里亞納羣島、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俄羅斯聯邦、美國。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繁殖方式

  • 野生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其他大型金槍魚一樣,成熟緩慢,直到3-5歲,甚至更晚才繁殖。 [1] 
  • 養殖太平洋藍鰭金槍魚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雌魚卵的平均直徑0.989±0.017毫米,油球直徑0.249±0.017毫米,孵化率達86.6-100%,表層水温23.2-29.2℃,海水密度24.00-24.80(σ15),產卵時間集中在17:30-18:00。藍鰭金槍魚可多次產卵,產卵量約780萬粒,直徑在0.8-1.0毫米間的卵佔25.1%。一條成魚的一次產卵量約44萬粒。將產出的受精卵移進室內養殖池進行人工孵化,然後在25.0-28.0℃的水中進行幼體培育。孵化後第二天開始投餵輪蟲,約第十天開始投餵滷蟲。從第17-20天起,除投餵配合飼料外,還投餵像真鯛和日本纖鸚咀魚等的孵化幼體,孵化後第24-33天,投餵切碎的鮮魚或玉筋魚。 [2]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 種羣現狀
根據國際科學委員會對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類金槍魚種類的研究,自漁業開始發展之後,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數量已經下降了96.4%。國際科學委員會得出結論,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生物量已經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並且開發水平依然過高,繼續維持漁業開發水平對改善資源狀況於事無補。且超過90%的漁獲是在產卵和育苗區內的幼魚,僅為0-3歲的幼體,在繁殖前就被捕撈。 [4] 
  • 保護措施
2012年,相關組織首次對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漁獲量進行了限制,但是隻針對單一物種並且僅限於太平洋東部地區,這對於在整個太平洋水域進行遷徙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來説收效甚微。 [4]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主要價值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是一種在國際商業漁業中具有重要價值的物種,非常適合製作高品質的生魚片和壽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