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洋紅翎菜

鎖定
太平洋紅翎菜(Solieria pacifica (Yamada Yoshida,1989))是紅翎菜科紅翎菜屬的一種藻類植物。藻體肥厚多汁,枝徑2~5mm,膜質,髓部藻絲錯綜纏結,近於網狀。藻體直立,單生或叢生,基部具不規則盤狀固着器;14~30cm高;黃紅到紫紅色。生長在低潮帶的石沼中或潮下帶
中文名
太平洋紅翎菜
拉丁學名
Solieria pacifica (Yamada Yoshida,1989) [2] 
植物界
紅藻門
紅藻綱
杉藻目
紅翎菜科
紅翎菜屬
太平洋紅翎菜
分佈區域
中國、日本、朝鮮

太平洋紅翎菜形態特徵

太平洋紅翎菜外形特徵

太平洋紅翎菜的藻體外形
太平洋紅翎菜的藻體外形(7張)
藻體直立,單生或叢生,基部具不規則盤狀固着器;14~30cm高,可達40cm,基部較細,圓柱形,向上逐漸變寬,變為扁壓,2~5mm寬;不規則互生分枝,有時3~6個分枝幾乎同出一個枝端,分枝基部縊縮,愈近上部的分枝,其基部縊縮的愈為明顯,枝端呈尖頂,有的呈截形,可能被魚類或其他動物咬斷,後還能再生分枝。藻體黃紅到紫紅色,肥厚多汁,鮮時易折斷,膜質,製成的臘葉標本緊密的附着於紙上。 [1] 

太平洋紅翎菜細部特徵

藻體的內部構造:由皮層和髓部組成,髓部為一空腔,腔內具有疏鬆排列的絲,絲徑3.3~16.5μm,靠近藻體表面的是2層個體較小而具有色素的小細胞組成外皮層,向內則為個體較大而無色的薄壁細胞組成內皮層,胞徑92~132μm × 53~92μm。 [1] 

太平洋紅翎菜生殖特徵

太平洋紅翎菜的細部結構圖
太平洋紅翎菜的細部結構圖(8張)
四分孢子囊散生在藻體皮層細胞中,長柱形或長卵形,30~33μm × 10~13.2μm,層形分裂。囊果突出於體表面,半球形,生於藻體各處;切面觀,囊果生於髓部,中央有一大的融合胞,290~332μm × 182~232μm,由融合胞向四面產生產孢絲,其頂端形成果孢子囊,果孢子囊卵形,長卵形或不規則圓形,長徑23~26μm,融合胞與果被間有不育絲聯繫。精子囊未發現。 [1] 

太平洋紅翎菜生長環境

生長在低潮帶的石沼中或潮下帶1~3m處。 [1] 

太平洋紅翎菜分佈範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