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洋牡蠣

(牡蠣科巨蠣屬動物)

鎖定
太平洋牡蠣即為長牡蠣、又名日本真牡蠣,大牡蠣, [5]  為牡蠣科巨牡蠣屬的一種海洋軟體動物。 [6]  殼貝殼長形或橢圓形,殼的形態隨生活環境的不同變異較大。殼型大而薄,殼頂短而尖,腹緣圓,右殼較平,殼表面有軟薄波紋狀環生鱗片,排列稀疏呈紫色或淡黃色,放射肋不明顯。左殼深陷,鱗片相大,左殼殼頂固着面小,外套膜邊緣具茶褐色或黑色的條紋。 [7] 
太平洋牡蠣在世界上主要分佈於日本、俄羅斯等國, [6]  在中國的遼寧、山東、浙江、福建以及廣東等地的沿海皆有分佈。太平洋牡蠣營固着生活,以左殼固着于堅硬的物體上。由於羣居習性,互相擠壓,外殼常呈不規則狀。為廣温、廣鹽種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可以在鹽度10-37的海區棲息,最適生長鹽度範圍是20-30,可在水温-3-32攝氏度範圍內生長,最適生長水温是5-28攝氏度。濾食性,主食海水中的浮游藻類和有機碎屑。 [7]  太平洋牡蠣屬卵生型,體外受精,產卵受水温影響較大。一般每年從春季至夏季水温逐漸上升到適宜温度時,牡蠣即產卵,此期上下水層的水温變化較大。而且,太平洋牡蠣的繁殖期因海區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太平洋牡蠣在南海珠江口附近,5-8月是它的繁殖盛期;而在渤海和黃河口生活的太平洋牡蠣,其繁殖期在7-8月。 [8] 
太平洋牡蠣為重要的養殖貝類之一。軟體部分可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元、牛磺酸、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以及鈣、磷、銅、鋅、鈺、鋇等多種礦物質,其氨基酸組成中含有人體必須的10種氨基酸。 [5] 
中文名
太平洋牡蠣
拉丁學名
Crassostrea gigas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瓣鰓綱 Lamellibranchia
珍珠貝目 Pterioida
牡蠣科 Ostreidae
巨蠣屬 Crassostrea
英文學名
Pacific Oyster [4] 

太平洋牡蠣形態特徵

太平洋牡蠣具有左右兩扇貝殼,右殼較小而扁平,殼面具有水波狀的環生鱗片,排列稀疏。殼形變化大,呈長圓形或長三角形,左殼凹陷較深,鱗片排列緊密,利用殼頂固着在岩礁石塊等堅硬的物體上生長,殼內面白色,內有寬大的韌帶槽。閉殼肌痕大,外套膜邊緣呈黑色。
圖2 太平洋牡蠣外觀特徵 圖2 太平洋牡蠣外觀特徵
太平洋牡蠣貝殼長形或橢圓形,殼的形態隨生活環境的不同變異較大。殼大而薄,殼頂短而尖。腹緣圓。右殼較平,殼表面有軟薄波紋狀環生鱗片,排列稀疏呈紫色或淡黃色,放射肋不明顯。左殼深陷,鱗片粗大,左殼殼頂固着面小。外套膜邊緣具茶褐色或黑色的條紋 [1] 

太平洋牡蠣生態習性

太平洋牡蠣是廣鹽、廣温性的內灣品種,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產量高、養殖週期短、味道好、效益高等特點。且太平洋牡蠣在低潮區、淺海和深水均能生長,對水温適應範圍為6-32℃,在水温28℃以上時,生長緩慢或停止,最適生長水温為15-25℃,鹽度範圍為6‰-30‰,最適為6‰-26‰。太平洋牡蠣生長隨着季節和水温的變化而變化,據觀察測定:4-6月份,水温變化幅度為15-26℃時,生長速度最快,牡蠣殼高月平均增長率為238%,7-8月份,水温27-29℃牡蠣生長速度緩慢,增長率僅6.3%,9月份以後,水温逐漸下降,生長速度加,11-12月份,生長几乎不明顯,但殼厚增長很快,肉質部肥滿,增重顯著太平洋牡蠣同樣營固着生活,是濾食性貝類,依靠鰓纖毛顫動產生水流,使食物和泥沙等隨海水進入體內進行濾食。其餌料的種類隨海洋環境的季節變化而異,主要餌料以硅藻和有機碎屑為主太平洋牡蠣的繁殖季節為5-7月份和9-11月份,繁殖盛期 [2] 

太平洋牡蠣養殖性狀

1、產量高,效益好。筏式養殖太平洋牡蠣,畝產(鮮蠣肉)可達5000千克,比一般牡蠣高三四倍。每畝產值10萬~15萬元,創利8萬~10萬元,經濟效益可觀。1個勞力年純收入2萬~3萬元,還可兼搞其他副業。
2、生長快,肉肥滿。當年夏季(5~6月)養殖的蠣苗,至冬季便可採收上市,養殖週期僅半年左右。而其他品種的牡蠣,如褶牡蠣、近江牡蠣等,生長速度緩慢,一般需要養殖二三年才能達到商品規格。三倍體太平洋牡蠣的肉質肥滿要比其他牡蠣提早1個月,產量增加20%~30%,且肉質細、口味好,深受消費者青睞。
3、對乾旱耐受力強。太平洋牡蠣在離水後,由於體內水分蒸發量較小,故具有較強的乾旱耐受力。據試驗,其在離水後6天成活率仍可達100%。這一特點為牡蠣鮮銷、加工、引種、育苗和養殖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4、對海洋環境適應範圍廣。太平洋牡蠣對温度、鹽度的適應範圍廣,可塑性強,在温度、鹽度反差極大的環境裏仍能正常生活。
圖3 東南澳島太平洋牡蠣養殖場 圖3 東南澳島太平洋牡蠣養殖場
5、肉質鮮美,可做成多種菜餚。牡蠣食用方法多樣,蒸、煮、炒、炸均味道鮮美。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蠔豉、鹽漬品、凍蠣、褶牡蠣罐頭等,加工後的肉湯可提煉成美味蠔油,暢銷國內外市場。

太平洋牡蠣養殖技術

圖4 1985年福建引種台灣太平洋牡蠣 圖4 1985年福建引種台灣太平洋牡蠣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首先從日本澳大利亞台灣地區引進太平洋牡蠣苗種,於樂清灣試養成功,隨後,遼寧、福建和廣東等省也相繼進行大規模引種,並培養苗種應用於生產,養殖面積逐年擴大,有的省形成了自然育苗區,到21世紀初太平洋牡蠣已從國國南方沿海向北方迅猛發展。

太平洋牡蠣養成方式

可在池塘、灘塗和淺海中進行養成,養成方式有下列幾種:
①吊繩養殖。用塑料繩將固着蠣苗的貝殼串連起來(每串繩長2~3米,直徑0.4釐米),兩片貝殼之間用10~15釐米長的細竹管(或塑料管)相隔,垂吊於筏架上。或將固着蠣苗的貝殼夾入直徑3~3.5釐米的塑料繩的擰縫內,每隔10釐米夾入1片貝殼,然後垂吊於筏架上。也可將固着蠣苗的橡皮胎吊掛在筏架上養成。
②網籠養殖。利用扇貝網籠養殖,每籠放10層,每層放養20~25個單體蠣苗,或將固着蠣苗的貝殼放入網籠內吊在筏架上養成。利用筏架養蠣,一般每畝放養蠣苗10萬~12萬個。
③棚架養殖。選擇潮流暢通,風浪小,水質肥沃、水深2~3米(幹潮線下)的海區,每間隔2米設1根毛竹,其上方用小竹縱、橫架設成棚架,兩端用纜繩連接竹樁固定海區。將固着蠣苗的貝殼,用塑料繩串連後按20~30釐米的間距垂吊於棚架上養成。
圖5 太平洋牡蠣吊養情形 圖5 太平洋牡蠣吊養情形
④灘塗播養。一般在3月至4月中旬播苗較為適宜。播種方法有幹播和水播兩種。幹播是在退潮後灘塗幹露時進行,播苗前應平整好灘面,或築成畦形基地再播苗。時間儘量掌握在播苗後即開始漲潮,以縮短蠣苗露空時間,避免陽光暴曬,提高蠣苗成活率。帶水播苗播前應先在灘面上插上竹竿為標誌,待漲潮後便可將船駛入養蠣區進行播苗。播苗要求均勻,防止撒入水溝,造成浪費。播苗密度應視塗質好壞而定,優質灘塗每畝播苗12萬個左右,中等灘塗10萬個左右,塗質差的6萬個左右。

太平洋牡蠣養成期的管理

因牡蠣的養成期比較長,要切實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每隔1周要下海檢查各類蠣苗固着器,如蠣殼、石條和蠣竹等。因底質和自身重量等原因蠣苗容易陷入泥層而悶死泥中,應及時用蠣爪將其提起,重新安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並防止繼續沉陷。颱風季節應及早做好台架的維修和加固工作,颱風過境後要組織人員突擊下海,將被風浪推倒的石條、蠣竹扶起插好,並清除沉積在蠣埕上的浮泥雜藻,修復被摧毀的蠣埕,疏通溝渠,排除塗面積水,使潮流暢通。在筏架式養殖中,應及時清除黏附在台架上的泥沙雜藻;並根據牡蠣生長情況,適時調整浮力,防止台架下沉、蠣串入泥,影響牡蠣生長。另外,發現蠣串纏繞併攏時要及時解開,以防相互碰撞導致蠣苗脱落。嚴禁進入養蠣區任意踩踏,管理人員下塗要沿着溝道行進,使蠣埕保持完好無損。特別要防止棚架斷裂、拔樁斷纜等事故發生。

太平洋牡蠣人工育苗技術

太平洋牡蠣親貝的選取

育苗用的親貝以1~3齡、殼長12釐米以上的為好。親貝均在收穫季節挑選,裝入網籠後在專用筏架上疏掛精養。取用親貝時,應在牡蠣的自然排放期間內選取,將親貝從海區取來進行直接催產,或者移入較大的水池內靜水蓄養,以備當海區的親貝排放後仍可繼續用以催產。

太平洋牡蠣性細胞的獲得

用解剖法和陰乾升温流水刺激誘導催產法可獲得大量受精卵,進行人工育苗。解剖法操作按一般常規進行。陰乾升温流水刺激催產法的操作是首先將親貝洗刷乾淨、仔細清除殼面一切附着生物後,陰乾12小時(一般從傍晚18時至次晨6時),然後移至陽光下用竹簾遮蓋後進行升温,持續時間10小時左右,然後將親貝裝入網籠,每籠盛親貝15~20只,吊入催產池中,用水泵以65噸/小時流量注入經沉澱的新鮮海水,接近注滿時打開池壁閥門,使池水保持流動,經流水刺激2小時後,停止注水,待親貝排放。催產效果以親貝處於臨產前1~2天開始採用陰乾升温流水刺激法較好。此外,與升温幅度大小也有直接關係。

太平洋牡蠣洗卵與孵化

太平洋牡蠣外形上無第二性徵,所以排放時精子經常過多,為了提高孵化率,應採用洗卯和分池的方法來改善水質。親貝產卵後,使受精卵靜止1-2h,用虹吸法吸去上層1/2的含精液的海水,再加上過濾海水,如此反覆洗卵1-2次後,採用虹吸的方法分池孵化,孵化密度為30-50粒/ml,孵化池中加青黴素(80萬G)2×106,在孵化過程中每小時攪池一次。在水温20-22℃的情況下,受精卵經過22-23h孵化成D形幼蟲。孵化率一般在60%以上 [3] 

太平洋牡蠣幼蟲培育

親貝在催產池產卵受精後,當胚胎髮育至D形幼蟲期時進行幼蟲篩選,即將池水上層3/4水體中的幼蟲,通過池壁閥門放入育苗池培育,其餘1/4水體及底部的殘卵等全部廢棄。D形幼蟲入池培養的密度為15~20只/毫升。開始培養的3~5天內,逐日加水20~30釐米,幼蟲個體達100微米以上時,採用NX103篩絹換水器進行虹吸換水,每天換水量1/2左右。餌料主要採用角毛藻、扁藻、環溝藻和X藻四種。根據幼蟲不同發育階段,其投飼種類及投餌量一般是:
D形幼蟲期
投餵環溝藻或X藻,日投餌量為19~20萬細胞/毫升。
殼頂幼蟲期
環溝藻、角毛藻和扁藻混合投餵,日投餌量為環溝藻2萬細胞/毫升、角毛藻1.4~2.4萬細胞/毫升、扁藻0.3~0.6萬細胞/毫升。
眼點幼蟲
投餵角毛藻和扁藻。日投餌量為角毛藻2~4萬細胞/毫升,扁藻0.3萬細胞/毫升。
為保持培養水質的新鮮,貯水庫每兩天開閘更換新鮮海水一次,沉澱地海水使用時間不超過3天。育苗期間育苗池水體的理化因子變化範圍一般為:水温25~30℃,比重1.01~1.0818,pH值8.0~8.4,溶氧4~6毫克/升。

太平洋牡蠣附苗及採苗

幼蟲發育至280~300微米、出現眼點和足時即開始投放附苗器採苗,附苗器採用蝦夷扇貝殼、牡蠣和水泥條效果較好。貝殼用聚乙烯繩每60片串成一串,長度約60釐米左右。橡皮條雖在海區的採苗效果很好,但在育苗池內投放採苗的效果卻很差。
採苗前先使池水降至70釐米左右,然後將附苗器系在池面橫杆上吊掛於池內。附苗器吊掛間距離為10釐米左右,然後採取不斷升降水位和輪番倒置附苗器上下位置的方法,以求附苗均勻和減少陰陽面附着量的差異。
太平洋牡蠣人工育苗,從室內小水體(5立方米水體以下)到室外大水體(50立方米水位以上),都能育出苗,而以室外大水體育苗效果較穩定,且能縮短育苗週期,簡化育苗工序,十分方便。育出的稚貝在池內暫養至10下旬再移往海區養成,以避免附着稚貝下海放養被藤壺覆蓋而造成損失。

太平洋牡蠣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太平洋牡蠣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42 千卡
蛋白質 6.4 g
脂肪 1.5 g
膽固醇 20 mg
飽和脂肪酸 0.3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3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2 g
水分 87 g
碳水化合物 0.8 g
葉酸 3 μg
580 mg
82 mg
95 mg
215 mg
75 mg
0.47 mg
2.3 mg
1.46 mg
21.3 mg
44 μg
87.9 μg
維生素A 14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11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5 mg
煙酸(煙酰胺) 7.29 mg
泛酸 0.65 mg
維生素B6 0.1 mg
維生素B12 24.1 μ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5 mg
維生素D 0.5 μg
維生素E 1.21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沈俊寶 張顯良主編,引進水產優良品種及養殖技術,金盾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第344頁
  • 2.    中國水產雜誌社編著,中國名特優經濟水產品養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第465頁
  • 3.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 韓書文 鹿叔鋅主編,山東水產,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216頁
  • 4.    Pacific Oyster - an overview  .ScienceDirect Topics[引用日期2022-01-29]
  • 5.    《中國商品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商品大辭典 水產品分冊,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07,第227頁
  • 6.    長牡蠣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29]
  • 7.    李家樂,董志國,李應森等編著,中國外來水生動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第112頁
  • 8.    鄭春靜等編著,海水名特優苗種生產實用技術,寧波出版社,1998.06,第2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