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池河太平橋

鎖定
池河太平橋,原名太平橋,又稱杯桁橋,位於安徽省定遠縣池河鎮西官驛道上,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知縣朱玉造。清道光六年(1826年)衝圮,清道光七年(1827年)補建。 [1] 
池河太平橋為十一孔石構拱橋,全橋長150米,橋面寬10.15米,孔徑中為6米,其餘各為5米。全橋為磚石結構,白石欄杆,東西兩頭各雕石獅18只,建造時採用幹修法,堆土券橋孔。池河太平橋是研究中國古代橋樑建造技術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研究價值。 [1] 
2004年10月28日,池河太平橋被列為安徽省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9年10月16日,池河太平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池河太平橋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定遠縣池河鎮西官驛道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8-0301-3-104

池河太平橋歷史沿革

《道光定遠縣誌》載:池河太平橋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明建都南京後,南京至明發跡地鳳陽交通頻繁,然池河橫亙其間,交通不便,定遠知縣朱玉奉旨建造此橋,後為南京至北京交通要道上的特大橋。
清道光六年(1827年),池河太平橋被水衝損並補建重修。
清光緒四年(1878年)池河太平橋再次被水衝損而並補建重修。“光緒戊寅年(1878年)五月穀旦,池陽關鎖,池河分司朱匯元重修”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冬,國民黨桂系部隊在與日軍交戰失利後從滁縣向西撤退時,為斷日軍追路,炸燬太平橋居中三孔,橋上石獅蕩然無存。(另有説,中間三孔為日寇炸燬。茅以升《中國古橋技術史》附錄中所記:“中間三孔為日寇炸燬”。 [1] 
1949年,定遠縣人民政府撥款將池河太平橋被炸三孔改建為木材面。
1953年,滁縣地區公路修復委員會以圓木為梁,鋪以木板,池河太平橋臨時通車。
1954年,定遠縣人民政府對被衝空的7個橋墩進行維修。
1956年4月,定遠縣人民政府對被毀的三個孔以雙曲拱再接長的方法加固成月形鋼架樑柱,上面鋪以木板,限載8噸,後全橋換為鋼架混凝土結構,沙子路面,荷載汽車13噸,掛60噸。
1985年,池河太平橋損毀嚴重,定遠縣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通車。 [1] 
2014年,池河太平橋完成修復。 [3] 

池河太平橋建築格局

池河太平橋為十一孔石構拱橋,全長150米,橋面寬10.5米,孔徑中為6米,其餘各為5米,由於池河水下均為河沙,為加固大橋墩基,該橋每個橋墩下均以密集的樹樁奠基,稱之為萬年樁。橋墩建於木樁之上,橋墩皆以紅色大條石為“緣邊石”券砌而成。
池河太平橋中孔橋面略隆起,橋面兩邊為白玉欄杆,橋右設五彩洞(又叫觀音閣),橋東頭一邊一個水門洞。 [1] 

池河太平橋文物遺存

池河太平橋的橋面兩邊為白玉欄杆,飾獅子32只(有説13孔為36只),橋右設五彩洞(又叫觀音閣),橋右並樹有橋碑,橋東頭一邊一個水門洞,供居民挑水、洗衣用。 [1] 

池河太平橋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朱元璋建都南京,又在鳳陽建中都城,兩城往返必經池河鎮,為免涉水和洪水期兩岸不通,乃於池河上修橋,命名為太平橋。民間傳説太平橋建造目的是為明太祖朱元璋南京回鳳陽探親,免遭隔水之苦。 [1] 

池河太平橋文物價值

池河太平橋除居中被炸燬三孔為補建之外,其餘均保存原有的建築風格,該橋是皖北僅存的明代石拱橋,也是安徽罕見的較宏偉的古代石拱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
池河太平橋是工程實體,也是文化與科學的物質體現;它融生活實用性、觀賞藝術性、人文紀念性為一體,池河太平橋見證了明、清的建橋技術水平,也見證了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歷史變遷,展示出中國古橋建築上的高超技藝。 [1] 

池河太平橋文物保護

2004年10月28日,池河太平橋被安徽省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3] 
2019年10月16日,池河太平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池河太平橋 池河太平橋

池河太平橋旅遊信息

池河太平橋地理位置

池河太平橋位於安徽省定遠縣池河鎮西官驛道上。 [1] 
池河大橋

池河太平橋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池河太平橋:從定遠縣城區出發,路程大約24千米,約需3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