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學上舍

鎖定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夏、商、周,大學的稱謂各有不同,五帝時期的大學名為成均, 在夏為東序,在商為右學,周代的大學名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上舍分三舍,外舍生二千人,內捨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總二千四百。
中文名
太學上舍
稱    位
對一般讀書人的尊稱

目錄

太學上舍簡介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的一種大學,始設於漢代。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學曰成均”,鄭玄:“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至於夏商周,大學在夏為東序,在殷為右學,在周有東膠,而周朝又曾設五大學: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南為成均,北為上庠,中為辟雍。到了漢代,在京師設太學,為中央官學、最高學府,太學祭酒兼掌全國教育行政。隋代以後改為國子監,而國子監內同時也設太學。
太學上舍,是古代名牌學府不用通過科舉考試進入職場。

太學上舍歷史典故

宋神宗趙頊時,擴建太學,訂太學條制,推行三舍法。設八十齋,齋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內捨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總二千四百。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變法科目之一,即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三舍法”,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內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員子弟可以免考試即時入學,而平民子弟需經考試合格入學。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創立太學生三舍法,將太學生分為上舍、內舍、外舍三等。在一定的年限及條什下,外舍生得升入內舍,內捨生得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試成績優異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參加蓼試,下等者直接參加省試。後又規定以王安石主持註釋的《三經新義》為必讀書。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訂出三舍法一百四十條,頒佈一系列考試方法,三舍取士與科舉考試並行。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後,三舍法逐步推廣於各類學校。至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州郡解試與省試停止,士子三舍法不能入仕。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時,罷州、縣學校三舍法,僅太學依舊。宋代,以三舍法完全取代科舉,共二十年。南宋時,太學繼續實行三舍法並不斷完善嚴密,武學、宗學、算學、書學、畫學、醫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