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和

(中醫基礎術語)

鎖定
“太和“太,至高至極;和,和諧。一作“大和”,為古代中國哲學用詞,表示宇宙萬物最高層次的和諧,對其具體內容,各代哲學家表述各有千秋。
中文名
太和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易·乾彖辭》

太和概念

一作“大和”,古代哲學術語,指天地陰陽,宇宙萬物最高層次的和諧(次等和諧曰“中和”)。太,至高至極;和,和諧。

太和解讀

《易·乾彖辭》:“保合大和,乃利貞。”意即保持至極的協調和順,則萬物無不利。北宋張載用“太和”表述陰陽二氣交感變化所達到的和諧狀態。《正蒙·太和》:“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南宋朱熹名陰陽二氣會合狀態為“太和”。明末清初王夫之以陰陽氣神相和釋“太和”。《張子正蒙注·太和篇》:“太和之中,有氣有神。神者非他,二氣清通之理也。不可象者,即在象中,陰與陽和,氣與神和,是謂太和。”又説“太和,和之至也”。

太和中醫應用

太和指導養生

1、陰陽協調,保合太和——養生的基本原則
《周易》把太極(統一物)分為兩個對立面一一陰陽,陰陽是構成宇宙萬物變化、運動的根源。字宙萬物無時無處不在陰陽交合、剛柔相推的運動之中。《繫辭傳下》言:“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所謂“陰陽合德”正體現了統一的宇宙觀。陰陽太極圖、六十四卦方圖、圓圖、河圖、洛書及卦的方位、數值來顯示對稱、平衡、比例,使《周易》的“和諧觀”得到最完美體現。
這種統一、協調的思想不僅體現在天道上,而且體現在人道上。《彖傳·乾》宣稱“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二字可以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概括,中國文化可以説就是“太和”文化。儒家講“太和”(中庸、和為貴),道家其實也講“太和”(法天法地、順乎自然)。中國傳統醫學無論是生理、病理還是治療都是以此為診斷標準及指導思想的。
“陰陽太和”是養生的基本原則。《內經》對《周易》這種觀點完全接受並加以深化、發展。《內經》論醫道,主張“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認為“陰陽調和是謂有度。”《素問》反覆強調指出:“內外調和,邪氣不能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上古天真論》論養生之道一再強調:只要“提摯天地,把握陰陽”,“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就能成為“真人”、“至人”。如果陰陽失調,則不僅不能“長有天命”,而且會導致病變。所以必須採用適當措施,調整陰陽,使之迴歸到“太和”狀態。
“陰陽和協”思想在《周易》中是原始的、粗陋的,在《內經》中就具體一點,指臟腑功能的和諧、衞氣營血的均衡節律與運輸等。在後世科學發展中,這種思想更得到不斷深化,並在各自領域中得以具體運用。
“陰陽”己成為最古老、最原始的概念,在養生、醫療等“人道”領域,這個基本原則固然不容否定,但更重要的還應該對其進行深層研究、微觀研究,使其學術不斷充實與發展。
2、順應自然,不失四時
《周易》強調人必須順應四時生長化收藏的自然規律。《乾·文言》:“夫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這裏的“天時”即是四時自然規律。《周易》對“時”的強調非常突小,六十四卦彖、象辭中“時”字俯拾即是。如《革·彖》:“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易傳》把“時”作為判別卦象吉凶的重要標準之一,甚至把“得時”看得比“得中”更重要,如同居中位,不一定都吉,適時則吉,失時則兇。《繫辭》言:“變通者,趨時者也”。
要想煉養身體、卻病延年,“乎天而應乎人”(《兑·彖》)是其基本要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詳盡論述了四季不同養生法: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簡言之,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其中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的具體做法,為現代科學所證明。
《周易》還提出一些具體修身方法。如《成·彖》提出“君子以虛受人。”就是要虛懷若谷、不驕不傲。《頤·象》:“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不僅在言語上謹慎,而且在飲食上要節制,《易傳》通篇告誡人們進取、“自強不息”,唯獨在言語、飲食方面要求人們節慎,是應重視的。《未濟·象》:“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強調了外物環境對人生的重要性。
[1] 
參考資料
  • 1.    趙吉惠,郭厚安.《中國儒學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