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和鎮

(重慶市合川區下轄鎮)

鎖定
太和鎮,隸屬於重慶市合川區,地處合川區西部,東與大石街道接壤,南與渭沱鎮相連,西南鄰銅梁區高樓鎮,西北接潼南區別口鄉上和鎮,北連隆興鎮,距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36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56.71平方千米。 [2] 
清雍正六年(1728年),屬合州來蘇裏大河壩;民國十五年(1926年),由泰安鎮改名太和鎮。 [1]  截至2018年末,太和鎮户籍人口為82475人。 [2]  截至2020年6月,太和鎮下轄3個社區、21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新街20號。 [1] 
2018年,太和鎮有工業企業66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2] 
中文名
太和鎮
外文名
Taihe Town
別    名
大河壩
下太和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重慶市合川區
地理位置
合川區西部
面    積
156.71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2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中新街20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155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桃花山
車牌代碼
渝C
人    口
82475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太和鎮建置沿革

清雍正六年(1728年),屬合州來蘇裏大河壩。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始建太和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太和場更名泰安鎮。
民國十五年(1926年),泰安鎮改名太和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第四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太和鎮析2聯保設白巖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木蓮鄉併入太和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太和鎮析置木蓮鄉。
1951年3月,太和鎮劃出部分設小河、復興鄉。
1958年9月,太和鎮與復興、佛鹽、木蓮3鄉合併成立太和公社。
1959年9月,撤太和公社,恢復太和鎮,新成立復興公社、佛鹽公社、木蓮公社。
1983年12月,復興公社、佛鹽公社、木蓮公社改鄉。
1985年2月,石嶺(原復興)鄉併入太和鎮。
1992年12月,沙金、小河2鄉併入太和鎮。
1993年,太和鎮析置小河鄉。
2001年6月,木蓮鎮、小河鄉併入太和鎮。
2005年4月,佛鹽鎮併入太和鎮。 [1] 

太和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太和鎮下轄馬門溪、絲綢園2個社區,太和、石嶺、富金、沙金、曬經、白馬、樓房、石牆、把傘、白陽、復興、石埡、亭子、唐家、報恩、木蓮、仙橋、望仙、小河、菱角、米市21個行政村;下設13個居民小組、20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太和鎮下轄3個社區、21個行政村:絲綢園社區、馬門溪社區、大河壩社區、唐家村、復興村、望仙村、太和村、石嶺村、富金村、沙金村、曬經村、白馬村、樓房村、石牆村、把傘村、白陽村、石埡村、亭子村、報恩村、木蓮村、仙橋村、小河村、菱角村、米市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新街20號。 [1] 

太和鎮地理環境

太和鎮位置境域

太和鎮地處合川區西部,東與大石街道接壤,南與渭沱鎮相連,西南鄰銅梁區高樓鎮,西北接潼南區別口鄉上和鎮,北連隆興鎮,距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36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56.71平方千米。 [2] 

太和鎮地形地貌

太和鎮境內屬淺丘地區,川中褶皺帶龍女寺半環狀構造區,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海拔240—310米,最高點位於把傘村紅堡頂,海拔346.7米;最低點位於小甑子碼頭,海拔216.3米。 [1] 

太和鎮氣候

太和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6.6℃,極端最低氣温-3.3℃(1961年1月7日),極端最高氣温43.1℃(2006年9月1日);平均氣温年較差25.1℃;生長期年平均356天,無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長達327天,最短為24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20.5小時,年總輻射118.6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52天(一般為2月1日至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156.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58天,最多達170天(1982年),最少為131天(1987年);最大雨量1578.8毫米(2007年),最少雨量836.1毫米(196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8月最多。 [1] 

太和鎮水文

太和鎮境內屬涪江水系,流域面積156.71平方千米。涪江自白馬村西北端入境,自西向東轉從北向南,形成6個U型河道,在米市村南端出境,境內長30千米;有溪河19條,水網密佈;有涪江富金壩航電樞紐渠化河道40多千米。 [1] 

太和鎮自然災害

太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低温、霜凍、雷擊、暴雨洪澇災害等,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1年7月13日夜間,涪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最高水位232.68米,造成沿江流域農田、房屋全部淹沒,受災面積達20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05億元。 [1] 

太和鎮自然資源

太和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岩鹽、石油、天然氣、沙金、沙石等,地質儲量為1.2億立方米,可採儲量0.1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東南部及沿江一帶;地下水資源每年可利用量為80萬立方米。2011年,太和鎮有耕地面積6.15萬畝,人均0.71畝。 [1] 

太和鎮人口

2011年末,太和鎮總人口8.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萬餘人,城鎮化率45.9%;另有流動人口1.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45428人,佔52.14%;女性41706人,佔47.86%;14歲以下5862人,佔6.73%;15—64歲67293人,佔77.23%;65歲以上13979人,佔16.04%;以漢族為主,達87058人,佔99.91%;少數民族共76人,佔0.09%。2011年,太和鎮人口出生率8.86‰,人口死亡率7.11‰,人口自然增長率1.7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8.4人。 [1] 
2017年末,太和鎮常住人口為57539人。 [4] 
截至2018年末,太和鎮户籍人口為82475人。 [2] 

太和鎮經濟

太和鎮綜述

2009年,太和鎮地區生產總值104898萬元,工業總產值為7.8億元,税費入庫295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20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589萬元。
2011年,太和鎮財政總收入27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56萬元,比2010年增長13%,其中地税收入525萬元,國税收入481萬元,其它税收150萬元。2011年,太和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 [1] 
2018年,太和鎮有工業企業66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2] 

太和鎮農業

2011年,太和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23億元,比2010年增長40.6%,農業增加值6900萬元。太和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太和鎮生產糧食4.35萬噸,人均500千克,其中水稻1.6萬噸,佔36.8%;小麥0.2萬噸,佔4.6%;玉米0.9萬噸,佔20.7%。太和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和水果。2011年,太和鎮種植面積3萬畝,產量達4.2萬噸。太和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太和鎮生豬飼養量4.6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牛飼養量0.3萬頭,年末存欄0.3萬頭;家禽飼養量11.8萬羽。2011年,太和鎮生產肉類875噸;畜牧業總產值2100萬元。2011年,太和鎮水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3600噸,主要品種有柑橘、雪橙、黃桃、柚子、西瓜等。 [1] 

太和鎮工業

太和鎮工業以絲綢、水電、紡織、食品加工為主。2011年,太和鎮工業總產值為7.1億元,比2010年增長20%,實現工業增加值3.6億元,比2010年增長17%,佔生產總值的51.1%。2011年,太和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0餘家,職工1455人。2011年,太和鎮生產生絲120餘噸。 [1] 

太和鎮商貿

2011年末,太和鎮有商業網點1580個,職工4400人。2011年,太和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2億元,比2010年增長14%;有綜合性農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3億元;超市15家,餐廳45家,文化娛樂企業5家,各類商業門市900多個;建有農家便民超市36個,農資店20個,農村信息網點20個。 [1] 

太和鎮金融

2011年末,太和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為8.5億元,比2010年增長16%;人均儲蓄9750元;各項貸款餘額1.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0%。 [1] 

太和鎮社會事業

太和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和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982人,專任教師129人;小學5所,在校生3477人,專任教師1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6班,在校生3000人,專任教師14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24%、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高中58班,在校生3400人,專任教師189人。太和鎮主要學校有太和鎮中心完小、重慶合川太和中學,其中太和中學是重慶市重點中學。2011年,太和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4%,比2010年增長11%。 [1] 
太和中學

太和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太和鎮有多功能文化服務中心1個,各種文化演出團隊11個;在組織文化下鄉活動中,配送文化出版物10萬餘冊,文藝下鄉演出100餘場,電影下鄉600餘場;有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28人。2011年末,太和鎮有學校體育場4個,羣眾性體育活動日均參加人數達500餘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8%。2011年末,太和鎮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萬餘户。 [1] 

太和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太和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0個;有牀位70張,固定資產總值26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36名,其中執業醫師73人,執業助理醫師37人,註冊護士26人。2011年,太和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6萬人次。太和鎮重點醫院有太和中心衞生院,一級甲等醫院,是合川區的重點鄉鎮中心醫院和太和片區的急救中心。2011年,太和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4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2萬人,參合率94.1%;孕產婦死亡率為零。 [1] 

太和鎮社會保障

2011年,太和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774户,人數1402人,支出25.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184元,比2010年增長10%;醫療救助26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19人次,共支出26.6萬元,比2010年增長2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84户,人數2179人,支出325萬元,比2010年增長30%,月人均104元,比2010年增長31%;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30萬元,比2010年增長14%;社會福利費1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有敬老院1家,牀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82人;有社區服務設施2個,其中社區服務站2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捐物10餘萬元,使26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36萬元,比2010年增長23%;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4.13萬人,參保率90%。 [1] 

太和鎮交通

太和鎮有遂渝快速鐵路過境,境內長20千米,設有下太和三等客貨火車站;合川至潼南的二級過境公路。2011年末,太和鎮有鄉道31千米、村級公路185千米。 [1] 
太和鎮地圖

太和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太和鎮因寓意太平祥和而得名。 [1] 
  • 文物古蹟
太和鎮古蹟有東漢崖墓羣、磚室墓(皇墳堡)、明代太和觀、清代兩座石結構平橋(合稱“二橋”)、四川蠶業公社遺址。

太和鎮獲獎榮譽

2021年6月,合川區太和鎮黨委被中共重慶市委授予“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