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原鐵棍

鎖定
太原鐵棍是一種民俗文藝活動,也是太原傳統鬧紅火的主要內容之一,所謂“棍”,無論是極高的鐵棍,一人肩背的背棍,兩人肩抬的擔棍,還是由四人抬起前後高低滑動的劃棍,都是以棍抬人進行表演的一種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1]  。只不過由其活動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別名之。
中文名
太原鐵棍
類    別
民俗文藝活動
造型結構
造型精美
演員人物
眉清目秀、膽大心細的女孩子

太原鐵棍造型結構

造型精美,它本身就是一個活動的小舞台。這個舞台,縱橫不過四尺,高不過三尺,舞台兩側有兩條近兩丈長的橫杆,前後由十六名男青年抬起,可以抬着顫動,穿街過巷,站在這個被抬起的舞台上的人,可表演各種姿勢的節目。

太原鐵棍表演格局

太原鐵棍 太原鐵棍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鐵棍,又稱為抬鐵棍,是一種較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其底為上好硬木製成的矮桌,高二尺餘,長六尺許,寬五尺左右,桌面下兩側一丈八尺長的抬杆一根。木桌中心以鐵製的芯子,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上分三或者兩股插座。表演者站立於插座的腳蹬上,身與丁字形鐵撐齊,從下至腰間用白布裹緊固定。凡有三股插座的鐵棍,可站立三位表演者,凡有兩股插座的鐵棍,可站立兩位表演者。在這些表演者中,技藝較高的扮演主角,居中而高的鐵架上,稍次者則分列較低的兩側。一般的鐵棍高度為四米,抬起行走時達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只有站的高,才能被遠處的觀眾看見。

太原鐵棍演員人物

在鐵棍上進行表演的,多為十一二歲左右、眉清目秀、膽大心細的女孩子。她們分別扮飾古裝傳統戲劇中的巾幗英雄人物,較常見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鐵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歲的男孩子。他們分別扮演“老壽星”、“孫悟空”,動作較女孩子大膽而滑稽,詼諧活潑的表演,經常引得觀眾捧腹大笑。

太原鐵棍美的藝術享受

鐵棍的表演者雖在高高的棍架上,出盡風頭,但是高超的民間藝術家們並不是她們,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一般來説,每架鐵棍有八個人抬着前進,這八個人都是棍藝高超的中青年後生。他們身穿一色傳統的服裝,紅布裹頭,或白羊皮手巾罩頭,腰繫腰帶,前結蝴蝶結、馬蜂翅。行進時舞步緩行,閃動腰際,使長長的丈八餘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動,左搖右擺。根架上的演員們便隨着抬杆的漂浮搖動,翩翩起舞。棍上棍下,節奏一致,抑揚頓挫,如行雲流水,地方習俗濃郁,表演氣勢非凡,給人以美的享受、藝術的享受,成為年節鬧紅火中,人人愛看的民間藝術表演。

太原鐵棍導演的構思

“鐵棍”的表演,是在長杆後面有高寸,寬五寸的橫條小高台,兩端豎起兩支直徑為三公分的鐵棍,前面平台上也豎起同樣的一支鐵棍,棍之間,為演員們打製了一對腳踩的鐵耳,上端在齊腰的地方,打製了一個鐵腰卡,演出前,用白布將演員從足到腰和支撐他(她)的鐵棍緊緊捆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當在這三支鐵棍上綁好三個男女孩子之後(一般是女孩子),導演就根據自己的構思,讓演員在鐵棍上扮演出許多劇目來。自然,演員中也包含了抬起橫杆的十六個男青年的走步與動作。
有的演員,單腳踩一隻花瓶,隨着鐵棍的悠揚起伏,加上木槓彈性的慣力,很快就會使三個女孩子悠悠揚揚地搖擺起來。內行的民間藝人,抬起社子,兩三步就要使女孩子們飄動搖擺,讓觀眾滿目生情。
和抬的鐵棍齊名的姊妹藝術就是“背棍”。即一人背後豎一根“鐵棍”,舉一個演員,隨着背鐵棍演員的步伐起伏,鐵棍上的化裝演員就會飄舞起來,沿街表演,招搖過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紅火”場面。
擔棍,與背棍大體相似,難度卻要大一些。它由三人進行表演,下面一人與背棍同,上面兩人,一肩一人,故名“擔棍”。其綁紮法除比背棍多一個三角鐵架,多加一位表演者外,其它一如背棍。
背棍和擔棍,往往是同一隊表演,這是一種當地的習俗。這種表演隊伍,一般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他們按照既定的鼓點和步點在鑼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後,或左或右,穿插於人羣中,奔走於鄉間村舍,頗受當地人的歡迎。
至於劃棍,多為棍式表演隊伍的開路先鋒。所謂劃棍,乃是槓桿原理古老的應用。它由四個後生作為支點,抬起一根兩丈餘長的大抬杆,抬杆最末的下端,捆綁一塊重物,抬杆最頂端為一個扎制的仙鶴、或龍、或鳳,上面有三角鐵架,鐵架上用白布將一膽大的八九歲男孩坐纏於仙鶴等飾物上,身着劇中人的服裝。而抬杆中間依前端飾物進行裝飾。一待表演開始,劃杆上下翻動,左右劃出,表演者手持拂塵,前後左右甩打,一會兒與行人平行,一會兒高躍天際,驚心動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隊棍式表演的先導,起着哄趕觀眾,為後面的演員開闢道路的作用。
鐵棍在民間“社火”中是一種比較温雅精緻的民間表演藝術,每台小舞台前,都有一班民間藝人組成的樂隊,往往由嗩吶領奏,笙和其它民樂伴奏,通常以晉劇音樂或吹奏整出晉劇吸引觀眾,加深“鐵棍”的藝術勉力。

太原鐵棍鐵棍和背棍

並不是太原獨有的藝術,在太原附近的交城縣文水縣祁縣以及晉中地區、呂梁地區的其它縣也有這種民間表演加入“鬧紅火”的行列中。
早年的各種棍式表演,多用於祭神祈雨的祭掃活動。為的是取悦於龍王雨師,給人間降下喜雨甘霖。當然逢年過節,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節,也要出動表演,但為次之。直至解放後,在移風易俗活動中,才成為節日喜慶的俗成活動內容。
在晉南一帶,雖然不是“鐵棍”與“背棍”,但也有一種被稱為“抬閣”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抬閣也被稱為高台,即人們在木箱上豎起一根鐵柱,上面紮上人物、山水、花、馬等,但後來,扎綁內容多以戲曲、神話故事為題材,後來就發展成也有人在抬閣上表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