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原秧歌

鎖定
太原秧歌是流行在太原市南北郊區(舊太原縣和陽曲縣)農村的一個民間戲曲劇種,當地羣眾叫“社兒”,祁縣太谷一帶的羣眾叫“上路秧歌”。過去一度曾把太原秧歌和祁太秧歌,統稱為晉中秧歌,終因藝術上存在着明顯的差別,兩地藝人各自不同的藝術創造,又發展了它們之間的差別,逐漸演變成兩個各有千秋的姊妹藝術品種而流傳到現在。
太原秧歌的起始有兩種傳説,一種傳説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自西安進軍北京時,路經山西太原,村村接應,處處歡迎,有人即興編唱時調祝賀義軍,闖王見此十分高興,即號召百姓仿調歌唱。義軍走後,歌聲未絕,反而遍及田野,秧歌從此興起。另一種傳説是前清舉人孫培吉(山西太谷縣人),因未得寵轉而當了秧歌班主。他曾編過不少秧歌劇本,還對秧歌的歷史沿革做過一些研究。當時藝人聽他講過康熙皇帝下江南看秧歌的故事。康熙巡視江南時,見揚州等地的羣眾,在街頭演唱秧歌,甚為動聽,下令北方人也模仿聲調,於是南方的“地秧歌”傳來北方。從太原秧歌現有劇目看,確有一些反映南方人民生活的內容。如《劉三推車》是從揚州傳來的,後由太谷縣南沙河一個叫莊子的老藝人加工排練搬上舞台,傳入太原。又如《踢銀燈》是浙江紹興傳來的,《四女採茶》是江西傳來的。
兩種傳説相互矛盾,不足為憑,但卻説明了秧歌確係來自民間,由勞動人民自編自唱。
中文名
太原秧歌
所屬地區
山西 · 太原
遺產編號
Ⅳ-9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
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
山西太原
遺產級別
詳細介紹
從現有資料和多數藝人的傳説分析,太原秧歌的形成和發展,大體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由田頭地畔的民歌小唱發展到載歌載舞的“地秧歌”,這是太原秧歌的早期階段,其內容和形式都很簡單,除抒情歌曲外,還有第三人稱的敍事歌舞。這階段是由男青年亮喉歌唱或男扮女裝進行表演。表演時只有簡單的鑼鼓作伴,每到節日,或用於祭祀,或相互邀請聯歡,不要任何代價。這一階段的節目保留下來的有《搗米》《打鐵》《四女採茶》《五更怨》《放風箏》《打花鼓》《遊社社》《看畫畫》《觀牡丹》《珍珠倒捲簾》等。這些節目可能是明末和清初的產物。
第二個階段大約在清代中期,由載歌載舞的“地秧歌”搬上舞台。這時上演的劇目有《收草帽》《賣花》《縫袍子》《小賣菜》《三戲妻》《搗銀器》等。這些劇目雖然情節簡單,但已有了生、旦、醜、末等行當。當時還沒有女演員登台,女角色仍由男演員扮演。“地秧歌”搬上舞台後,服裝道具、表演藝術、音樂伴奏,都要求得到相應的提高,因而出現了攤錢請師傅,集資買衣箱等現象。有的地方建立了班社,但其演出活動,基本上還是季節性的,逢年過節才進行。
第三階段是由演小戲發展為演整本大戲的時候。清代末葉到民國年間,太原秧歌因受梆子戲的影響,大膽地編演和移植了一批整本大戲,原中路梆子老藝人潘牛石(南郊王郭村人)年老回家當了秧歌班的教師,他和藝人英圪墶等根據小説《金瓶梅》《水滸傳》編出了整本大戲《武大郎之死》《翠屏山》等。另外還從晉劇中移植了《打漁殺家》《賣畫招親》《伍子胥過江》《孫二孃開店》《殺樓》《日月圖》等。郜村的老藝人王憲章和在鄉知識分子郝影月,根據小説傳記又編出了反霸除奸的連本大戲《彩雲球》《青山英烈》等。由於劇目的增多,表演藝術的不斷提高,逐步出現了一些賣台口的半職業化的班社組織,本市郊區先後成立的50多個班社中,經常在外地演出的半職業化班子達20多個,他們不僅在本區賣台口,而且還遠涉陽曲、壽陽、古交、靜樂、興縣等地。
當時比較出名的藝人有冶峪的聾福蠻(武生)、孫家寨的丙多兒(青衣)、小店的楊香武、真只生、黃陵的疙瘩醜、禿兒旦、王郭村的安文丑等。後來又有一批出色的演員,如西温莊的雞毛醜、禿醜、陽曲的鎖兒旦、窊流的黃金旦、郜村的王憲章(花臉)、北格的連明生、張村的杜二清、徐它福(武生)、黃毛三(醜)、張化的劉楞猴(醜)、福金旦、喜娃醜、東里解的鐵娃旦等。
1937年太原失陷,在日寇的蹂躪下,不少秧歌班社垮台,藝人們有的被迫害致死,有的改唱了中路梆子,許多秧歌劇目失傳。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組織新文藝工作者和老藝人結合在一起,對秧歌的劇目、音樂進行了蒐集、整理、改革,培訓了大批業餘演員,編演和移植了不少現代戲,如《萬柏林探子》《白毛女》《劉胡蘭》《光怨不識字》《漁夫恨》《劉巧兒》等,受到廣大羣眾的歡迎。
1956年,舉辦了一次全市性的秧歌鑑定演出,通過鑑定發掘了一批久不上演的優秀傳統劇目。此外,還收集、記錄了80多個劇 [1]  本和150多首曲子。1957年《劉三推車》《姐妹倆》《五更怨》《搗米》《小觀花》《小趕會》等劇目,參加了全省舉行的第三次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劉三推車》被選中參加了全國第二次音樂舞蹈匯演。《爭參軍》參加了1965年全市舉行的農村羣眾文藝創作調演,經推薦又參加了華北地區的歌劇話劇調演。“文化革命”期間,太原秧歌又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四人幫”被粉碎後,太原秧歌陸續恢復了活動,編演出一批反映四化建設的新秧歌劇,參加了省市文藝調演。太原秧歌又以新的姿態登上了舞台,開放出絢麗的鮮花。
從現有的資料統計,太原秧歌的傳統劇目共計153個,其中65個與祁太秧歌的劇目同名,如《張公子回家》《古董借妻》《算賬》《打凍凌》等。劇目名稱雖然相同,但其表現手法和曲調卻不完全相同。這可能是早期共同演唱的劇目,後來都按照各自的風格特點發展,逐步有了差異。其餘88個劇目都是祁太秧歌沒有的,如《賣花花》《搗米》《小觀花》《遊花園》《小賣菜》《賣餅》《戲叔》《日月圖》《翠屏山》等。太原秧歌的劇目,多數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其中有一些是情趣不高、低級庸俗的糟粕。它的激昂慷慨的武打戲,多是從梆子戲中移植過來的。
太原秧歌屬民歌體,大部分劇目是一劇一曲,也有一劇多曲的。為表現英雄武士的性格和武打場面,又採用多種十字大調進行演唱,其旋律穩健有力,情感慷慨激昂。為了渲染氣氛,有些武戲還有人幫腔,類似高腔。
句式結構大致分為二句式、二句半式、三句式、三句半式、四句式、五句式、花句式等,其中以二句式和四句式為最多。 [1] 
太原秧歌宮調式居多,徽調式次之。打擊樂器有鼓板、 [2]  手板、梆子、馬鑼、鐃鈸、鉸子、小鑼、戰鼓等;絃樂有揚琴、胡呼、二胡、三絃、琵琶、笛子、嗩吶、小提琴、大提琴等。早期唱腔無絃樂伴奏,只用簡單的打擊樂配以過門,鑼鼓經有走場、切場、散場、一二五錘、二五錘、一二花二五錘、二三七錘等。後來因移植改編了不少傳統劇目,又吸取了晉劇中的七錘子、介板、流水、披頭子等。新中國成立後才加進了絃樂伴奏。太原秧歌角色行當分為生(小生、武生、鬚生、老生)、旦(小旦、青衣、彩旦)、淨(大花臉、二花臉)、醜、末等。因條件限制,一般不演盔甲戲。在表演上,有一套程式,唱、做、念、打和鑼鼓經配合得比較協調,風格統一,羣眾喜聞樂見。後來在移植晉劇的劇目中,道白採用蒲白,身段動作及鑼鼓經也是從晉劇中搬來的,但唱腔卻用的是十字大調,此曲比較單調,難以表現各種人物的複雜情感,因而聽起來不太協調,藝人們稱之為“風攪雪”,實際是風格不統一。不過,也正因為同晉劇的靠近,近年來已經很少有人表演,當代觀眾也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太原秧歌,此劇種基本面臨絕跡。在此做些詳細記述,也是為了使太原秧歌對後人有所記憶。
(王笑林根據牛嵐峯資料編輯) [2] 
參考資料
  • 1.    牛嵐峯.山西劇種概説·太原秧歌.山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254到258頁
  • 2.    太原秧歌  .晉心晉意[引用日期201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