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鎖定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中心主任由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帶頭人、副校長許並社博士擔任,主要科研力量依託於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點。
中文名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成立時間
2004年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機構簡介

中心現有七個課題組:1、新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器件課題組,2、碳納米功能材料課題組,3、複合材料課題組,4、有機半導體光電材料及器件課題組,5、高強度輕質鎂合金課題組,6、生態環境材料課題組,7、功能材料結構表徵課題組。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科建設

中心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作為兼職研究員,匯聚了山西省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的人員,中心現有各類科技人員51人,其中專職人員24名,兼職人員36名,教授13名,副教授20名,其中:“雙聘院士”2人,傑青1人,山西省“百人計劃”專家7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創新人才2人,山西省拔尖創新人才4人,山西省青年學術帶頭人4人,成為一個材料研究的“虛擬聯合體”。中心實行項目統一管理、人員競爭上崗的管理模式,為全體人員提供一個能充分發揮設備優勢、人才優勢、學術氣氛濃郁的研究場所。中心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6項,其中包括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納米專項)、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建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等,共計經費約1600餘萬元。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及橫向課題52項,其中包括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青年基金、山西省國際合作項目、山西省留學歸國人員基金、山西省攻關項目等,共計經費8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93篇,其中被SCI、EI收錄310餘篇,申請並授權多國專利190餘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12項。
同時,中心還以培養人才、服務山西地方經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主要目的,成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孵化器”。中心獲得2007年“白光二極管及其材料的製備與特性研究”山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09年“抗菌纖維材料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4年“界面性質與光電器件特性關係調控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15項;2010年,依託於中心的研發平台,中心的研發成果已在山西飛虹微納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轉化,項目總投資20億,主要從事大功率LED外延片、芯片、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及激光加工設備的生產,為山西經濟的轉型跨越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成果

獲獎人
項目名稱
授獎單位
獲獎類型
獲獎時間
許並社等
抗菌纖維材料功能化過程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0-1-11
許並社等
白光二極管及其材料的製備與特性研究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7.3
許並社等
以煤, 瀝青等非晶態向納米碳功能材料轉變的研究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山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9-3-1
許並社等
功能纖維材料的界面物理與化學研究及應用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8-10-31
許並社等
納米白碳黑新型沉澱法合成工藝研究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05.09
劉旭光等
山西省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人才
山西省人事廳
-
2010
劉旭光等
納米洋葱狀富勒烯的結構表徵與物性研究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5.09
梁 偉等
TiAl基合金抗氧化層形成機理及其氧化過程的理論預測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8-2-10
王文先等
基於加弧輝光多元離子複合滲鍍的表面合金化陶瓷及製備方法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山西省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0.03
王文先等
基於工程師培養的材料成型專業教學改革和實踐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教學成果獎
2008-10-15
馬 印等
納米技術對超細羊毛(絨)表面改性的研究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2006.10
王華等
高性能有機小分子OLED發光材料的研發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3.8
[2] 

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資源

姓名
職稱
主要研究方向
教授/博導
新材料界面超微觀結構與性能之間關係的研究
教授/碩導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
教授/碩導
先進鎂合金材料及其加工
教授/碩導
新型碳功能材料
教授/博導
掃描透射顯微技術相關的研究
副教授/碩導
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
章海霞
副教授/碩導
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其器件
副教授/碩導
功能納米材料和新型有機光電材料的合成與應用
副教授/碩導
儲能材料製備及性能研究;材料微觀結構表徵
副教授/碩導
新型碳納米功能材料的理論與應用研究
張華(女)
講師/碩導
新型半導體材料及器件
講師/碩導
納米生物材料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
許慧俠
副教授/碩導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講師/碩導
納米光電材料
薛晉波
講師/碩導
功能薄膜材料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