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門三棒鼓

鎖定
天門三棒鼓是湖北省的曲藝曲種之一。傳説唐時已有,當時叫三杖鼓,由一人頸掛扁鼓,手輪三根小木仗,三 杖輪次擊鼓,並以一杖輪流拋擲空中。邊舞邊擊邊唱。發展到宋以後,從演唱小曲到中長篇,並從話本鼓詞中移植事故,如三國、水滸、封神、西遊、薛家將等。
中文名
天門三棒鼓
分    類
曲藝
地    區
湖北天門市
曲    種
曲藝

目錄

天門三棒鼓聲腔

發展到後來, 除[平腔]、[悲腔]、[鳳尾腔]、[雜花腔]、[魚尾腔]外,還有[十枝梅]、[ 摘 花 調]。唱詞多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數為五、五、七、五。三棒鼓傳到湖北天門、沔陽,融入當地花燈鑼鼓、田歌等,富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天沔一帶受水災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 時,操漁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蓮湘,邊舞邊唱,有的甚至融武術、雜耍、魔術於其間 , 花樣很多,因而流佈很廣,有的還傳到國外。

天門三棒鼓歷史溯源

在天門、沔陽一帶,由於地勢低平、多水,往昔水災不斷,民眾身受其苦。為謀求生路,他們背井離鄉,背起"三棒鼓",浪跡四方。許多人從湖北到中國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歐、西歐等地。也有些人經廣東到菲律賓及其它東南亞國家, 他們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裏唱到哪裏,人們稱他們為"中國的吉卜賽人"。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兒咚咚,鑼兒哐哐,含着眼淚去賣唱,好不叫人痛斷腸。”聽來令人肝腸寸斷,傷感萬分! 可以想象,歷史上的沔陽,天門一帶的地勢是何等的低窪,水災是何等的頻繁,百姓們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貧窮。據《沔陽州志——地埋》記載,天沔一帶因“土瘠民窮”、“十年九水”被稱為“澤國”。自乾隆三十年間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間,天沔共發生水災五十四次,“水勢橫溢數百里,人畜淹死無數,老弱轉移,十室九空”。因此,窮苦的人們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鄉,穿林過市,沿門乞討唱花鼓。由此可見,特殊的環境創造了三棒鼓藝術。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漁鼓、三棒鼓在清末時就由逃荒餬口的演唱變為二人化妝三人化妝表演故事,進而組成草台班子參加農村迎神賽會、民俗節日、家族禮儀等聚會活動。在演出時用幾張桌子搭成 戲台,故農村稱之為“平台花鼓戲”。大約1930年前後才進入洪湖的峯口,沔陽的楊林尾, 天門城關的茶園、劇場演出。在城鎮演唱中與漢劇、楚劇有了更多交流,從而吸取了漢劇 、楚劇的表演程式。在音樂方面也增加了絲絃伴奏,形成了獨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劇劇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