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草時貞

鎖定
天草時貞,男,日本人,出生於1610年,死於1638年,是“島原天草大起義”的頭目。
本    名
天草時貞
別    名
四郎
所處時代
日本幕府時代
出生日期
1610年
逝世日期
1638年
主要成就
島原天草大起義

天草時貞人物介紹

天草時貞,1638年“島原天草大起義”的領袖,通稱“四郎”。教名是:zeronimo(ゼロニモ)或者是 →(パゼス記録)
其父天草時秀為肥前國天草郡天草城城主,切支丹教徒,先後臣服於大友宗麟、龍造寺隆信和鍋島直茂。關原會戰時屬西軍,侵襲加藤清正的領地。戰後被沒收了領地,遷居肥前國島原郡為民。四郎時貞生於1610年,相貌俊美,舉止高雅。

天草時貞時代背景

德川幕府建立之後,對切支丹教的迫害日深。北九州由於是切支丹教徒的主要聚居地,更是受到了幕府的嚴密監控。1628年幕府老中土井利勝、酒井忠世“巡視”肥前國島原郡,一次便用火刑燒死切支丹教徒570人。
1630年,幕府下達了“禁教令”:切支丹教徒被勒令在兩個月之內放棄信仰,否則處死。在寺澤廣高、松浦忠信、宗義成等切支丹大名的努力爭取下,“禁教令”終於被停止實行。但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1633年再一次頒佈“禁教令”,並勒令切支丹教的主要維護者——肥前唐津24萬石大名寺澤廣高切腹。之後大和信貴山六萬六千石大名松倉勝家入主寺澤領,開始了對切支丹教徒的殘酷迫害。1633年~1638年六年之間被松倉勝家燒死的切支丹教徒多達一萬人。

天草時貞起義

1638年1月15日,忍無可忍的切支丹教徒在俊美青年天草時貞的率領下揭竿而起。1月17日起義軍兩萬餘人偷襲並攻克了島原半島南端的原城,殺死了惡貫滿盈的松倉家家老、原城城主小島五兵衞。義軍便以原城為基地,在城頭豎起了十字架和“萬物為一體 尊卑無區別”的大旗。廣大切支丹教徒和貧苦農民甚至下級武士紛紛來投,義軍兵力增至五萬人。

天草時貞幕府出兵

幕府聞訊大驚,但是出於對義軍的輕視,只是派出了以京都所司代板倉重昌為總大將的近畿軍兩萬人前往鎮壓。義軍在天草時貞的指揮下給予討伐軍以沉重的打擊,並用鐵炮射殺了板倉重昌。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震怒,改令老中松平信綱為總大將,抽調各處軍馬赴鎮壓起義。討伐軍編成如下:
總大將:
老中 松平信綱 下總國府台 8000
副將:(按照地理位置排序)
備前福山 水野勝成 5600
豐前小倉 小笠原忠真 6000
豐前中津 小笠原長次 2800
豐後府內 佐伯惟教 5400
豐後高田 松平忠憲 4800
筑前福岡 黑田忠之 18000
筑後久留米 有馬豐氏 8200
筑後柳川 立花宗茂 6000
肥前唐津 松倉勝家 7570
肥前佐賀 鍋島勝茂 35000
肥後熊本 細川忠利 23500
日向延岡 有馬直純 3300
薩摩島津家家臣 山田有榮(代表島津家出征) 5000
總計:139170
6月,12萬討伐軍到達原城。義軍鬥志旺盛,擊退了討伐軍的幾次進攻。松平信綱見強攻不成,便將原城團團圍住。至9月城中糧盡,加之瘟疫爆發,義軍大量減員。松平信綱見時機成熟,便下令於9月20日發動總攻。

天草時貞鎮壓

9月20日,討伐軍的總攻開始。為了迅速破城,松平信綱竟然請求荷蘭商船提供炮火支援。荷蘭商船“巴達維亞號”的大副梅森在日記中寫到:“……為了國家利益(指荷蘭與日本的貿易),我們被迫眼含熱淚向城裏開炮……城中的起義者都是像我們一樣的基督徒……”原城城牆在荷蘭商船猛烈的炮擊下終於坍塌,12萬討伐軍殺入城內。聲勢浩大的“島原天草大起義”終於被德川幕府殘酷地鎮壓下去了,原城城內的男女老幼六萬餘人全部被血腥屠殺。天草時貞不願被俘受辱,從容切腹(一説被細川忠利家臣陣野忠之助殺死);首級被送往京都六條河原示眾。

天草時貞人物詳評

1638年1月至2月,在九州長崎東部的一個鈎子形半島上的“春城”,由幕府老中、伊豆守松平信綱率領的12萬4千幕府大軍兵臨城下,據守城池的守軍卻是3萬基督徒,他們是平時手拿鋤頭、鍬鎬在土裏刨食的農民和少數町人(商人),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婦女、小孩和老人。令人難以置信的,率領着3萬多教徒軍的竟然是一位16歲的少年,他就是天草四郎時貞(1622–1638)。
一方是訓練有素的12萬多正規軍,一方是實際能戰鬥者只有1萬多人的老弱之兵,幕府軍以眾打寡,顯然勝負是明擺着的。是為“島原之亂”。
然而,教徒軍的城池就是久攻不下。原來幕府派來的板倉重昌在元旦之戰中戰死,那一戰幕府軍死傷4000餘人,起義軍死傷還不到100人。這回幕府派來的松平信綱又來繼續圍城。
農民們沒有活路了便揭竿而起,這就打亂了幕藩政治的封建秩序,在他們看來就是“犯上作亂”。那麼,“島原之亂”是如何發生的呢?這要從基督教傳到日本説起。
天主教初到日本是在1549年,登陸地點是鹿兒島。天主教、基督教在九州已有近90年的歷史,可謂根深蒂固。之所以鹿兒島一帶教會大行其道,主要原因有,如地處偏遠,中央不易控制;此地土地貧瘠,收穫不豐,而領主租税繁重;加之,領主幕府鎮壓手段過於殘酷等等。
當年豐臣秀吉平定九州時,曾看中一個有馬領內的美女,便要將其帶回大阪,而此女是個虔誠的教徒,力陳豐臣秀吉做法有違一夫一妻教義,堅辭不就。當然,豐臣秀吉已有寧寧和300多個美女,但當時的世道是強者可以為所欲為,一個普通女人居然敢不服從“關白”的命令,惱怒的豐臣秀吉發佈禁教令據説與此有關。再則,當時禁教之所以不徹底,一方面是豐臣秀吉忙於南征北戰,另一方面則是牧師們暗中得到了島原半島領主有馬晴信的庇護。後來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打敗豐臣秀吉後代勢力後,將有馬晴信處了死刑。不過,因為有馬晴信之子有馬直純從小在德川家康身邊長大,又娶了家德川康曾孫女為妻,所以德川家康叫有馬直純繼承了其父的4萬石俸祿去當島原領主。受寵若驚、感激涕零的有馬直純,雖然也是個教徒,但為報答德川家康厚愛,毅然退教,發誓要將天主、基督斬草除根。島原教徒從這時起便開始了劫難。有馬直純大開殺戒,將不願棄教者活活燒死,並叫其他教徒現場觀看。可結果不怕死的教徒反而更增加了勇氣。幕府看有馬直純治不了教徒,便把他調到日向(宮崎縣),但他的很多部下不願離開故鄉,寧可落魄為浪人、百姓,這部分人後來反倒成了義軍的力量。
接替有馬直純來島原當領主的是豐後守松倉重政,此人是個築城名人,到此地當然不滿意日野江城,於是大興土木要錢要工。這樣,島原人民受的是雙重苦難——信教不準,還要無休止地出錢出工。不願棄教者不僅遭到湯澆、火燒、投入大海,而且,還被丟進雲仙温泉硫磺火山口活活燻死。不僅如此,租税也極其苛刻,種一棵煙草,收穫煙葉的一半(還要最好的)要上繳;種的茄子要預計結幾個果,有時收成不好,收穫的東西要全部上繳。
正當人們已經沒有任何生機的時候,一個傳説在島原、天草不脛而走。原來1614年左右,一個神父在被迫離開日本時曾預言:“25年後當出現一位天童,是上帝再世,精通教義,諳魔法,他一定會拯救你們。”後來出現了一個人,他就是天草島小西家武士益田好次的兒子四郎時貞,年方16歲。苦難中的人們成千上萬地聚集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島原之亂”的直接導火線有兩件事:一件是島原農民與三右衞門因沒交足“年貢”,其懷孕的兒媳被抓去赤身裸體關進水牢,在水牢裏生下孩子,大人孩子全死了。另一件是島原農民角藏、三吉二人渡海去拜訪天草的四郎時貞,被授予修道士資格,回島原後,覆宗者越來越多,驚恐的領主松倉家派代官偷偷將二人及其家屬18人全部殺死。這樣的暴政,逼得教徒們團結一心,開始了堅決的反抗。天草、島原兩地互為策應,相互支援,教徒軍一下子就猛增為3萬多人。並打了幾次漂亮仗,搞得官軍頭領戰死的戰死,剖腹的剖腹,幕府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才決心派大將率大軍前來剿滅。
松平信綱汲取了板倉重昌戰死的教訓,用的是長期圍城待城內彈盡糧絕時再一舉攻破的辦法。大約從1月4日圍困到2月27日。期間,松平信綱嘗試了從海上炮擊、挖坑道等辦法,均告失敗;又把四郎時貞的母親、姐姐等抓來當人質,往城裏射瓦解軍心的信箭等,也沒有奏效。27日這天,教徒軍見官軍沒有動靜,以為平安無事,便三五成羣地出來撈海草當食物,官軍突然出現,進城後放起火來,義軍都退到本丸(最裏面的城堡);28日晨幕府軍開始總攻。教徒軍打開城門,殺了出來,其中有不少手持竹矛的婦女兒童,出城者被悉數殺死。留在本丸的傷兵和婦女兒童大多自決了,不少縱身跳進火海。他們嘴裏念着神的教誨,慷慨赴死。攻進城裏的官兵對着起義的老弱殘兵,砍腦袋、削鼻子,唯恐自己殺人太少。戰鬥極端慘烈,3萬多教徒幾乎無一生還。
幕府兵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取得四郎時貞的頭。凡是砍了十幾歲男孩頭的都希望那是四郎時貞。四郎時貞的母親被逼確認四郎時貞正身。但母親喊道:“他是天上派來的使者,你們殺不死他的,現在他已經昇天了!”。不過,又一個官兵拿來一顆人頭的時候,母親不禁抱住那顆人頭哭泣起來:“瘦成這樣子了……苦壞了吧?你太逞強啦!”
戰後,島原、天草幾乎成了無人區,幕府只好叫很多贊岐(香川縣)的農民遷到這裏。
幕府認為“島原之亂”是教徒造反,決定徹底禁教。第二年的1639年,禁止葡萄牙船來航;2年後,又將荷蘭商館遷至長崎,禁止外國船員和日本人來往,從而,開始了長達260年的鎖國政策。此期間,除荷蘭、中國、朝鮮船外,和世界其他各國完全斷絕了往來。
農民,利用信仰的力量有組織、大規模地反抗幕府封建政權,而且是在一個16歲少年的統帥下,這可謂農民起義史上的奇蹟。

天草時貞人物生平

天草時貞,1638年“島原天草大起義”的領袖,通稱“四郎”。教名是:zeronimo(ゼロニモ)或者是 →(パゼス記録)
其父天草時秀為肥前國天草郡天草城城主,切支丹教徒,先後臣服於大友宗麟、龍造寺隆信和鍋島直茂。關原會戰時屬西軍,侵襲加藤清正的領地。戰後被沒收了領地,遷居肥前國島原郡為民。四郎時貞生於1610年,相貌俊美,舉止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