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犬

鎖定
天犬,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傳説中它的出現預示着將會發生戰爭。 [1]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 》、《山海經圖贊譯註》記載,天犬其外形特徵是兇猛獷悍、紅色,光為飛星。 [1-2] 
中文名
天犬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形象特徵
紅色的犬
引申含義
預兆兵災

天犬歷史淵源

天犬
先秦時期,《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門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金門山有紅色的犬,名叫天犬,其出現的地方預兆兵災。) [1] 
晉朝時期,《山海經圖贊譯註》記載:“闞闞天犬,光為飛星;所經邑滅,所下城傾;七國作變,吠過樑城。”(兇猛獷悍的天犬,餘光照天為流星;行經國家國滅亡,降下城池城傾覆;七國曾發動兵變,天犬狂吠過樑城。) [2] 
唐朝時期,《唐開元佔經·卷八十六 》記載:“易政(按山海經曰‘金門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有兵’,郭璞注曰,周書雲,天狗所止地,蓋頂餘光飛天為流星,長數十丈,其疾如風,聲如雷,走如電,吳楚七國反時,過樑野鴻,範五行傳曰,七國之兵戰於梁地,故狗先降梁圍壘以見其象也。狗者,守圍之類也,天狗所降以戒守。)” [10] 
宋朝時期,《太平御覽·卷九百四·獸部十六》記載:“又曰金門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下則有兵。” [9] 
清朝時期,《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三十六·狗四》記載:“天犬(山海經曰金門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下則天下兵起,乃天狗之星光飛流注而生,所生之日,或數十其行如風聲,如雷光如電,吳楚七國反時,嘗吠過樑野。)” [8]  山海經箋疏》記載:“赤犬名日天犬,此自獸名,亦如《西次三經》陰山之獸名日天狗耳。郭注以天狗星當之,似誤也。其引《周書》,《逸周書》無之。”(郝懿行註釋説,赤犬叫天犬,如同天狗,郭璞注説是天狗星,似乎有誤。) [3] 

天犬文化特色

  • 傳説
崇左壯族有“天犬盜谷種”的傳説,傳説壯族祖先布洛陀有條能出入天門的天犬,天犬幫助主人從天上盜得了谷種。 [4] 
  • 畫像石
天犬的形象在山東沂南北寨、平陰、嘉祥、臨沂、安丘、徐州等地的畫像石中均有出現,其造型特點或為奔躍、或為俯首、或為仰頸狂吠。 [7] 
漢畫像石上的天犬 漢畫像石上的天犬

天犬關係説明

《山海經》中與戰爭有關的獸佔有5種,分別為朱厭、𤜣狼、狙如梁渠和天犬。 [5] 
天犬的關係説明
名稱
簡要介紹
出處
除天犬外的四種與戰爭有關的占卜獸
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傳説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亂。
《山海經·西山經》 [5] 
𤜣狼
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𤜣狼,見則國內有兵。
《山海經·中山經》 [5] 
狀如鼣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見則其國有大兵。
《山海經·中山經次一十一》 [5] 
其狀如貍,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見則其國有大兵。
《山海經·中山經》 [5] 

天犬史料索引

天犬的史料索引
作者和朝代
形象出處
作者不詳(先秦時期)
《山海經·大荒西經》 [1] 
郭璞(晉朝)
《山海經圖贊譯註》 [2] 
瞿曇悉達(唐朝)
唐開元佔經·卷八十六 》 [10] 
李昉(宋朝)
《太平御覽·卷九百四·獸部十六》 [9] 
聖祖仁皇帝特徵四方之士分司(清朝)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三十六·狗四》 [8] 
郝懿行(清朝)
《山海經箋疏》 [3] 

天犬形象評價

“天犬”在形態與象徵意義上與天狗迥異,但卻因為預示兵災的禎兆而被註疏家們與天狗星相牽合。(劉泰廷《御兇、飛天與吞月:中國古代的天狗異獸》評) [6] 
參考資料
  • 1.    戌年説狗  .鄧州市文廣新局[引用日期2022-12-26]
  • 2.    (晉)郭璞原著,王招明,王暄譯註.山海經圖贊譯註[M]. 長沙:嶽麓書社 , 2016.04:332-333.
  • 3.    (晉)郭璞著,(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M]. 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 , 2019.04:415.
  • 4.    天犬盜谷種的傳説  .廣西崇左政協網[引用日期2022-12-26]
  • 5.    常豔霞.《山海經》中物佔的文化闡釋[D]. 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19-05-01:18.
  • 6.    劉泰廷.御兇、飛天與吞月:中國古代的天狗異獸[J].民俗研究,2016-03-15:38.
  • 7.    王文灝.山東地區漢畫像石中造型藝術的發展演變[D]. 濟南:山東大學,2021-05-31:115.
  • 8.    聖祖仁皇帝特徵四方之士分司.《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子部·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三十六》[M].北京:摛藻堂:乾隆四十三年.
  • 9.    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太平御覽·卷九百四[M].北京:文淵閣:1776年.
  • 10.    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唐開元佔經·卷八十六[M].北京:文淵閣:17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