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柱觀記

鎖定
《天柱觀記》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創作的一篇文章。
作品名稱
天柱觀記
作    者
錢鏐
創作年代
五代十國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天柱觀記作品原文

天柱觀記
天柱觀者,因山為名,按傳記所載,皆雲天有八柱,其三在中國,一在舒州,一在壽陽,洎今在餘杭者皆是也。又按道經雲,天壤之內,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如國家之有藩府郡縣,遞相稟屬。其洞天之內,自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主領,考校災祥。今天柱山,即真誥所謂大滌洞天者也。內有隧道,暗通華陽林屋,皆乘風馭景,倏往忽來,真蹤杳冥,非世俗所測。而況大江之南,地兼吳越,其峯巒,西接兩天眼之龍源,次連石鏡之嵐岫,東枕浙江之迢派,可謂水清山秀,兼通大海,及諸國往還。此外又有東天目、西天目及天竺之號,得非抗蒼崖於穹昊,聳絕壁於雲霄,立天為名,以標奇特耶?若乃登高望遠,則千巖萬壑,金碧堆疊,龍蟠虎踞,靈粹滋孕,代生異人,非山秀地靈之所鍾襲,其孰能與於此乎?就中天柱,風清氣和,土腴泉潔,神蛇不螫,猛獸能馴。自漢武帝酷好神仙,標顯靈蹟,乃於洞口建立宮壇歷代祈禳,悉在此處。東晉有郭文舉先生,得飛化之道,隱居此山,羣虎來柔,史籍具載。乃於蝸廬之次,手植三松,虯偃鳳翹蒼翠千載,今殿前者是也。洎大唐創業,以元元皇帝為祖宗,崇尚元風,恢張道本。天皇大帝握圖御宇,授探符。則有潘先生宏演真源,搜訪神境。宏道元年,奉敕創置天柱觀焉。仍以四維之中,壁封千步,禁彼樵採,為長生之林。中宗皇帝玉葉繼昌,元關愈闢特賜觀莊一所,以給香燈。於是台殿乃似匪人工,廊檻而皆疑化出,星壇月砌,具體而微。則有被褐幽人,據梧高士,挹澄泉之味,息青蘿之陰。葉天師法善、朱法師君緒、吳天師筠、暨天師齊物、司馬天師承禎、夏侯天師子皆繼踵根,棲神物表,骨騰金鎖,名冠瑤編,出為帝王之師,歸作神仙之侶。金錯標字,翠珉流芳,昭晰具存,不俟詳錄。其餘三泉合派,雙石開扉,藥圃新池,古壇書閣,各有題品,足為耿光。鏐此際蒙聖朝疊委藩閫,綰闔閭之封略,統句踐之山河,寵極蕭曹,榮兼渾郭,緬懷斯地,實邇維桑,素仰真風,備詳前事。但以此觀創置之始,本對南方,後有朱法師相度地形,改為北向,雖依山勢,偏側洞門,其洞首陰背陽,作道宮而不可,致左右崗壠與地勢以相違,背洞門而不順百靈,使清泉侵白虎,致使觀中寥落,難駐賢能,皆為尊殿背水激衝之所致也。乾寧二年,鏐因歷覽山源,周遊洞府,思報列聖九重之至德,兼立三軍百姓之福庭,於是齋醮之餘,遍尋地理,觀其尊殿基勢,全無起發之由,致道流困窮,二時而不辦香燈,竟歲而全無醮閲。遂抗直表,上聞聖聰請上清道士癌邱方遠與道眾三十餘人,主張教變,每年春秋四季,為國焚修。鏐特與創建殿堂,兼移基址,山勢有三峯兩乳,兼許邁先生丹灶遺蹟猶存,遂乃添低作平,減高為下,改為甲向,是五音第一之方,而乃添培乳山,卻為主案。尋即一二年內,法主兩渥恩,道侶益臻,常住鹹備。青牛白鹿,堪眠琪樹之陰;絳節霓幢,不絕星壇之上。得不因移山勢,而再振元風者哉?尋又續發薦章,奏閭邱君道業,聖上以仙源衍慶,真派流輝,方瑤水以遊神,復華胥而入夢,欲闡無為之化,欣聞有道之人,敕賜法號為妙有大師,兼加命服。雖寒棲帶索之士,不尚寵榮;在法橋勸善之門,何妨顯赫?其次畢法道士鄭茂章,生自神州,久棲名嶽,元機契合,負笈俱來。鏐幸揖方瞳,常留化竹,副妙有大師三元八節,齋醮同修,福既薦於宗祧,惠頗於軍俗。尋發特表,濛鴻恩繼賜紫衣,焚修於此。其大殿之內,塑天尊真人,龍虎二君,侍衞無闕。其次別創上清精思院,為朝真念道之方,建堂廚,乃陳鼎擊鐘之所,門廊房砌,無不更新。天風每觸於庭除,地籟時聞於窗户。兼為親隸觀額,以炫成功,非矜八體之能,貴立永年之志。妙有大師閭邱君,靈芝稟異,皓鶴標奇,誕德星躔,披靈霓洞,朝修虔懇,科戒精嚴,實紫府之表儀,乃清都之輔弼。加以降神之地,即舒州之天柱山也。遊方有志,躡屩忘疲,自生天柱之前,駐修天柱之下,察其符契,信不徒然。此乃修崇,實同搜抉,所謂道無不在,代有其人。爰自開基,至於功畢,備仙家之勝概,暢聖祖之真風,遂錄畫圖,封章上進。奉光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詔旨,敕錢屩,省所奏進重修建天柱觀圖一面,事具悉。我國家襲慶仙源,遊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蹟甚多,然自兵革薦興,基址多毀,況茲幽邃,豈暇修營?卿考一境圖經,知列聖崇奉,親臨勝概,重葺仙居,仍選精愨之流,虔備焚修之禮,冀承元貺,來祐昌期。豈唯觀好事之方,抑亦驗愛君之節,既陳章奏,披玩再三,嘉嘆無已,想宜知悉。冬寒,卿比平安好,遣書,指不多及。懿夫地出靈阜,天開洞宮,三皇之前,真聖非一,莫匪乘虛躡景,出有入無,雖或掛於傳聞,不可知其名氏,皆分洞天而理,即大滌居其一焉。天柱觀即漢以來,迄於唐室,修真之士,繼躡清塵,塵四方ㄈ擾之時,見一境希夷之趣。今也仙宮嶽立,高道雲屯,六時而鐘磬無虛,八節之修齋罔闕,有以保國家之景祚,福兩府之蒸黎。鏐今統吳越之山河,官超極品。上奉宗社,次及軍民,莫不虔仰神靈,遵行大道時也。聖明當代,四海歸心,忝蒙委以東南,封爵功臣,兼頒金券,家山衣錦,兼兩道之油幢,上承一人倚注之恩次乃是正真護持之力,元元至聖崇敬福生大道真科,是無為化致乃及身於此。合刊貞石,用俟後賢。時光化三年七月十五日記。 [1] 

天柱觀記作者簡介

錢鏐(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臨安人。錢鏐出身農民,家境貧困,16歲時以販賣私鹽為生。唐末,藩鎮割據,戰亂頻繁。錢繆跟隨石鏡鎮武裝頭目董昌擊破黃巢起義軍,任浙江刺史、鎮海節度使。乾寧三年,擊敗董昌,盡佔兩浙十三州之地。昭宗任其為鎮海、鎮東軍節度使,封越王。天覆四年,改封吳王。後梁開平元年,後梁封其為吳越王吳越國自此創建,為十國之一。在混戰割據的局勢下,吳越富庶甲於東南,説明錢繆是有一定歷史功績的。錢鏐諡號武肅王,葬安國縣衣錦鄉茅山(今杭州臨安錦城鎮太廟山)。 [2] 
參考資料
  • 1.    林鯉主編,中國皇帝全書 館藏本 (三),九州圖書出版社,1997.11,第1822頁
  • 2.    許菁頻著,杭州運河名人,杭州出版社,2014.06,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