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全河

鎖定
天全河,長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支流青衣江的支流。古名和川河,《通志》謂即和夷底績之和川。建置天全州後,始改稱天全河。源於天全縣境西部紫石鄉(已併入喇叭河鎮)境內海拔4386米的金棚山東南麓,由西北向東南,橫穿縣境,至樂英鄉納滎經河,於經多功峽飛仙關入青衣江。全長109公里,流域面積400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3500米,多年平均流量為107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量為130萬噸,侵蝕模數為751噸/平方公里。 [1-2] 
兩岸森林密佈,懸泉瀑布飛瀉而下,溝谷溪流奔騰不息。源頭地區為中國一類保護動物羚牛保存較多之地,1973年國家在此建保護羚牛為主的“喇叭河自然保護區”。天全河引水困難,但水力資源豐富。幹流和支流上多建有水電設施。
天全河河谷雖然山高溝深,但歷來為成都平原穿越二郞山經康巴地區到達藏地的要道。也是著名的國道318線川藏線經過的地方。 [2] 
中文名
天全河
外文名
Tianquan River
別    名
徙水
和川,始陽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支流青衣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雅安市
流經地區
天全縣
發源地
天全縣西北角的金棚山
河    長
109 km
流域面積
4001 km²
平均流量
208.92 m³/s
落    差
3500 m
河    口
飛仙關

天全河幹流概況

天全河河道走向

天全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天全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天全河發源於天全縣西北角的金棚山,最上源稱黑龍江溝,東流納紅流沙溝後轉向南流,稱冷水河。南下納黑漩溝、關房溝後,因河畔春夏多喇叭花而稱喇叭河。 [2] 
喇叭河南下納爆火巖溝、漩漩溝、峯子溝、壯牛溝、昂州河至兩河口納西南流來的兩路河後轉向東流始稱天全河。天全河向東納三道溝、貓子溪、雄黃溪、大魚溪、小魚溪後轉向東北,經紫石鄉(已併入喇叭河鎮)政府駐地,在腳基坪納北來的拉塔河,再向東北納小洞溪、紙廠溝在和平村轉向東南流;經青石鄉政府駐地納白沙河在天全縣城西的禁門關穿長約50米的落西山、大崗山對峙的龍尾峽。過禁門關,在大林山東側納思經河後轉向東流,經和源鄉和始陽鎮政府駐地,向東至多功、樂英兩鄉交界的兩河口匯合與幹流流相當的最大支流滎經河,再東北至飛仙關注入青衣江。 [2] 
全長109公里(《天全縣誌》記為109.4公里 [1]  ),流域面積4001平方公里(《天全縣誌》記為2047平方公里 [1]  )。河口高程600米,流量208.920/秒,落差3500米(《天全縣誌》記為3590米 [1]  ),水能理論藴藏量58.289萬千瓦,加滎經河為120.48萬千瓦。 [2] 

天全河河道特徵

上游段,由源頭至紫石鄉竹崗山下兩河口,稱冷水河,大河或喇叭河,兩岸山高谷深坡陡,河谷呈“V”形。穿過喇叭河自然保護區,比降率為6%。中游段,由兩河口至青石,切割堅硬的花崗石、閃長巖,形成陡峭谷壁,河道狹窄,比降較陡,約為12%,自然植被雖較為良好,但久經風化的巖壁疏鬆,常有滑坡發生。下游段,由青石至飛仙關,地勢稍為開闊,河牀一般寬約100米左右,比降較緩,約為7%,岸高一般10米~20米。兩岸植被較差,沖溝較多較長,洪水季節常有泥石流現象發生,水土流失嚴重。 [1] 
上游喇叭河 上游喇叭河
喇叭河鎮倒插木段 喇叭河鎮倒插木段
原紫石鄉仙人橋段 原紫石鄉仙人橋段
水洞溪段 水洞溪段
龍尾峽 龍尾峽
始陽鎮段 始陽鎮段
河口段飛仙關 河口段飛仙關

天全河水文特徵

天全河屬青衣江水系一級支流,是青衣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受地形、氣候的影響,具有以下特徵:
由於地勢西高東低,干支流多呈鋭角相交,屬於樹支狀水系。最大支流滎經河的長度及流域面積、徑流量均與天全河相差無幾,因此滎經河一般單列,不計入天全河的水系和水文特徵內。河流長度、徑流量和流域面積均列青衣江水系中各支流的首位。 [3] 
多年平均流量為107立方米/秒,佔雅安地區內青衣江出境處多年平均徑流的22.8%。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33.65億立方米,佔雅安地區內青衣江出境處多年平均徑流的22.8%。 [3] 
受季風氣候影響,洪枯變化較大。洪水具有漲落次數較多的特點。實測最大流量為3380立方米/秒,是平均流量的31.5倍,是最小流量14.5立方米/秒的233倍。5.由於地勢東西相差懸殊,河流落差達3590米,列青衣江支流第一。平均比降32.8‰。 [3] 
由於落差大,沖刷力強,河水含沙量較其他支流略多。多年平均含沙量0.44公斤/立方米,僅次於寶興西河。 [3] 

天全河主要支流

天全河的一級支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除滎經河外,還有自沙河、兩路河、恩經河、拉塔河、昂州河、蜂子河;屬於滎經河的一級支流、天全河的二級支流有經河、冷水河、相嶺河。 [2] 
滎經河滎經縣城段 滎經河滎經縣城段
滎經河,天全河最大支流。發源於滎經縣與瀘定縣交界的大礦山東南麓,始段稱祁家溝,東流至三合鄉火谷坪後改稱代黃溝,東北流至雙林村兩合水納東北流來的茶河,東流至建政村納團靈山流來的三岔河,在三合鄉政府駐地納香爐山流來的瓦前溝後轉向東南流後開始稱滎河,北流,經新廟鄉、泗坪鄉、烈士、民建兩鄉、花灘鎮、滎經縣城東北納南來的經河,合稱滎經河。轉向北流,經大田壩、廟崗、復順、石龍、天鳳等鄉政府駐地,經天鳳峽進入天全縣境。滎經河在滎經縣境內長90公里,穿過在天全縣境興業鄉長2.5公里的天風峽谷後流經興業鄉政府駐地峽口壩,北上經新場鄉政府、樂英鄉,在兩河口注入天全河。在天全縣境內的滎經河歷史上天全縣稱之為祿永河,長15公里,兩縣境內幹流共長105公里。流域面積為1985平方公里,其中在滎經縣境內為1811平方公里。在天全縣境內為174平方公里。河口高程620米,流量99.95立方米/秒,落差210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幹流33.57萬千瓦,加支流為62.19萬千瓦。 [2] 
黑旋溝,天全河一級天全河一級支流,源於紫石鄉西北角5034米無名極高山東南麓,於長河壩納野牛巖窩溝,流至小兩河口匯入喇叭河(又稱冷水河、大河)。全長16.1公里,流域面積83.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40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36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91立方米/秒。 [1] 
蜂子河,天全河一級支流,源紫石鄉西部菩薩山東側,流至青山棚納橫河、兩岔河和巖煙溝,後又納二道橫溝、頭道橫溝,而後匯入喇叭河。全長18公里,流域面積101.99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365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6.14立方米/秒,最枯流量為1.66立方米/秒。 [1] 
白沙河,發源於天全縣與寶興縣交界的山王崗南麓。河流總體流向東南方。兩岸小溝溪較多,有火石溝、斜板岩溝、陰山溝、牛角溪、涼水井溝、兩層巖溝、芋頭溝、黃沙河、貓子溝、喇叭溝,納筍子山流來一小溪後進人龍門峽,出峽口又納猴子溝、魚溪溝.在小河鄉政府駐地納大石溝後南下在青石鄉政府駐地注入天全河。長47公里,流域面積330平方公里。河El高程750米,流量17.86立方米/秒,落差250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14.8萬千瓦。 [2] 
兩路河,發源於天全縣與滎經、瀘定三縣交界的馬場梁北麓,河流總體流向東北方。最上源段稱龍膽溪,東北流至兩路鄉政府駐地後納門坎河,再向東北納何家山溝、前碉溝,在兩河口注入天全河。長31公里,流域面積322平方公里。河口高程1170米,流量17.41立方米/秒,落差203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6.44萬千瓦。 [2] 
拉塔河,發源於燕子巖南麓,流向與白沙河平行。兩岸納大黃溝、雲石溝等小溪溝後於和平村東面納最大支流打紙塘河。東南經老君山東麓在腳基坪注入天全河。長21公里,流域面積173平方公里。河1:1高程865米,流量9.36立方米/秒,落差2275米,水能理論藴藏量3.93萬千瓦。 [2] 
昂州河,發源於馬鞍腰東麓,始段稱白木溝,走向東南;納土井河、大井溝、新井溝後改向東流始稱昂州河,是雅安地區著名無煙煤礦產地。東流納南北數小溪後在朱家坪南注入喇叭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120平方公里。河口高程1240米,流量6.48立方米/秒,落差250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5萬千瓦。 [2] 
蜂子河,發源於天全縣與康定縣交界的菩薩山東南麓,河流總體流向東南,較大支流有頭道橫溝和二道橫溝,在宋家坪北注入喇叭河。長18公里,流域面積101平方公里。河口高程1420米,流量5.46立方米/秒,落差228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4.62萬千瓦。 [2] 
思經河,發源於天全縣與滎經縣交界的土巴埡口,始段稱白石溪,向東北納滿溪溝、小溝等小支流後,轉向東流稱大河,流經大河鄉政府駐地,再向東于思經鄉政府駐地納溪頭溝和長石溝後又在大林山南麓納最大支流乾河,轉向東北在大林山東麓注入天全河。長27公里,流域面積204平方公里。河口高程710米,流量7.891113/秒,落差129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2.06萬千瓦。 [2] 
經河,是天全河的二級支流,滎經河的一級支流。經河上游有黑白二河,白石河長34公里,黑石河長31公里,應以自石河為正源。自石河發源於滎經縣與漢源縣交界的大埡口西北坡,始段稱銅廠河,北上納高橋河後稱白石河,在石滓鄉政府駐地納黑石河後稱經河,再北上納白井溝、熱溪溝、煙溪溝後流經附城鄉、五憲鄉政府駐地,在滎經縣城南納沙壩河,於縣城東北角注入滎經河。長51公里,流域面積592平方公里。河口高程730米。流量32.27立方米/秒,落差199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10.63萬千瓦。 [2] 
小河子,又名冷水河,是滎經河第二大支流。發源於團靈山北與天全縣交界處,始段稱腳林溝,納席子巖溝後稱苦蒿溝,至小灣子轉向東南流稱小河子,在新建鄉政府駐地納紫河後在滎河鄉政府駐地注入滎河。長31公里,流域面積199平方公里。河口高程894米,流量10.86立方米/秒,落差1596米,水能理論藴藏量3.82萬千瓦。 [2] 
相嶺河,是滎經河第三大支流。發源於小相嶺北麓,始段稱黃蓮溝。北流納大相嶺流來的小溪溝後,始稱相嶺河。東北流至凰儀鄉政府駐地後又轉向北流,在安靖鄉政府駐地納銅廠河,再北流納石橋鄉西來的米溪河後在花灘鎮注入滎河。長27公里,流域面積203平方公里。河口高程795米,流量11立方米/秒,水能理論藏量14.63萬千瓦。 [2] 
兩路河 兩路河
兩路河,天全河一級支流,源於馬場梁北麓,最上游稱龍膽溪。會合團牛坪溝後向東北,在兩路口村納門坎河,在水獺坪西南納何家山溝和前碉溝,至竹崗山下兩河口(紫石鄉)匯入天全河。全長26.7公里,流域面積322.93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086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8.61立方米/秒,枯水流量5.0立方米/秒。 [1] 

天全河治理開發

天全河引水

東風堰,前身為大橋坡堰,西康省人民政府水利局設計,縣政府建設科和老場區公所主持興修,由銀行貸款5.115萬元,於老場河大橋坡處上水。1951年3月動工,次年4月興修,由銀行貸款5.115萬元,於老場河大橋坡處上水。1951年3月動工,次年4月竣工通水。引用流量0.35立方米/秒,乾渠長4.5公里,灌溉永興、老場兩鄉2700畝水田。1966年,天全縣將大橋坡堰延伸到永盛鄉銀坪村,乾渠由4.5公里延長為32.5公里,引水流量擴大到1.2立方米/秒。除原灌溉永興、老場外,新增加灌溉城廂、梅嶺、大寨、永盛4個鄉。設計灌溉面積10152畝,有效灌溉面積8786畝。1973年3月竣工通水後,將雙雁窩水庫納入該堰灌區,更名為東風堰。 [4] 
天全渠,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由行政院楊子江水利委員會第四測量隊勘測設計,民國三十二年(1943)始建,次年5月竣工通水。當年7月,山洪暴發,部份堰基沖毀。民國三十四年(1945),整修後,實際灌溉面積千餘畝。民國三十七年(1948)新建3條支堰,前溪、後溪、洗腳溪和下莊壩一帶農田方得受益,灌溉面積增至2千餘畝。1950年整修天全渠使之充分發揮效益。天全渠引用天全河支流白沙河水源,從小河鄉順河村進水,灌溉城廂鄉和梅嶺鄉。乾渠長5公里,無壩引水,有效灌溉面積2312畝。 [4] 
新華鄉河西堰,原名樊家壩堰。1956年在老場河右岸引水興建落改堰,將樊家壩堰更名為河西堰,落改堰為河東堰。1952年3月開工,7月底完工,修至樊家壩,堰長4公里,灌溉面積459畝。1953年與1954年兩年整修,1955年整修通水,將渠道延伸至王家村(永安村三組)。1964年,將竹筒改為鋼管渡水,灌溉面積達800畝。1975年擴建,灌溉面積擴大為1200多畝。河西堰引用寶興河支流老場河水,無壩引水,乾渠長度5070米,引用流量0,5立方米/秒,灌溉新華鄉5個村,有效灌溉面積1250畝。 [5] 

天全河水庫

始陽水庫,位於大坪鄉王村溝,欄蓄王村溝水源,集雨面積7.2平方公里。壩型為均勻土質壩,壩高18.5米,總庫容53.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48.6萬立方米。防洪標準按30年一遇標準設計,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泄洪流量117.87立方米/秒,最大放水流量0.218立方米/秒。輸水乾渠總長6.47公里,有效灌溉面積2130畝。始陽水庫於1956年1月10日動工,4月20日竣工。 [6] 

天全河水電

天全鍋浪蹺水電站,系青衣江一級支流天全河梯級開發中的龍頭水庫,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紫石鄉境內,距縣城37公里,為單一發電工程。本工程為混合式開發,壩址位於兩河口下游約700米處,廠址位於下游約11公里處的傍海腔,與在建的腳基坪電站銜接。電站裝機3×70兆瓦,水庫正常蓄水位1280.00米,總庫容1.84億立方米,具有年調節作用。 [7] 
腳基坪水電站 腳基坪水電站
腳基坪水電站,位於雅安天全縣境內,是天全河兩河口至乾溪坡河段水電三級規劃的第二級水電站,上一級為待建的鍋浪蹺水電站,下一級為正建的乾溪坡水電站。腳基坪水電站採用引水式開發,為單一的發電工程,設計水頭88米,設計流量94立方米/秒,裝機容量72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33845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4701小時。電站由首部閘壩樞紐工程、引水系統隧洞工程和廠區樞紐三大部分組成,首部閘壩在紫石鄉小仁煙村鍋浪蹺河灣處,引水系統進口及隧洞位於天全河左岸,廠房座落在天全河與支流拉塔河交匯處。閘廠址相距約7公里。 [8] 
乾溪坡水電站 乾溪坡水電站
乾溪坡水電站,位於雅安市天全縣境內,是天全河兩河口至乾溪坡河段規劃之最末一級梯級。閘址位於拉塔河匯入天全河的匯口下游100米處,廠址位於禁門關電站庫尾上游1.5公里天全河右岸凸岸火焰巖山咀,閘、廠址相距約10公里。該水電站採用低閘引水式開發,為單一的發電工程,無灌溉、防洪、通航等要求,電站裝機容量為75兆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3.527億千瓦時,年發電利用小時數4703時。該工程等別為Ⅲ等,工程規模為中型,其主要建築物按3級建築物設計,次要建築物按4級設計。 [9] 
天全水電廠,前身為沙坪水電廠,是縣內最早的國營電力企業。1958年,利用天全渠輸水渠道擴大斷面,增大流量,在沙坪大橋橋頭,建裝機48千瓦水電站。1959年竣工投產,城關鎮居民第一次用上電燈。1961年,沙坪鋼鐵廠利用天全渠輸水渠道,在沙坪村麻柳林修建裝機1×100千瓦電站。1967年,擴建麻柳林電站1、2號機組,分別於1969年、1971年竣工投產。總裝機為2×500千瓦。是1970年代的骨幹電站。1977年,在牛欄頭利用麻柳林電站1、2號機組輸水渠道跌水,新修3號機組。裝機1×125千瓦。1979年,利用1、2號機組尾水,在麻柳林川藏公路下面,修建4號機組。裝機1×125千瓦。1980年,在腳基坪拉塔河擴建縣硫鐵礦電站輸水渠道,修建5號機組。裝機1×320千瓦。至此,天全水電廠下屬4個站,總裝機5台1070千瓦,年發電量為600萬度~700萬度,成為天全縣電力骨幹企業。 [10] 
始陽電站,建於1958年,在始陽鎮新中四隊鳳凰嘴引進天全河水,流量1.56立方米/秒,水頭4.5米,渠道長900米。木製旋漿式水輪機,裝機48千瓦,曾改為28千瓦,後又改為水輪機,裝機55千瓦。1974年,1982年延伸2號機組尾水渠修建3號機組,裝機1×250千瓦。至1985年,始陽電廠共有發電機組3處、3台,總裝機545千瓦。 [10] 
寧康電廠,屬縣與大坪、始陽、和源、樂英、多功等鄉聯辦,是境內第一個聯辦電力企業。引用天全河二級支流魚泉河水,利用灌溉渠道寧康堰擴建改造建成。裝機1×1250千瓦,水頭118米,設計引用流量2.2立方米/秒(其中農田灌溉0.7立方米/秒),輸水渠長5.86公里。進水口在魚泉鄉幹河右側寧康寺,有壩引水。1979年動工,1981年竣工投產。 [10] 
硫鐵礦電站,屬天全縣硫鐵礦企業自備電站。1979年3月動工,1980年元月投產。取水於天全河支流拉塔河,水頭63米,引用流量0.68立方米/秒,裝機1×320千瓦。年發電量200萬度左右。1985年併入縣電網運行。 [10] 
兩河口電站。是大坪鄉鄉辦電力企業,廠址在川藏公路右側1公里處思經河邊,引用思經河水。水頭31.5米,引用流量2.3立方米/秒,裝機2×500千瓦。1983年7月動工,1985年2月竣工投產,總投資為77.3萬元,年發電量370萬度。併入縣電網運行。 [10] 
參考資料
  • 1.    天全縣誌編纂委員會.天全縣誌(第一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02
  • 2.    雅安地區地方誌辦公室 .雅安地區自然地理志 :雅安地區地方誌辦公室 ,2000-10 :182-197 .
  • 3.    天全縣誌編纂委員會.天全縣誌(第一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01
  • 4.    天全縣誌編纂委員會.天全縣誌(第一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50-251
  • 5.    天全縣誌編纂委員會.天全縣誌(第一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52
  • 6.    天全縣誌編纂委員會.天全縣誌(第一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54-255
  • 7.    鍋浪蹺水電站簡介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三分局>[引用日期2020-12-04]
  • 8.    腳基坪水電站  .國家能源局大壩安全監察中心[引用日期2020-12-04]
  • 9.    乾溪坡水電站  .國家能源局大壩安全監察中心[引用日期2020-12-04]
  • 10.    天全縣誌編纂委員會.天全縣誌(第一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