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

鎖定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是2011年1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邢義田。
書    名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
作    者
邢義田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
頁    數
608 頁
定    價
8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1062298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內容簡介

邢義田先生長期在秦漢史研究領域辛勤耕耘,繼承勞榦、陳槃等先賢學術傳統,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成績卓著,享譽中外。
《秦漢史論著系列》收錄作者的主要著述,編為四冊。全書圍繞秦漢以皇帝為核心的官僚體制及其價值觀的主題,着重從社會特質和統治體制之間的關係、官僚人才的來源與訓練、官僚體制運作的特色、官僚士人的價值觀等角度,進行富有開創性的探索,取得諸多有深度、有獨到見解的研究成果,為秦漢史研究的發展和進步作出重要貢獻,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就是其中的分冊。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作者簡介

邢義田先生,系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邢義田作品系列”包括四種:《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地不愛寶——漢代簡牘》、《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作者從秦漢社會特質、統治體制、官僚體制、簡牘、漢畫等方面,揭示了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根本的“底色”。 [1]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圖書目錄

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一、皇帝制度的出現
二、天下為家
三、皇權的運作
四、皇權的繼承與轉移
五、皇帝制度的發展
六、皇帝與中國社會
七、皇帝制度的結束及餘波
秦漢皇帝與“聖人”
一、秦始皇與“聖人”
二、漢代皇帝與“聖人”
三、漢代的“聖人名單”
四、漢世有無“聖人”?
五、餘論
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
一、古代天下觀的形成
二、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
三、結論
漢武帝在馬邑之役中的角色
一、《新序》與《漢書》之關係
二、《史記》、《漢書》書法
三、結論
附錄一至附錄九
母權·外戚·儒生——王莽篡漢的幾點解釋
一、母系社會遺痕?父系社會中的母權?
二、“家天下”政治結構中的皇后和母后
三、外戚與皇帝
四、成帝與王氏的興起
五、外戚政治與王莽篡漢
六、王莽的另一面:理想與野心兼具的儒生
七、禪讓傳賢的時代空氣
東漢光武帝與封禪
一、為人忽略的《封禪儀記》
二、《封禪儀記》中的光武封禪
三、封天石碑裏的“意底牢結”(ideology)
四、後世諸儒眼中的封禪和對光武封禪的評論
五、結論
從比較觀點談談秦漢與羅馬帝國的“皇帝”
一、名號
二、權力的來源和性質
三、皇帝權力和地位的轉移
四、皇帝的角色與人民
五、皇帝與社會文化傳統
附錄 米拉著《羅馬世界中的皇帝》讀後
允文允武:漢代官吏的一種典型
一、引言:制度、心態與典範
二、漢代的官吏典型。
三、結論:連續與變局
附錄一 兩漢人徵引兵法輯抄
附錄二 東漢護羌校尉表
東漢孝廉的身份背景
一、引言
二、東漢孝廉個案的蒐集與整理
三、東漢孝廉的身份背景
四、結論
附表一 東漢應選孝廉估計表
附錄一 東漢孝廉題名錄(及補遺)
附錄二 東漢孝廉家族仕宦表
東漢察舉孝廉的年齡限制
論漢代的以貌舉人——從“行義”舊注説起
一、“行義”舊注
二、德性與容貌
三、漢代的以貌取人
從戰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
一、前言
二、族居與族葬
三、世業
四、結語: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
漢代的父老、憚與聚族裏居——漢侍廷裏父老佯買田約束石券讀記
一、石券的發現與內容
二、父老
三、憚
四、聚族裏居
漢侍廷裏父老憚買田約束石券再議
一、石券的釋讀
二、單印和公社説
三、漢代有無裏三老和里長?
四、結論
秦或西漢初和姦案中所見的親屬倫理關係——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奏讞書》簡180—196考論
一、《奏讞書》簡180—196校讀、討論與語譯
二、和姦案背後的親屬倫理關係
三、結論:待決的課題——“準五服以制罪”以前法律中的親屬關係
從尹灣出土簡牘看漢代的“種樹”與“養老”
一、西漢東海郡集簿“春種樹”別解
二、老者受鳩杖不遲於西漢考
東漢的方士與求仙風氣——肥致碑讀記
《太平經》對善惡報應的再肯定一承負説
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二、漢人對天道的懷疑
三、《太平經》的承負説
《太平經》裏的九等人和凡民、奴婢的地位
一、《太平經》裏的九等人
二、《太平經》作者眼中的凡民和奴婢
三、“夫民,合而聽之則聖,散而聽之則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