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麻藥

鎖定
大麻藥,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鐮扁豆Dolichos tenuicaulis (Baker) Craib的根、葉。分佈於廣東、海南、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通絡,止痛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
大麻藥
別    名
大豆莢
大九莢
麻裏麻
麻三段
豆葉百步還陽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鐮扁豆屬
鐮扁豆
分佈區域
廣東、海南、雲南
中文學名
大麻藥
採收時間
四季挖根;夏季採葉
毒    性
有毒

大麻藥入藥部位

根、葉。

大麻藥性味

味辛,性温。

大麻藥歸經

歸肝經。

大麻藥功效

祛風通絡,止痛止血。

大麻藥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大麻藥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痛、跌打損傷:①大麻藥6g。泡酒分次服。(《雲南中草藥》)②大麻藥鮮根15-30g。水煎服,每日服2次。(《文山中草藥》)
2、治骨折:①用三稜針刺破皮膚(開放性骨折不需刺破)取大麻藥根末,酒調外敷。(《雲南中草藥》)②大麻藥鮮葉適量。搗爛或乾粉敷患處。(《文山中草藥》)
3、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大麻藥(炒炭)3-9g。水煎服,每日服2次。(《文山中草藥》)
4、治外傷出血:大麻藥根末撒傷口。(《雲南中草藥》)

大麻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鮮品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或調敷。

大麻藥使用注意

內服宜慎。中毒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便血等胃腸道症狀,還可有頭昏、乏力、舌及全身發麻、血壓下降、瞳孔縮小、心率緩慢,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數增高等。

大麻藥採集加工

四季挖根,洗淨,曬乾;夏季採葉,鮮用或曬乾。

大麻藥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長約2m。根粗壯,圓柱形,外表褐色,具縱紋。莖纖細,有三稜,無毛或近無毛。3出複葉,小葉卵圓形,長3-4cm,寬1.5-2.5cm,兩面有稀短毛;小托葉線形。總狀花序腋生,纖細,具花1-4朵;花萼闊鍾狀,長約3mm;花冠白色,長10-12mm,旗瓣圓形,翼瓣倒卵形,比旗瓣略長,龍骨瓣內彎,基部截形;雄蕊2束;子房無柄。莢果線狀長橢圓形,稍彎,長5-6cm;種子6-7顆,青色,有紫斑。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大麻藥生長環境

生於曠野灌叢中。分佈於廣東、海南、雲南等地。

大麻藥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止血生肌,消炎鎮痛,接骨。”
2、《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活血,止血止痛。”

大麻藥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利尿作用;
3、毒性:毒性較小。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