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食蟻獸

鎖定
大食蟻獸,是披毛目食蟻獸科大食蟻獸屬動物。 [7]  大食蟻獸的體形大,頭骨長呈圓筒狀,有複雜的鼻甲,沒有牙齒;體毛長而堅硬,尾部密生長毛,頭細長,眼、耳極小,嘴巴成管狀,前肢除第五指之外,均具有鈎爪;後肢短,五爪大小相仿。 [8]  雄性要比雌性重。 [9] 
大食蟻獸主要分佈於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等南美洲地區,喜歡棲息於森林、草地、落葉林和雨林地帶。 [8]  大食蟻獸喜獨居, [10]  性情温和,動作遲緩,嗅覺極好,能靠鼻子嗅出蟻穴,在地面活動時顯得緩慢而笨拙,主要在白天出來活動。大食蟻獸主要以螞蟻、白蟻及其他昆蟲為食。大食蟻獸在每年春天開始交配產仔,每胎產1仔,一般哺乳期為7個月。 [11]  壽命約14年, [12]  人工圈養情況下壽命可達26年。 [9] 
大食蟻獸是食蚊獸科中最大的一種。 [7]  大食蟻獸長期受狗的襲擊、棲息地被破壞和森林火災等威脅,並且它們動作遲緩,跑得不快,皮毛易燃,很難逃出火災範圍。1994年,在巴西就大約有340只大食蟻獸死於森林大火。此外,大食蟻獸經常慘遭獵殺,它們厚實的皮革會被用來製作馬術裝備,在委內瑞拉等地,很多人會為了獲取其鋒利的前爪而捕殺它們。儘管大食蟻獸尚未瀕臨滅絕,但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它們已經從很多地區消失。 [13]  大食蟻獸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等級。 [14] 
中文名
大食蟻獸
拉丁學名
Myrmecophaga tridactyl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披毛目
食蟻獸科
大食蟻獸屬
大食蟻獸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蠕舌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3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2] 
英文名稱
Giant Anteater

大食蟻獸動物學史

食蟻獸由現代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於1758年命名。大食蟻獸的學名“Myrmecophaga tridactyla”,意為“三個手指”,被認為是基於該生物獨特的爪子的名字。這是一種大型食蟲哺乳動物,由於其獨特的特性,也被稱為“螞蟻熊”。 [3] 
在南美白堊紀(1.35億年前)期間,食肉動物與食蟲動物開始分化,並且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哺乳動物時代開始)結束時,齒形已經大為多樣化。食蟻獸科早在南美的中新世早期(2500萬年前)就為人所知了,儘管其化石記錄很少,因此這個家族可能會追溯到更早的時期。 [3] 
大食蟻獸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在整個進化史中,它們似乎都停滯了很長時間,生活區域距離中美洲北部並不遠,這很可能是因為天氣涼爽和森林變化。考古學家發現了食蟻獸的化石遺蹟,這些大食蟻獸的化石是在墨西哥索諾拉沙漠西北部3000多公里處發現的,距今600000年前的更新世早期。但據考證是從南美洲的阿根廷北部漫遊到洪都拉斯。大食蟻獸曾經生活在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伯利茲、烏拉圭和安第斯山脈。直到墨西哥的以北,但由於自然資源的損失,它們不再居住在世界這些地區。 [3] 

大食蟻獸形態特徵

大食蟻獸
大食蟻獸(10張)
大食蟻獸在形態上十分獨特,是食蟻獸中最大的動物。頭體長1,000-1,200毫米,尾長650-900毫米,體重18-39千克。口鼻部很長,最長45釐米。頭細長,眼、耳極小,吻成管狀,無齒,舌細長並能伸縮,藉以舐食蟻類、白蟻及其他昆蟲。尾巴又大毛髮又濃密,幾乎和身體一樣長。這根長約一米的蓬鬆多毛的尾巴,雨天和熱天可以當傘,夜晚鋪在地上就成了絨毛毯子了。皮毛厚而粗糙,長而堅硬,可長40釐米,體灰白色至棕色,背面兩側有寬闊的黑色縱紋,紋的邊緣白色。肩膀上有黑白條紋,在後背的中部有一簇頭髮。前肢為白色,腳趾處有黑帶。 [4] 
大食蟻獸的前後足均有五趾,其中前足有四趾帶爪,第二與第三趾上的爪子長度最長。大食蟻獸用指節着地的形式行走,可以避免其長爪因接觸到地面而磨損。主要承受重量的第三趾,具有延長的掌指關節,可彎曲於指骨間關節。和前足不同,大食蟻獸的後足五趾上均具有短爪,為蹠行動物。大食蟻獸的前腿粗壯有力,長長的爪子彎曲如鐮刀,這是自衞和挖掘蟻巢的武器。由於前爪長而彎,所以行走時前掌不着地,而以指揹着地,一瘸一拐,步法奇怪。 [4-5] 
大食蟻獸擴大的棘上窩給予大圓肌更多的附着點,強化前足回拉的力量。而三頭肌則提供前足第三趾彎曲的力量,這些肌肉可以幫助大食蟻獸挖掘並破壞白蟻的蟻冢。大食蟻獸沒有牙齒。舌頭可以向嘴外延伸610毫米,並具有脊柱狀突起。 [4] 

大食蟻獸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和疏林中,尤其喜歡在水邊低窪處、森林、沼澤地帶營築家園。生活在各種棲息地,包括沼澤、森林和草原。它們選擇僻靜的,有綠蔭遮蓋的區域睡覺。在農村和人口稠密地區都可以找到大食蟻獸。 [4] 

大食蟻獸生活習性

大食蟻獸活動

領地活動面積可能高達9,000公頃。溝通與知覺及大多數交流方式發生在幼仔和它們的母親之間,也包括只是短暫地聚在一起進行的求偶和爭鬥。這些包括打鬥、嗅探、嘶嘶聲,以及打架時的咆哮聲。視力和聽力不佳。嗅覺高度發達,是人類的40倍。大食蟻獸在地面活動,除了一對年輕的母子對,通常獨居。晝伏夜出。性情温和,對人畜無害。如果遇到危險,大食蟻獸就疾走逃遁,動作十分難看。若實在逃不脱時,它就用尾巴坐在地上,豎起前半身,用前足堅強有力的鈎爪進行反擊,同時口中還會發出一種奇特的哨聲威脅敵害。 [4] 
當大食蟻獸在野外相遇時,它們常常會相互無視或逃跑,儘管也會發生激烈的打鬥。通常,大食蟻獸會在晝夜出現,在人類高密度地區或某些天氣條件下會夜間活動。它們是陸生動物,但也是很好的游泳者,不經常在野外攀登,但據報道它們擅長從圈養圈中攀登。睡眠選擇在廢棄的洞穴、茂密的植被或地面的凹陷處。儘管它們有很好的挖掘能力,但自己卻沒有建造洞穴。當發生搏鬥時,通常會以尾巴平衡和前肢進行搏擊,從而站成兩足動物的姿勢。它們在行走時會打亂步伐並緩慢移動,但在必要時能夠快速運行。它們用指關節和腕部承重,以保護爪子。 [4] 

大食蟻獸食物

大食蟻獸以螞蟻和白蟻為食,它們沒有牙齒,有一個很長的嘴,當長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蟻的氣味以後,便啓動鋒利的前爪刨開蟻堡和樹幹,直搗白蟻窩,趁白蟻驚慌逃竄時,它便伸出長約30釐米的舌頭,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蟻,送進嘴裏,囫圇吞食。它們用舌頭收集卵、幼蟲和成蟲。 進食過程中唾液腺分泌粘稠的唾液,使舌頭變薄。 它們只在一個蟻羣中停留很短的時間,因為要避開很快就會到達的善戰的兵蟻。大食蟻獸可以在幾分鐘內消滅數千只白蟻。舌頭附着在胸骨上,移動非常迅速,每分鐘輕彈150次。偶爾可能會吃水果。 [4] 

大食蟻獸天敵

大食蟻獸可以用其巨大的前爪來保護自己免受掠食者的侵害,儘管它們對威脅的典型反應是逃跑。 它們的大小使它們幾乎不受除掠食者——美洲虎美洲獅以外的所有動物的侵害。但經常被人類殺死,在人類有意地狩獵或與無意中與汽車相撞而被殺死。 [4] 

大食蟻獸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根廷(福爾摩沙、科林特斯、查科、朱朱伊、米索涅斯、薩爾塔、聖菲、聖地牙哥、埃斯特羅、圖庫曼)、玻利維亞、巴西(皮亞烏、伯南布哥、巴拉那、帕拉巴、帕拉、米納斯吉拉斯、南馬託格羅索、馬託格羅索、馬拉尼奧、戈亞斯、聖保羅、塞爾吉佩、託坎蒂斯、羅萊馬、隆尼亞、北里奧格蘭德多諾特、阿克雷、阿拉戈斯,亞馬遜河流域、巴伊亞、塞拉)、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圭亞那、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里南、委內瑞拉。 [2] 
可能滅絕:阿根廷(科爾多瓦、恩特雷奧斯)、伯利茲、巴西(里約熱內盧、聖卡塔琳娜、南里約熱內盧)、薩爾瓦多、危地馬拉、烏拉圭。 [2] 
大食蟻獸分佈圖 大食蟻獸分佈圖

大食蟻獸繁殖方式

大食蟻獸不論在人工或野生環境中全年都可繁殖,儘管據報道在部分區域內的繁殖時間是季節性的,一般在每年的春天生殖。雌獸的妊娠期約為190天,站立分娩。每胎一崽,幼崽體重約1.3千克,出生時有着滿頭的毛髮和類似成獸的斑紋。剛出生的幼獸緊貼其母親會立刻爬到母親的背上,雌獸的乳腺位於胸部“腋窩”的外側。哺乳期間,母獸對幼獸精心照料,常把幼獸放在背上,形影不離。雌獸揹着寶寶,直到幼獸的大小接近母親體型的一半,這個時間大約持續6-9個月。哺乳期持續2-6個月。大約兩年後或雌獸再次懷孕(可能會更快)時幼獸變得獨立。大食蟻獸的性成熟期在2.5-4年之間。壽命為14年,人工飼養可達25年以上。 [4] 

大食蟻獸亞種分化

大食蟻獸(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大食蟻獸稀疏草原亞種
Myrmecophaga tridactyla artata
Osgood, 1912
2
大食蟻獸中美洲亞種
Myrmecophaga tridactyla centralis
Lyon, 1906
3
大食蟻獸指名亞種
Myrmecophaga tridactyla tridactyla
Linnaeus, 1758 [1] 

大食蟻獸保護現狀

大食蟻獸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 ver 3.1——易危(VU)。 [2] 

大食蟻獸種羣現狀

大食蟻獸在分佈地已經很少見了。在過去的10年裏(截止2020年),棲息地的喪失、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狩獵和野火已經嚴重地影響了該物種的數量,而且有許多地區滅絕的記錄,特別是在中美洲和南部地區。在部分範圍內,大食蟻獸面臨着棲息地喪失的風險,這特別是對中美洲的物種數量的重大威脅。該物種的棲息地和居住地在多草的地方,特別容易發生火災。在巴西,由於甘蔗種植園在收穫前被焚燒導致大量食蟻獸死亡(F. Miranda pers. comm.,2013)。 有時,動物會在道路上或被狗殺死。大食蟻獸在其整個成長過程中都被捕食,還被作為害獸捕殺,在寵物或在其某些範圍內進行非法貿易。在某些地區,大食蟻獸被捕食,在巴西的卡廷加地區尤其如此。 它們的皮膚用於製造安全帶和其他皮革產品,以及用於醫藥用途(Ferreira等人,2013)。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