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青山林場

鎖定
大青山林場位於慶安縣城北部,場址距縣城45公里,隸屬於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管轄,地理座標為東經127°28′—127°40′,北緯47°8′30″—47°17′40″。西南與同樂鄉相接,東南以歐根河為界與興山林場相鄰,東部與金溝林場相連,北部與新青山林場相接,西以尼爾吉斯河為界與綏稜縣的上集、長山鄉毗鄰,行政區域屬同樂鄉境內。
中文名
大青山林場
地    址
慶安縣城北部
行政區域
同樂鄉境
地貌特徵
丘陵地貌

大青山林場自然地理概況

地貌:大青山林場系小興安嶺餘脈,主要為丘陵地貌,地勢平緩,坡度0°—10°,全場四崗三溝,崗溝交錯,崗上為有林地,崗下為沼澤地,呈季節性積水,整個地勢呈東高西低,海拔高度為183.2—259.4米,平均海拔高度為220米。 [1] 
水系:有大小河流4條,均屬松花江水系,其中歐根河、尼爾吉斯河為松花江二級支流,歐根河在施業區內有兩個分支,二、三道河。流程在30公里以上均流入歐根河。
氣候:林場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於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冬季寒冷而乾燥,早春少雨易乾旱,秋季降雨集中,常有凍害發生,早霜在9月下旬,晚霜在5月中旬,年平均氣温2℃,最高氣温33℃,最低氣温-36℃,無霜期120天左右。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年日照時數1256小時左右,年有效積温2500℃—2600℃。
土壤:共分2大類,4個亞類,4個土屬,7個土種,從土壤的分佈來看,隨海拔高度而變化,高的地方大部分是有林地的薄層粘底白漿化暗棕壤,A層厚度在10—25釐米之間,面積14195公頃,低的地方是草甸土或沼澤地,主要以薄層粘底白漿化草甸暗棕壤為主,面積6334公頃。
植被:屬小興安嶺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紅松、雲杉、樟子松、落葉松、楊樹、白樺、榆樹、椴樹、柞樹、色樹及東北三大硬闊等15種以上,楊樺林佔主體,灌木主要有榛子、胡枝子、茶條槭等50多種,草本植物有300多種。其中,中草藥20多種,有黨蔘、黃芪、刺五加、五味子等;山野菜以蕨類為主近10餘種。菌類有元蘑、榛蘑等近15個品種。
野生動物:主要有馬鹿、狍子、野豬、黑熊、野雞、黃鼬、飛龍、狼、野兔等。

大青山林場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現有職工167人,其中幹部24人,技術人員5人,總人口538人。林場下設6個檢查站,1個主業工段,年生產木材1萬立方米。現有苗圃17公頃,年育成苗200萬株。有北京吉普車、福田小卡車各1台,摩托車2台,電台2部,風力滅火機20台,對講機5部,油鋸、造材鋸各10台,24.5米高的防火瞭望塔1座。年產值376萬元,利潤240萬元。曾經連續3年被管理局評為先進林場,並進入省級文明單位行列。

大青山林場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林場經營總面積20529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9812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2242公頃,未成林造林地714公頃,灌木林69公頃,疏林地13公頃,苗圃17公頃,無林地6757公頃,非林業用地717公頃。森林總蓄積118332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9%。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為8095公頃,總蓄積859469立方米,分別佔森林面積、蓄積的39.4%和72.6%。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樹林面積284公頃,蓄積37044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3.5%和4.4%;椴樹林面積27公頃,蓄積2735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0.3%和0.3%;白樺林面積397公頃,蓄積46341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4.9%和5.4%;楊樹林面積3724公頃,蓄積338216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45.9%和39.4%;軟闊混交林面積3663公頃,蓄積434961立方米,佔天然林面積、蓄積的45.3%和50.5%。
人工林面積4147公頃,蓄積323859立方米,分別佔森林面積、蓄積的20.2%和27.4%。其中主要林分類型有紅松、人工珍貴林面積152公頃,蓄積11430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3.7%和3.5%;樟子松面積192公頃,蓄積29402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4.6%和9.1%;落葉松面積3803公頃,蓄積283027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91.7%和87.4%。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面積10823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的88.4%。其中區劃界定重點公益林面積4154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33.9%;區劃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積6669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的54.5%。區劃界定商品林面積1419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的11.6%。

大青山林場林業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56年,45年的經營,累計向國家提供木材30萬立方米,每年生產木材7500立方米,人工林40公頃,每年育苗17公頃,產成苗300萬株,品種有云杉、樟子松、落葉松、楊苗等。
農業基地100公頃,其中水田60公頃,旱田40公頃,年產水稻30萬公斤,大豆8萬公斤;養羊700只,養豬100頭,羊牛100餘頭,大鵝2000只,馬鹿2頭,養雞1000只,現有温室大棚2棟,年利潤80萬元。
林場有各類磚木結構公用、民用建築2萬餘平方米,各種車輛50餘台,安裝了閉路電視、電腦、電話等設施。

大青山林場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分類經營,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地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的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總體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整體效益。二是依託本地的資源優勢,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藥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培育中草藥材、經濟作物、食用菌等項目。

大青山林場發展項目

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在養殖業上,多發展牛、羊、雞、鵝、林蛙等品種。近10年間發展羊牛500頭,羊2000只,雞3000只,鵝3000只,林蛙5萬隻;在種植業上,發展經濟作物、大棚蔬菜,在林冠下種植中草藥和食用菌等經濟效益高、利潤大的品種,同時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開發中草藥新品種。
林場場長:鄭維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