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雪封門

鎖定
《大雪封門》是路也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11月。 [1] 
該書較為集中地反映了路也在新常態、新困境下的生命體驗和存在之思。路也選用大雪意象,以其籠覆四野,圍困封鎖之力,喻指風刀霜劍般環境對個人生存所帶來的威壓。《大雪封門》相較作者以往的詩集,色調更為純粹和集中,地域跨度也由環球遊歷驟縮為山東半島內和南部山區,其心理超脱感,距離感及自然感反而變更強了,處方寸之地而心遊萬仞。 [3] 
作品名稱
大雪封門
作    者
路也
文學體裁
詩集
字數
177千字
首版時間
2021年11月

大雪封門內容簡介

《大雪封門》為路也漫遊齊魯之地創作的詩歌集,共收錄117首詩歌作品,包含4首長詩。在該書中,一半數量的作品關於詩人生長之地“南部山區”的詩歌,另一半則涉及膠東半島的海及日常經驗。詩人對故鄉、自然、荒野予以關注,如博物志一般,傾心描摹北方大地上的一草一石,在漫遊行走中獲得更開闊、堅實的個體力量,並顯示於詩行之中。其中,4首帶有傳記意味的長詩更透露出一個成熟詩人的深邃和尊嚴。 [1] 

大雪封門作品目錄

第一輯:南部山區
第二輯:東流去
第三輯:大雪封門
野菊來函
柿子樹
養蜂場
走在山間公路上
暮色中的河流
晚歸
谷捆
到崮上去
正午的山巔
摘獼猴桃
偶遇
去梯子山
十月中旬,在梯子山
山泉水的採法
旋柿餅者
核桃林遇松鼠
泉池
洗衣人
野炊
晚秋
核桃園
彩石溪
山中一日
自留地
賣核桃的老婦
山貨攤
徒步
頌歌
職守
木桶酒店
大壩
七星台
野棉花
坐小火車進山
轉變
深秋,齊長城
天空的記憶
山間墳塋
山埡
月出東山
灰松鼠
迎春花
手扶拖拉機
三月
相約
埡口的雲
黃泥小屋
早春的蝴蝶
杏花
古井
巖崖
縣醫院
石板街
仲宮大橋
過白土崗村
南部山區
挖野菜的人
在河邊
蚱蜢在紫菀花心裏
櫻桃園
青山吟
老磨坊
慈悲
遠壑
紫花苜蓿
在山間讀書
夏日
白雲謠
理由
羣山
小憩
壑谷野花
端午
兩個女子來到塞外
木塔
東流去
臨黃河的客棧
火山口
草原
天路
郵驛
石柱山
如果墳墓中埋着
考古現場
在四角坪
別隴南
航班經停西安
在高鐵上觀日出
末班高鐵
一日之約
藍色
海灣
岬角
環海輔路
海灘咖啡廳
修船廠
分揀扇貝的人
海邊油菜地
海邊的雙肩包
絕壁之間
沙塵暴
郵箱
登樓記
一條馬路
別過
白樺林
木屋
東興順旅館
最後一家書店
抵達
三姐妹
埃文河畔
我打算去坎特伯雷
從此
在肇源
海風吹
大雪封門 [1] 

大雪封門作品鑑賞

中年主題
中年主題無疑是《大雪封門》中較為突出的一個抒寫方向。在路也筆下,中年抒寫不是那種常見的感傷情調,而是具有某種從容的沉思品格:“泉水的味道帶來秋天/失明的命運睜開了雙眼/中年多麼寥廓,有不必合羣的喜悦”(《泉池》),“寥廓”一語道出了人生境界的某種新拓展,而“不必合羣”一詞則宣示了抒情主體的一種豁達的新姿態,讓讀者似乎隱約地聽到但丁神曲》開篇語“在我人生的中途,我迷失於一片幽暗的叢林”在現代漢詩裏的悠長回聲。這樣的回聲同樣響起在《小憩》一詩裏:“就這樣已經走到了人生的中途/四面八方是盛大的荒僻/來路和去路均在靜靜地發白/見不到人影”,其中“荒僻”和“盛大”貌似構成一個悖論,實則是一體兩面,構成中年語境的開闊與深沉。當來路和去路都得到越來越清晰的呈現,抒情主體也找到了一條重新出發的路徑:“天空給遠方送去一封信,快遞員是一朵雲/山野之人有昂頭挺胸的自由/只要大地肯容下我/我就會帶着獨自徒步的力量往下活”(《徒步》),“獨自徒步”在這裏是一種經過調整之後的主體姿態:一方面自覺地承受孤獨和邊緣的位置,同時也漸漸地放慢腳步,堅韌地緊貼着大地向前方行進。
面對中年時期繞不過去的種種精神危機,詩人有時從喧囂都市出走,去鄉野間向石頭尋求一種另類力量的支持:“人生最大的轉變:/越來越不喜歡人,而喜歡石頭//常常遠離人羣,去往郊外山中/跟岩石待在一起/一待一整天”(《轉變》)。不過,詩人的出走並不是要長居山林做一個現代隱士,而是試圖從岩石中獲取一份理性、平和的力量,以之作為迴歸城市後解構喧囂市聲的利器。路也詩中的岩石意象有時也並不顯得那麼沉重、冰冷:“亙古重巖正被春天軟化/輾轉山中,我的喘息與野花的呼吸/彼此以身相許”(《壑谷野花》),春天裏無所不在的花朵,用它們鮮活的生命氣息不僅改變了岩石的刻板面目,也淨化了抒情主體的心靈世界。而在《三月》一詩裏,岩石意象被作者賦予了一種輕逸美學:“鷓鴣和斑鳩的協奏曲/攪動了半睡半醒的山林/在天空的感召下/山巔的岩石想要起飛”,岩石在這裏不僅模擬一種飛翔的姿勢,更獲得了一種內在的力量。這種力量也在《石柱山》裏得到呼應:“一陣雨霧遮了半座山,太陽很快又出來/巨巖有烈焰之傷和氣孔之謎/觸摸時可以感受創世記/我一直熱愛窮鄉僻壤”。事實上,這種力量也向抒情主體傳遞,使抒情主體變得更加強大。 [5] 
漫遊故土
作為一位生長於齊魯大地的詩人,路也對於這片土地上的山川、人文都懷有深厚的情感,這種感情瀰漫於她的詩歌作品中,成為其作品的一種特質。譬如《一日之約》一詩這樣寫道:“我坐高鐵奔馳一千里,你走了五百里/相約煙台,直奔秦始皇養過馬的島”,呼嘯而來的高速列車與農業時代的悠然馬匹,在這裏並置,形成一種時間向度和空間向度分別展開的雙重張力。不斷更新迭代的現代交通技術不僅大大擴張了地理學意義上的空間感,也有力地拓展了詩人的想象視野和精神疆域:“現代夸父,乘着高鐵追日/隔着車窗觸摸那頂越來越亮的王冠/一場賽跑,在人和太陽之間進行/想跟太陽一起破土而出/並抬升到這世界的榮辱之上/高鐵飛駛,在速度裏/現代夸父有一顆精確的心”(《在高鐵上觀日出》)現代夸父所追逐的太陽,不再是那個古代典籍中的抽象符號,而是當代人精神標高的一種象徵。
在現實空間展開的漫遊故土之外,詩人還為讀者展示了虛擬空間的漫遊:“我們相隔多遠?從網易到新浪那麼遠/郵件在光纖裏穿梭/偶爾攜帶以回形針固定的包裹/字母上浮,漢字在郵箱底部沉沒//我寫給你的信,你寫給我的信/有時同時跑過孤獨的山東半島/半路相遇,佯裝不識/繼續朝對方營地奔去”(《郵箱》)從古代的鴻雁傳書到當下的電子郵件,不僅是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發生了質的飛躍,人們的表情方式、心理結構等也不斷地被改變。這種人心的內在改變在《末班高鐵》一詩裏也得到較為充分的呈現:“透過車窗,白色月亮上有半掩的幃簾/替下方人世感到睏倦//在如此流暢的高速裏/有什麼樣的悲傷不能和解//一顆勢如破竹的心,願此夜無窮盡/一直朝向而永不抵達任何終點”,這裏既有來自亙古不變的明月的古典關懷,又有可以用來消解當代人鬱結已久的悲傷意緒的時代速度,二者並置,凸顯了一個不斷獲得動力而又“一直在路上”的漂泊心靈形象。 [5] 

大雪封門作品評價

構成《大雪封門》主要內容的相關題材的詩作,既是路也對其“南部山區”的重新“發現”,同時也是詩人個體自我的重獲“新生”,是“南部山區”與詩人“個體”的互相發明。路也《大雪封門》對“南部山區”的地方與自然的書寫,無論是“南山詩篇”中的廣闊山區,還是其中的長詩《大雪封門》所寫的風雪中的居所,均成了詩人精神與情感的符號與載體,非常強烈地發明着主體,從而也使路也詩歌的最新轉型因為對於地方自然與個體主體的雙重凸顯而引人注目,而具有了非常重要的詩學意義與價值。(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言宏評) [4] 

大雪封門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大雪封門》
2021年11月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978-7-5594-6338-8 [1] 

大雪封門作者簡介

路也,現為濟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已出版詩集《天空下》《大雪封門》《泉邊》,散文隨筆集《未了之青》《寫在詩頁空白處》《蔚然筆記》等。獲2011年度和2021年度人民文學獎、第八屆魯迅文學獎。 [2] 

大雪封門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大雪封門》的作者路也榮獲第八屆中國長詩獎最佳成就獎。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