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針茅

鎖定
大針茅(Stipa grandis P. A. Smirn.)是禾本科針茅屬 [5]  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6]  小穗淡綠或紫色,穎披針形,先端絲狀長尾尖;花外稃脈,頂生短毛,背部具成縱行短毛,基盤被柔毛,芒二回膝曲,扭轉,光滑或微粗糙;花果期6-8月; [5]  因穎果具有芒針,芒針呈絲狀捲曲,比同類植物的芒針要大,故名大針茅。 [7] 
大針茅分佈於中國多地。 [5]  大針茅喜温帶半乾早大陸性氣候,土壤一般為土層較厚的質或砂壤質典型慄鈣土與暗慄鈣土。大針茅以種子和營養繁殖。 [8] 
大針茅在飼用價值方面,開花前是各種家畜均喜食,大針茅是優良牧草。但大針茅果實成熟時對家畜有一定的危害。 [9] 
中文名
大針茅
拉丁學名
Stipa grandis P. A. Smirn.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針茅屬
大針茅
分佈區域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寧夏、甘肅、青海
命名者及年代
P.A. Smirn.,1929

大針茅植物學史

因穎果具有芒針,芒針呈絲狀捲曲,比同類植物的芒針要大,故名大針茅。 [7] 

大針茅形態特徵

禾本科針茅屬 [5]  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6]  稈高50-100釐米,具3-4節,基部宿存枯萎葉鞘。葉鞘粗糙或老時變平滑,下部者通常長於節間;基生葉舌長0.5-1毫米,鈍圓,緣具睫毛,稈生者長3-10毫米,披針形;葉片縱卷似針狀,上面具微毛,下面光滑,基生葉長可達50釐米。
大針茅
大針茅(6張)
圓錐花序基部包藏於葉鞘內,長20-50釐米,分枝細弱,直立上舉;小穗淡綠色或紫色;穎長3-4.5釐米,披針形,先端絲狀長尾尖,第一穎具3-4脈,第二穎具5脈;外稃長1.5-1.6釐米,具5脈,頂端關節處生1圈短毛,背部具成縱行的短毛,基盤尖鋭,被柔毛,長約4毫米,芒兩回膝曲扭轉,光滑或微粗糙,第一芒柱長7-10釐米,第二芒柱長2-2.5釐米,芒針捲曲,長11-18釐米;內稃與外稃等長,具2脈;花葯長約7毫米。花果期6-8月。 [5]  [10] 

大針茅產地生境

大針茅分佈於中國多地。 [5]  內蒙古中東部、東北(松遼平原)、寧夏、甘肅和青海境內,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遠東東南部、外貝加爾)、蒙古東部和北部也有。 [1]  大針茅生長在濕帶半乾旱氣候,年降水量230-400毫米,6-8月降水180-2400毫米,年均温度在-1至4℃,≥10℃的年積温介於1800-2200℃之間,濕潤係數為0.28-0.44。 [1] 

大針茅生長習性

大針茅喜温帶半乾早大陸性氣候,土壤一般為土層較厚的質或砂壤質典型慄鈣土與暗慄鈣土。 [8] 

大針茅繁殖方法

大針茅以種子和營養繁殖。 [8]  草原羣落中,大針茅4月中旬返青,6月初進入拔節期。春季不形成分櫱芽,在枝條的分櫱節上有呈白色突起狀的分櫱芽的原始體,這與克氏針茅閉和短花針茅閉有明顯的春季分櫱期不同。秋季果實成熟之前,大針茅開始形成分縈芽,短營養枝分櫱節部位可形成2-4個分櫱芽。由於個體發育時間不同,以第1或第2返青葉腋內產生的最大,而第3、4葉腋內的分櫱芽依次變小。分櫱芽在葉鞘的保護下,一般可以越冬,於第2年春季成為分櫱枝條。有時在秋季的分櫱芽在果後形成具1-2個葉片的分櫱枝條。也可以説大針茅春季枝條的增加。來源於前一年的短營養枝返青和前1年的分櫱芽形成分櫱枝條,但分櫱節部位的分櫱芽原始體的存在表明大針茅可能具有春季分櫱的潛力,只由於環境不利而不能分櫱。
分櫱是大針茅的營養繁殖方式。草地退化後,分櫱也受到部分影響。枝條分櫱率及每個枝條的分櫱芽在3個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表明大針茅的營養繁殖比種子繁殖有更強的抵禦不良環境的能力,但由於不斷干擾,已使種羣密度大大下降,如退化地段分櫱芽的密度下降為190.91個/平方米,為正常地段(480.72個/平方米)的40%,而圍封3年為372.61個/平方米,為78%.在退化地段分櫱芽埋藏較淺,生境温度較高,果後營養期出現大量分櫱芽(71.24%),並展出1-2個葉片的分櫱,分櫱芽埋藏較深,株叢蓋度大,土壤温度相對低。 [2] 

大針茅主要價值

大針茅是優良牧草。開花前各家畜均喜食,尤其是春季。但果實成熟時對家畜有一定的危害,特別是綿羊,具鋒利基盤的穎果不僅易刺傷其口腔黏膜和腹下皮膚,而且芒針混入羊毛時也影響毛的品質,所以果實成熟期的大針茅草地質量顯著降低。穎果脱落後,其適口性又有所提高。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飼用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飼用植物誌 第三卷[M]. 中國農業出版社。1989:124-128
  • 2.    李銀鵬,陳世璜.大針茅繁殖的生態生物學特性[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年,第17卷:7-13
  • 3.    王利軍,趙良成主編.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見植物圖譜: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5:第298頁
  • 4.    大針茅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7]
  • 5.    大針茅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6.    鄭玉光,景永帥編,太行山藥用植物圖譜叢書 蒼巖山藥用植物圖譜,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04,第244頁
  • 7.    郝銘鑑,孫歡主編,中華探名典,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4.07,第162頁
  • 8.    賈慎修主編;中國飼用植物誌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飼用植物誌 第3卷,農業出版社,1991.08,第125頁
  • 9.    王利軍,趙良成主編,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見植物圖譜,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5,第298頁
  • 10.    大針茅|Stipa grandi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