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鎖定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學校以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為中心,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
中文名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隸    屬
大連理工大學
建    立
1949
類    別
科研機構

目錄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學校以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為中心,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學校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建築學、工程碩士四個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科研工作具有較強實力,有1個國家培訓基地(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三束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現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係,聘請名譽教授、客座教授、顧問教授235人。 [1]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中心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自1996年5月成立,它由原隸屬於教研室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普通化學五個實驗室合併而成。新的管理體制在資源共享、資金使用及人員調配上都體現出明顯的優勢,大大提高了辦學效率,特別是為實驗教學的綜合改革、實驗室開放建立了必要條件。1996年底中心通過了省教委對基礎教學實驗室的評估。同年,化學系被批准為“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在繼續堅持“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標準(6項,39條)”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抓了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和提高實驗室軟硬件建設:建立了全新的工科化學實驗教學新體系;全面更新了實驗教學內容;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實驗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思想,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和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作用;在211工程和工科化學教學基地的支持下,提高了實驗室裝備,改善了實驗室環境與條件,努力使實驗室軟硬件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通過定崗定編,引入競爭監督機制,加強實驗人員的崗位責任心,通過引進人才和對現有實驗人員的培訓,逐步建立了一支人員結構及職稱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專職實驗隊伍,不斷提高教學和管理水平,實現了實驗室的全方位開放。經過十餘年的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已經在實驗室管理與建設,實驗室的裝備,實驗隊伍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大連理工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具有獨特的實驗教學體系和開放式的教學管理體制。在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上,打破了實驗教學依附於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中只強調基本技能訓練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着力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技能)、創造能力、綜合素質(包括研究素質、心理素質)等諸多方面出發構築實驗教學新體系。新的實驗教學體系分三個層次:基本技能訓練、綜合實驗、研究設計型實驗,分別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三個層次的實驗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真正體現了實驗教學在培養高層次人才中的重要性。
在實驗教學的管理模式上,藉助於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功能,已實現了實驗室的開放式運行。如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與鑑定實驗、儀器分析實驗中的色譜分析實驗,學生可在CAI實驗室中利用教學課件的幫助進行實驗虛擬預習,實踐表明,這種通過教學課件輔助的開放式管理,教學效果甚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