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迎穴

鎖定
大迎穴 Dà yíng xuè(取穴方法),人體大迎穴位於下頜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緣,當面動脈搏動處。尋找此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勢,大迎穴位於人體的頭部側面下頜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處。主要治療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中文名
大迎穴
外文名
中國
主    治
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位    置
下頜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緣

目錄

大迎穴資料

大迎穴 大迎穴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緣;前方有面動、靜脈;布有面神經及頰神經。〖主治疾病〗 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人體穴位配伍〗 配頰車穴治齒痛。
刺灸法〗 避開動脈,斜刺或平刺0.3~0.5寸。
〖別名〗 髓孔穴。
〖穴義〗 胃經氣血中的精微物質由此上輸於頭。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由經水蒸發的氣體。
〖運行規律〗 循胃經向頰車穴傳輸。
〖功能作用〗 接受並傳送胃經向頭部輸送的氣血物質。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大迎穴名解

(1)大迎。大,多也、尊也。迎,受也。大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的大部分由本穴上輸頭部。大迎的物質由地倉穴分配而來,一支是由頭面循項下走胸腹,一支由本穴上走頭部。由於頭部為君主之地,因而上輸頭部的皇糧其量也大、其質也精,運送亦有浩蕩之勢,故名大迎。
(2)髓孔。髓,腦為髓海,髓即頭之腦也。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本穴物質上輸腦部。
本穴為胃經氣血上輸頭腦的重要通道,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清濁混雜,而腦部只能藏精微而不能受濁氣,故要對胃經上輸的氣血物質去粗取精,髓孔名意即言對胃經上輸氣血的限制,孔隙通道即是其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