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變革

(2009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大變革》 是2009年7月1日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慶旭,張曉楠。本書主要講述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變革與大變革對我們現實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中文名
大變革
作    者
鄧慶旭,張曉楠
出版時間
2009年7月1日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ISBN
9787506035774

大變革圖書名稱

大變革圖書信息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元 [1] 

大變革內容簡介

《大變革》從社會制度的改變,到講社會形態的問題,反應了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的大發展的過程,本書強調的是一個大發展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是從社會生產方式變化的高度看問題,講的是一個國家或者説一個社會的社會生產方式變化的重要時期或説階段,即社會的社會生產方式迅速發展變化的時期。
世界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就連課堂中侃侃而談的教授也難以把握複雜多變的走勢。在經歷了一系列超乎想象的打擊後,我們進入了“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在大蕭條後的艱難中昂首前行,又應該如何在恢復經濟建設的同時着手於信心的重建?造成這一危機的根本性原因是什麼,而我們在日後的經濟生活中是否會第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由此可見,這次危機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生活的磨難,還有對於以往決策的反思、對未來的規劃。
本書無法面面俱到地剖析每一個國家的國情,而是聚焦於本次危機的中心——美國,通過與諸多世界頂尖學者及商界精英的對話,來審視蕭條過後美國的消費模式、實體經濟和政府的政策,繼而展望全球,為這個急需變革的世界諫言。

大變革圖書目錄

新浪“親歷報道”——帶你走進變革中的美國
“親歷報道”行程圖
序言
第一站 西雅圖
第一章 製造業鉅子波音——訂單從125到4有多遠
【前方視點】承載787夢想,波音如何走出危機
【對話1+1】危機下的競爭:與客户更緊密聯繫
第二章 軟件業翹楚微軟——30年來最大規模裁員
【現場迴音】大規模裁員帶來美國人生活觀念鉅變
第二站 舊金山
第三章 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索維爾教授:被掩蓋的真相
【前方視點】現在需要拯救美國嗎
【對話1+1】7870億美元的“星期六方案”
第四章 IT業領袖suN——全球IT業的未來之路何在
【對話1+1】經濟危機帶來IT新革命嗎
第五章 加州陽光不再——“黃金之州”還是“惶金之州”
【前方視點】“終結者”施瓦辛格能否拯救加州
【對話1+1】危機與挑戰:美國經濟的變革與復甦
第六章 舊金山的新三座大山——赤字、房產與失業
【前方視點】巴菲特預言:美國西岸的經濟復甦之光
【對話1+1】有多少家可以重歸:重拾信心還是走向極端
第七章 來自舊金山的更多報道
【現場迴音】硅谷城市庫比蒂諾的啓示:危機下的小政府大作為
【現場迴音】深陷泥潭的報業:停刊就在眼前
【現場迴音】逆勢而上的律師業:企業經濟糾紛激增
【現場迴音】禍兮福兮:快餐業如何抗經濟週期
【現場迴音】幾家歡喜幾家愁:危機下的汽車銷售業
【現場迴音】親歷金融泡沫的硅谷奮鬥者
【財經觀察】被請下神壇的自由經濟
第三站 薩克拉門託
第八章 房地產公司THOMAS——房地產業反思過去
【前方視點】美國房地產變革中的中國緣
【對話1+1】房地產業的新希望之路
第九章 親臨斯托克頓——全美悲慘城市之最今夕何樣
【財經觀察】黑天鵝事件:七年翻三番與一年跌四成
第四站 洛杉磯
第十章 2001年諾獎得主斯賓塞教授:美國復甦與全球合作
【前方視點】三大任務:美國如何走出危機
【對話1+1】危機有多久:經濟會長期衰退嗎
第五站 芝加哥
第十一章 世界商品價格的中樞——走進全球之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對話1+1】G20:金融監管的全球合作
第十二章 房地產界泰斗EGI——“墳墓舞者”縱論經濟危機
【前方視點】離商業地產的崩盤還有多遠
【對話1+1】危機的最大教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第十三章 布什政府金融顧問佈施:危機中的政府角色
【前方視點】美元的世界地位繼續嗎
【對話1+1】政府的產業政策與監管
第六站 底特律
第十四章 汽車業NO.1通用汽車——在軲轆上奔跑求生
【前方視點】通用汽車的60天生死時速
【對話1+1】世界最大規模企業重組:通用汽車命懸一線
第十五章 來自底特律的更多報道
【現場迴音】三巨頭夕陽西下乎:美國汽車業的救贖之路
【財經觀察】三大因素:生死大限下的美國汽車業
【財經觀察】世界汽車城底特律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現場迴音】市場研究公司Millward Brown:危機下的企業營銷藝術
第七站 紐約
第十六章 2007年諾獎得主馬斯金教授:美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前方視點】出口或成為美國經濟增長點
【對話1+1】全球警惕危機下的保護主義
第十七章 2006年諾獎得主菲爾普斯教授:寄望2010
【前方視點】信貸或轉向傳統商業領域
【對話1+1】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及其創新
第十八章 行為金融學大師希勒教授:如何阻止經濟之舟的沉沒
【對話1+1】經濟衰退與“動物精神”的消失
第十九章 探訪渣打銀行——金融業的是是非非
【對話1+1】金融危機的發端與銀行槓桿比率
第二十章 市場調查公司Powerfeedback——中小企業的生死考驗
【對話1+11】中小企業危機下的求生空間何在
第二十一章 來自紐約的更多報道
【現場迴音】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黃明:金融衍生產品洗劫中國嗎
【財經觀察】美國政府豪賭金融大鱷AIG
【現場迴音】史考特證券:美股給奧巴馬投了反對票
【背景閲讀】對話2001年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
【背景閲讀】對話金融模型大師阿爾特曼教授
【背景閲讀】對話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

大變革詞彙解釋

【注音】:dà biàn gé
大變革 大變革
【釋義】:變革是改變、改革、變化、革新的意思,多指社會制度的改變。如改朝換代,明代徐枋《朱師母六十壽序》載有:“變革之際,喪亂頻仍。” 也用來指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從社會形態的高度看問題。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還有人用來描述一個社會領域或某一社會範疇的變化,如孫犁《秀露集·關於詩》:“時代在決定着詩的形式的變革。”最早使用“變革”一詞的是《禮記·大傳》:“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
“大變革”不單是講社會制度的改變,也不單是講社會形態的問題,而是講一個國家或者説一個社會的大發展的過程,這裏強調的是一個大發展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是從社會生產方式變化的高度看問題,講的是一個國家或者説一個社會的社會生產方式變化的重要時期或説階段,即社會的社會生產方式迅速發展變化的時期。顯而易見,這個時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鑑的許多東西和內容。“大變革”正是用來特指這樣一種社會生產方式迅速變化的過程。講一個“過程”,從頭到尾就有一個時間跨度,就可以説是一個時期。大變革的過程,就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全面大發展的時期。這一點,在《大變革及其啓示》一書中有明確論述。象書中所列舉的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從封建社會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迅速發展的變化過程,也是生產方式發展、變化最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或者説這個過程,正是一個人才輩出、全面大發展的時期。所以,這個時期被稱為大變革,或者説大變革時期。
“大變革”一詞最早用於書名,是路齊一編著的《大變革及其啓示》一書,該書由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於1991年出版。書中作者對“大變革”給出如下界定:“大變革在這裏指一個國家(社會)的大發展,即一個國家(社會)在一個較為集中的歷史時期,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特別是與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聯繫密切的一些主要方面(諸如科學技術、政治、經濟等等)都出現大發展和突破性進展,同時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的大發展,而不是指某項事業或個別社會領域的大發展。從歷史上看,這樣一種全面發展的歷史過程,往往是社會生產方式迅速變革的主要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期,因此我們把它稱做‘大變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