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藏家

鎖定
《大藏家》欄目是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廣州市廣播電視台聯合打造的大型紀實欄目,該欄目立足廣州,聯動全省、輻射全國,堪稱一部珍貴的收藏家尋寶、鑑寶史。欄目組走訪了在全國藏界享有盛譽的50位廣東收藏家,揭開了他們奮鬥、尋寶的傳奇人生故事,節目中涉及古畫、青銅、陶瓷、玉石、錢幣、紫砂、...
中文名
大藏家
類    型
大型紀實欄目
製作公司
廣州市廣播電視台
首播時間
2013年9月7日
播出頻道
廣州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
播出時間
每週六晚十八點二十八分

大藏家節目源起

明代佚名《貨郎圖》 明代佚名《貨郎圖》
廣州地處嶺南文化重鎮,為廣東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毗鄰港澳,民間收藏源遠流長、藏龍卧虎。當前正是廣州市及全省民間收藏事業蓬勃發展、風生水起之時,收藏家的地位和價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弘揚嶺南收藏文化,展示我省收藏家們的風采,向全社會介紹我省收藏家的豐富多彩的收藏人生和其對收藏事業的影響,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聯手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廣州廣播電視台、立足廣州、聯動全省,重點推介在全國藏界享有盛譽的五十位藏家,開辦《大藏家》電視欄目。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甘新部長出任欄目的總顧問,廣東省收藏家協會主席陳少湘擔任總策劃。
節目主要講述藏家們的精彩收藏故事、豐富的收藏閲歷、高超的文物鑑定水平,再現我省收藏家在全國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為廣州建設文化強市添磚加瓦。

大藏家節目內容

明代佚名《鬧龍舟》 明代佚名《鬧龍舟》
《大藏家》作為大型文化紀實欄目,每週一集,每集專題介紹一位藏家,充分發掘了他們奮鬥、尋寶的傳奇人生故事。他們中有家世顯赫、四代行醫的名中醫;有半生漂泊在外,情繫故鄉的富豪商人;有曾經的大學教授,如今一心專研陶瓷跡型學、創辦私人博物館,他們充滿了濃重的民族情結和赤子情懷,無不讓人欽佩和感嘆……同時節目中涉及青銅、陶瓷、字畫、傢俱、玉石、錢幣、紫砂、相機、軍品、等多個收藏品類,其中不乏全國頂級的藏品,目前,我們拍攝到的有漢代銅鎏金四神紋飾馬車、明永樂釉裏紅荔枝紋如意扁瓶、明代圓珠紫砂壺、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明代佚名山水畫、清雍正五彩龍鳳紋碗、清中期廣作酸枝芭蕉羅漢牀等,一件件私家收藏的奇珍異寶首次亮相熒屏,一段段品鑑秘籍獨家解秘……收藏、鑑寶、寶物檔案、歷史文獻等內容融匯其中,展現了嶺南收藏文化的精髓,更充分發掘出了中華傳統文化深厚的內涵與魅力……

大藏家節目特色

演播室現場 演播室現場
《大藏家》採用了最嚴謹的紀錄片製作手段,用講故事的手法,背景資料反覆考證,多機拍攝,很多影像將成為收藏界珍貴的鑑寶資料;演播廳部分,主持人以講述者的身份,運用所有的現場手段,影像、聲音、圖片、三維特技、實物、道具等都在現場產生和發生。是一個現場講故事的獨幕舞台劇,用看得見、摸得着的細節,勾連現實與歷史的時空。使觀眾如臨其境,使人物與事件更加鮮活而真實。 同時節目以大容量信息,將嶺南風光、社會近況、寶物檔案、歷史文獻等內容融匯其中,充分發掘寶物所折射出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魅力…… [1] 

大藏家主創團隊

大藏家 大藏家
本節目由書法家李卓祺題字,由美在花城的選手、廣東省金槌拍賣師、廣州市廣播電視台一線主持人曾雯擔任主持工作,由豐富紀錄片製作經驗的編導李嘉擔任總導演工作,廣東省“第一聲”王非擔任配音旁白,更為節目增色不少。

大藏家播出狀況

大藏家電視播出

《大藏家》欄目,於2013年9月7日開始,在廣州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每週六晚十八點二十八分準時播出,次日上午九點二十八分重播。 [2] 

大藏家網站視頻

可百度廣視網(廣州電視台管方網站),點擊進入,找到新聞頻道,看到《大藏家》版塊點擊,可收看往期視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