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薄竹

鎖定
大薄竹(Bambusa pallida Munro)是屬於禾本科簕竹屬下的一種植物。稈高6-10米,直徑6~8釐米,節間長30~57釐米,稈壁較薄,基部各節具氣生根,幼稈被白粉。稈籜綠色,被白粉,無毛或貼生極少量棕色刺毛,短於節間,鞘口截平;籜耳小,腎形至半圓形,近等大,寬約1釐米,高約0.5釐米。我國雲南省東南部盈江等地。緬甸、泰國、印度、孟加拉國等國亦有分佈。
中文名
大薄竹
拉丁學名
Bambusa pallida Munro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簕竹屬
大薄竹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孟加拉,印度,緬甸,泰國

大薄竹形態特徵

外觀
外觀(2張)
竿高15米,直徑5.5-7.5釐米;節間長30-57釐米,幼時薄被白蠟粉和灰白色小刺毛,老時無粉無毛,竿壁薄;節處平坦,老竿下部數節常於籜環之上方環生一圈灰白色絹毛,並生有短氣根;分枝常自竿第六或第七節開始,以多枝簇生,主枝較為粗長。籜鞘早落,幼時被白蠟粉,革質,向上稍漸變狹而呈寬梯形,背面無毛或於幼時貼生脱落性小刺毛,先端近截形;籜耳小,近相等,位於籜鞘兩側,平展,寬橢圓形或近圓形,寬5-6毫米,邊緣被繸毛;籜舌甚低矮;籜片直立,狹三角形,通常長於其籜鞘,背面疏生脱落性暗褐色小刺毛,基部稍作圓形收窄,且其寬度僅略窄於籜鞘先端,邊緣的下部被纖毛。
葉鞘背面無毛,縱肋隆起;葉耳橢圓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少數脱落性硬直長繸毛;葉舌極低矮;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20釐米,寬1.2-2釐米,下表面呈粉白色而被毛,先端漸尖具扭曲而粗糙的鑽狀尖頭,基部近圓形或楔形;葉柄極短,長2.5毫米。
假小穗簇生於花枝各節而成頭狀簇叢,每簇叢中多為不孕小穗,而孕性者僅1-4枚;小穗蒼白色,孕性者較長,長2.5-3釐米,含小花7-14朵,最下1朵為雄花,中間3-8朵為兩性花,頂端3-5朵為不完全花,基部託以具芽苞片;小穗軸節間呈短棒狀,頂端膨大而被纖毛;穎1或2片,卵形,先端急尖;外稃卵形,背面無毛,腹面被微毛,多脈,先端急尖具短尖頭;內稃明顯短於外稃,具2脊,脊上被纖毛,脊間3-5脈;鱗被3,長圓形或狹倒卵形,基部增厚,邊緣被纖毛,前方2片稍不對稱,後方1片則為對稱形而較小;花葯的藥隔頂端伸出具細尖頭或否;子房狹長圓形,向上漸狹,花柱粗短而被毛,柱頭3,羽毛狀。

大薄竹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2000米的山坡林緣處,或在平壩栽培。

大薄竹分佈範圍

產雲南東南部。孟加拉、印度、緬甸和泰國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孟加拉 [1] 

大薄竹應用

稈通直,壁薄節平,為較好的篾用竹,筍可供食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