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蒜葉枯病

鎖定
大蒜葉枯病是由枯葉格孢腔菌引起的、發生在大蒜的病害。發病部位自葉尖或葉其他部位開始擴展蔓延,初期病斑為蒼白色圓形小斑點,以後擴大變灰黃或灰褐色,不正形或橢圓形,致全葉枯死,病部生黑色黴狀物。花梗受害易從病部折斷。 [3] 
大蒜葉枯病是大蒜重要病害之一。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早熟大蒜經濟效益高,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但大蒜葉枯病普遍發生,已成為新、老蒜區的主要病害,嚴重的田塊常造成減產20~30%。 [1] 
大蒜葉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地勢平坦、排水好的地塊栽培;實行與其他蔬菜輪作;蒜種用藥劑拌種或浸種;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病株或發病中心,應及時拔除病株並用藥防治等。 [1]  [5] 
中文名
大蒜葉枯病
外文名
Garlic leaf blight
病    原
枯葉格孢腔菌
為害作物
大蒜
為害部位
葉或花梗

大蒜葉枯病病原特徵

枯葉格孢腔菌 枯葉格孢腔菌
大蒜葉枯病病原為枯葉格孢腔菌(學名:Pleospora herbarum (Pers.ex Fr.) Rabenk),屬真菌界子囊菌門。無性態稱葡柄黴(學名: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oth),屬真菌界半知菌類。分生孢子梗3~5根叢生,由氣孔伸出,稍彎曲,暗色,具4~7個隔膜,30~110微米×3~6微米。分生孢子灰色或暗黃褐色,單生,卵形至圓形或圓形,具橫隔膜3~8個,縱隔膜1~3個,隔膜處略溢縮,表面密佈疣狀細點,大小22~40微米×18~22微米。子囊殼羣生或散生,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殼內含長橢圓形或棍棒狀子囊20~30個。子囊無色,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黃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具橫隔3~7個,縱隔膜0~7個。 [1]  [2] 

大蒜葉枯病為害症狀

大蒜葉枯病主要為害大蒜的葉或花梗。葉片多從葉尖開始發病,病斑初為蒼白色小圓點,擴大後為灰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害發生嚴重時,全葉枯死,病害向莖部蔓延,由植株下部向上擴展。病部產生灰色的黴狀物。花梗受害,症狀與葉相似,易從病部折斷,最後病部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不能抽薹。該病不易侵染健壯的植株,常與大蒜霜黴病或大蒜紫斑病混合發生,侵染已經衰弱的植株。 [1] 

大蒜葉枯病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在温暖的中國南方地區則可以在病斑上越冬,部分地區也可能以子囊孢子越冬。在第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病殘體中的越冬菌絲體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隨雨水氣流傳播。 [4] 

大蒜葉枯病流行規律

大蒜葉枯病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受氣象條件的影響較大。 [1] 
  1. 氣象條件:該病發生的適宜温度為15~20℃,多雨、高温條件下感染迅速,發病迅速,傳播快。中國雲南大理地區大蒜葉枯病有兩個流行高峯期,即11月初至12月中旬為第一高峯期,次年1月初至2月底為第二高峯期。早播的蒜田,8~9月氣温高,正值降水高峯期,易發病,而且往往成為適播蒜田的傳染源。 [1] 
  2. 耕作及栽培管理:地勢低注,稻後蒜田,容易積水的田塊發病重;瘦田瘦地,肥力不足的蒜地發病重。反之,透水性強、肥力足的蒜地不易發病或發病輕。 [1] 

大蒜葉枯病防治方法

大蒜葉枯病農業防治

  • 選地勢平坦、排水好的地塊栽培。 [5] 
  • 實行與其他蔬菜輪作。 [1] 
  • 及時清除病殘株,攜出田外燒燬或深埋,減少菌源。 [5] 
  • 施足有機肥和磷、鉀肥,生長季節增施磷酸二氫鉀等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5] 
  •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做好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增強植株抗病力。 [1] 

大蒜葉枯病化學防治

  • 蒜種用藥劑拌種或浸種:蒜頭剝開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量為蒜頭種子重量的0.3%進行拌種。 [5] 
  • 噴霧防治:每667平方米選用40%多菌靈膠懸劑0:15千克加磷酸二氫鉀0.15千克,加水60千克均勻噴施,或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丁戊己二元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噴霧。 [1] 
參考資料
  • 1.    湯建國,劉定忠.農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1:253
  • 2.    郭書普.新版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526
  • 3.    浙江《植保員手冊》編寫組.植保員手冊 蔬菜病蟲害防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5.06:50
  • 4.    王振中,任順祥.蔬菜病蟲害實用防治技術[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7.08:197
  • 5.    徐照本等.農業實用技術百問百答[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