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葉越桔

鎖定
大葉越桔為常綠灌木,直立或攀援,地生稀附生。葉中等大小至大,全緣,稀有具腺細齒。總狀花序腋生,花序軸伸長;花梗與萼筒間有關節;花冠鍾狀,口部不縊縮;花葯背部有距。漿果假10室。已知25種,分佈東喜馬拉雅至我國(西南、華南)及越南,其中1種分佈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
中文名
大葉越桔
拉丁學名
Vaccinium petelotii Merr.
二名法
Vaccinium petelotii Mer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五椏果亞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越橘屬
大葉越桔
分佈區域
雲南東南部

大葉越桔形態特徵

大葉越桔
大葉越桔(5張)
常綠灌木,直立或攀援,稀附生,高2-5米。少分枝,枝條細長,幼枝無毛,老枝紫褐色,多突起的皮孔。葉散生,葉片革質,長圓形或長卵形,長14-21釐米,寬4.5-8.5釐米,先端漸尖或短尾尖,基部圓形而微凹成淺心形,邊緣全緣,不反捲,干時表面灰綠色,無毛,背面黃褐色,散生貼伏的具腺短毛,中脈在兩面突起,側脈9-12對,上升至邊緣網結,在表面稍突起或略微下陷,在背面突起,網脈在兩面略微突起;葉柄粗短,圓形,腹面無凹槽,長3-6毫米,無毛。
總狀花序短,腋生,長約3釐米,有6-7朵花,序軸無毛;花梗長0.9-1.2匣米,無毛;苞片和小苞片未見;萼筒無毛,萼片5,三角狀卵形,長約3毫米,無毛;花冠短鍾狀,黃白色,長6-11毫米,直徑約6毫米,內、外無毛,裂片三角形,開展或反折;雄蕊略短於花冠,花絲扁平,無毛,藥室背部有2伸展的距,藥管長為藥室的1.5倍。漿果球形,紫紅色,直徑6-9毫米;果梗長1.5-2釐米。花期9-10月,果期11月以後至次年8月。 [1] 

大葉越桔生長環境

大葉越桔 大葉越桔
生於溝谷常綠闊葉林中,偶有附生於林中樹上,海拔1100—1700 米。分佈於越南(北部)。 [1] 

大葉越桔分佈範圍

生長在雲南東南部,貴州北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