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花旋蒴苣苔

鎖定
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屬的一個種,多年生無莖草本。生於海拔500-700米的山坡岩石縫中。帶根全草入藥。該藥具有消腫、散瘀、止血的功效,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 [1] 
中文名
大花旋蒴苣苔
拉丁學名
Boea clarkeana Hems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苦苣苔科
旋蒴苣苔屬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長蒴苣苔族

大花旋蒴苣苔形態特徵

大花旋蒴苣苔 大花旋蒴苣苔
多年生無莖草本。葉全部基生,具柄;葉片寬卵形,長3.5-7釐米,寬2.2-4.5釐米,頂端圓形,基部寬楔形或偏斜,邊緣具細圓齒,兩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側脈每邊5-6條,上面不明顯,下面稍隆起;葉柄長1.5-6釐米,被灰白色短柔毛。聚傘花序傘狀,1-3條,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長7-13釐米,被灰白色短柔毛;苞片2,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7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梗長5-10毫米,被灰白色短柔毛。花萼鍾狀,長6-8毫米,5裂至中部,裂片相等,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4毫米,寬1.2-3毫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全緣,外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花較大,長2-2.2釐米,直徑1.2-1.8釐米,淡紫色,筒長約1.5釐米,直徑約7毫米;檐部稍二唇形,上唇2裂,比下唇短,裂片相等,卵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6毫米,下唇3裂,裂片相等,與上唇同形,長約4毫米,寬約6毫米。雄蕊2,花絲長7毫米,扁平,無毛,着生於距花冠基部3毫米處,花葯大,長圓形,長約3.2毫米,藥室2,匯合;退化雄蕊2,長約2.2毫米,着生於距花冠基部5毫米處。無花盤。子房長圓形,長約8毫米,直徑約1.2毫米,外面被淡褐色短柔毛,花柱細,與子房近等長,無毛,柱頭1,頭狀,膨大。蒴果長圓形,長3.5-4.5釐米,直徑約3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螺旋狀捲曲,干時變黑色。種子卵圓形,長0.6-0.8毫米。花期8月,果期9-10月。 [2-3] 

大花旋蒴苣苔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100~1100米林下,山坡丘陵陰濕岩石上。

大花旋蒴苣苔分佈範圍

大花旋蒴苣苔
大花旋蒴苣苔(15張)
產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及雲南西北部。 [1] 

大花旋蒴苣苔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