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穗雀麥

鎖定
大穗雀麥(Bromus lanceolatus Roth)是禾本科雀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或膝曲上升,高可達100)釐米。葉鞘被柔毛;葉片兩面被柔毛。圓錐花序,較狹窄,小穗披針狀圓柱形,小花,第一穎頂端尖,草質,具膜質邊緣,無毛或生柔毛, 芒自其間伸出,基部稍扁平,頂端不孕小花;內稃稍短於外稃,兩脊生纖毛;穎果較大。4-7月開花結果。
廣泛分佈於歐洲、地中海地區、非洲北部、土耳其、中亞、高加索、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國新疆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300-1800米的林緣、濕地及乾旱山坡、灌叢、草原。
大穗雀麥的營養價值是比較高的,它的適口性也很強,可供割草及放牧之用,亦可用來改良撩荒地與肥田之用。在俄羅斯的乾旱地區,多用之與苜蓿混播,可增加當年的經濟效益。另外還可用作庭院綠化、美化環境。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大穗雀麥
拉丁學名
Bromus lanceolatus Roth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雀麥屬
大穗雀麥
命名者及年代
Roth.,1797

大穗雀麥形態特徵

大穗雀麥
大穗雀麥(5張)
一年生。稈直立或膝曲上升,高60-80(-100)釐米。葉鞘被柔毛;葉片長15(-20)釐米,寬3-6毫米,兩面被柔毛。
圓錐花序長8-15釐米,較狹窄,具較短於小穗的粗糙分枝;小穗披針狀圓柱形,含10-16枚小花,長20-30毫米,寬6-10毫米;第一穎頂端尖,長6-8毫米,具3-5脈,第二穎長9-11毫米,具5-7脈;外秤長12-15毫米,一側寬2-2.5毫米,草質,具膜質邊緣,無毛或生柔毛,具7-9脈,頂端2裂齒,長1-2毫米,芒自其間伸出,長10-20毫米,基部稍扁平,成熟後向外反曲;頂端不孕小花2裂齒漸尖成芒狀;內稃稍短於外稃,兩脊生纖毛;花葯長約1.5毫米。穎果較大。花果期4-7月。 [2] 

大穗雀麥產地生境

大穗雀麥廣泛分佈於歐洲、地中海地區、非洲北部、土耳其、中亞、高加索、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國新疆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300-1800米的林緣、濕地及乾旱山坡、灌叢、草原。 [2]  大穗雀麥適生方位較廣,喜歡肥沃土壤和砂質壤土,對粘土、鹽漬土有較強的抵抗力。也適於在高寒地區種植,在温暖地區長勢更佳,大穗雀麥對水反應敏感。 [3] 

大穗雀麥繁殖方法

精選種子和發芽試驗:用篩選、風選方法,選其成熟而飽滿的種子,使純淨度達到95%以上。測定發芽率和發芽勢,校正確定播種量進行播種。
播種:大穗雀麥在有灌溉條件和早春千草不嚴重的地區以春播(4-5月)為佳,否則採用夏播(6月)。其播法以條播較好,也可撤播。條播每畝播量3斤,行距30釐米,播深3-4釐米。撒播每畝播量2千克。播後及時鎮壓,以免跑墒,響影出苗。 [4] 

大穗雀麥栽培技術

整地和施肥:大穗雀麥草種小,要求整地精細,在播種的前一年對土地進行秋翻、耙糖。並結合秋翻施入有機底肥。播種當年對土地進行淺耕、耙糖,使土壤疏鬆平整,為大穗雀麥種子發芽出苗創造良好的條件。
灌水與鎮壓:若有灌溉條件,播前灌水能保全苗、壯苗。無灌溉條件而春墒又不好的地區,播前需鎮壓土壤。多年實踐證明,旱作播前鎮壓比不鎮壓的出苗率可提高15-20%。
消滅雜草:大穗雀麥苗期雜草常與之爭肥、爭水,若播前進行淺耕則可減少雜草危害。其方法是用輕耙破碎表土,為雜草籽創造有利的萌發條件,待其長至1-2釐來時,用輕耙滅草一遍或數遍。滅草後4-5天即可播種。苗期視情況而除草。
田間管理:大穗雀麥苗期生長較快,應注意除草和鬆土。它需氮素甚多,應在分櫱期追施氮肥,並配合灌水,以求增產。 [4] 

大穗雀麥主要價值

大穗雀麥的營養價值比較高,抗逆性強,產量高,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經過引種馴化後營養成分有所提高:
大穗雀麥馴化栽培前面的營養組成

物候期
水分
佔絕對幹物質(%)
未馴化
抽穗期
4.60
11.04
1.65
24.75
56.39
6.17
馴化後
抽穗期
8.19
11.64
1.99
34.65
42.74
8.98
大穗雀麥是單播或混播的優良草種,也可作為改良退化草場的先鋒植物栽培的先鋒草種。可供割草及放牧之用,亦可用來改良撩荒地與肥田之用。在俄羅斯的乾旱地區,多用之與苜蓿混播,可增加當年的經濟效益。另外還可用作庭院綠化、美化環境。 [4] 
參考資料
  • 1.    Bromus lanceolatus Roth.  .static.teline.fr[引用日期2019-09-10]
  • 2.    大穗雀麥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215 郭書普主編. 農業實用技術百科全書[M].中國致公出版社.1996 :215
  • 4.    武保國.優良牧草—大穗雀麥[J].內蒙古草業.1989年,第4期:34-37
  • 5.    大穗雀麥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