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禾鎮

鎖定
大禾鎮,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轄鎮,位於武平縣西北部,桃溪河上游河谷盆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18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79萬人(2018年),轄13個行政村(2019年)。 [1-4] 
2018年,大禾鎮工業企業個數共1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家。 [3] 
中文名
大禾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
地理位置
武平縣西北部,桃溪河上游河谷盆地
面    積
188 km²(2018年) [3]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2019年) [4] 
政府駐地
大禾村鵝背屋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區碼
36430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79 萬(2018年户籍人口) [3] 
著名景點
上湖紅軍烈士陵園
鄧坑橋等
車牌代碼
閩F

大禾鎮歷史沿革

宋代,屬永寧鄉。
明時,屬大湘亭裏。
民國初,屬桃溪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隸第九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大禾鄉。
蘇維埃時期,屬大禾區,有10個鄉成立了蘇維埃政權。
新中國建國初,設第十二區,後改為大禾區。
1956年4月,與永平、桃瀾區合併為武北區。
1958年11月,設東方紅公社。
1984年10月,撤銷大禾公社,設立大禾鄉。 [2] 
2018年,撤銷大禾鄉,設立大禾鎮。 [1] 

大禾鎮行政區劃

大禾鎮 大禾鎮
2019年,大禾鎮下轄13個行政村:大禾村、大礤村、湘村村、源頭村、龍坑村、鄧坑村、上梧村、上湖村、賢坑村、帽布村、坪坑村、山頭村、大沛村。 [4] 

大禾鎮地理環境

大禾鎮位置境域

大禾鎮位於武平縣西北部,桃溪河上游河谷盆地,西與江西省會昌縣洞頭鄉永隆鄉相連,北與長汀縣紅山鄉相連,東鄰武平縣桃溪鎮,南接武平縣永平鄉,是二省三縣五鄉的結合部,距縣城58千米,總面積188平方千米。 [2-3] 
大禾鎮

大禾鎮地形

大禾鎮平均海拔398米。

大禾鎮氣候

大禾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夜温差大。

大禾鎮自然資源

大禾鄉有豐富的石英石、高嶺土、螢石礦、銅等礦產資源。 [2] 

大禾鎮人口

2001年末,大禾鄉總户數3775户,總人口17354人。
2017年,大禾鎮常住人口6691人。 [5] 
2018年,大禾鎮户籍人口17900人。 [3] 

大禾鎮經濟

大禾鎮適宜茶葉、水果和反季節蔬菜等品種的種植,生產的綠茶、水果、夏陽白等品種優良,特色農產品有林木、毛竹、筍乾、香菇、紅菇、靈芝、牧草、種羊、肉羊、種牛、肉牛。 [2] 
大禾鎮木材、毛竹、松脂產量在武平縣居前列。1987年,大禾鄉農業總值510.47萬元,有鄉鎮企業450家,年收入243.50萬元。邊貿經濟活躍,每逢農曆三、八日為墟天,江西、長汀等地客商紛紛前來交易,交易品種有優質筍乾、香菇、紅菇、天然靈芝等土特產,品種達上百種,特別是耕牛專業市場是武平縣第二大牛市。 [2] 
2001年,大禾鄉實現社會總產值11429萬元,農業總產值440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7638萬元,新增投入510萬元,實現鄉財政收入502萬元。 [2] 
2018年,大禾鎮工業企業個數共1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家。 [3] 

大禾鎮交通運輸

大和鄉公路 大和鄉公路
2003年,大禾鄉實施了大禾至桃溪全長12千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實現了大禾至縣城公路全程硬化。2004-2005年,大禾鄉對全鄉12個行政村實施了全長39千米的水泥路面硬化,還開通了大禾至長汀紅山鄉簡易公路。2006年10月,大禾鄉完成了大禾至永平(風格)公路硬化,使大禾至縣城公路里程縮短了近10千米。2006年12月,大禾鄉完成了大禾至江西永隆鄉省際公路(福建段)的水泥路面硬化。2009年3月竣工通車的會昌縣永隆鄉至武平縣大禾鄉的省級公路是會昌縣通往福建省的重要出口通道之一。 [2] 

大禾鎮歷史文化

歷史事件
大禾鎮修建特色公園 傳承民俗文化 大禾鎮修建特色公園 傳承民俗文化 [6]
清末和民國期間,武平一方面是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直接組織軍隊對蘇區進行殘酷“圍剿”,殺人放火,姦淫擄掠,數千人被殺害,數千人無家可歸,全縣人民的生產生活遭到極大破壞。另一方面境內地方勢力割據,縣東有石啓三,縣南有鍾紹葵、鍾勇,縣西有王乃文、潘順榮,縣北有潘美慶、藍啓觀和吳增華。這些人在國民黨政府的縱容支持下,打着“維持治安”旗號,各霸一方,亦兵亦匪,強收捐税,搶劫擄掠,縱賭營娼。
民國二十四(1935年)四月前後,福建省原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福建軍區領導機關和直屬紅19團、20團以及後方機構和地方武裝組成的紅軍游擊隊,為掩護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在長汀縣和武平縣交界的歸龍山地區轉戰,進行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在數十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下,原福建省黨政軍機關和直屬部隊多次突圍失敗。
上湖紅軍烈士陵園 上湖紅軍烈士陵園
民國二十四(1935年)四月十日,在長汀縣濯田鄉龍歸寨村整編後準備分路突圍的福建軍區紅軍游擊隊,轉移來到武平縣大禾鄉上湖村,在村中進行整頓休息時遭到國民黨軍第83師一部和鍾紹奎保安團的重兵伏擊。紅軍游擊隊指戰員們拼死突圍,由於彈盡糧絕,孤軍無援,原福建省省委書記兼福建軍區政委萬永誠、福建軍區司令員龍騰雲、福建軍區縱隊司令員吳楚雲及大部分紅軍指戰員近百人壯烈犧牲。

大禾鎮風景名勝

永金橋
大禾鎮 大禾鎮
永金橋,位於福建省龍巖市大禾鎮鄧坑村,清乾隆四年(1739年)造,是座單孔石拱風雨橋,長27米,寬5.2米,拱跨9.5米,有橋屋9間。從橋東面數起,第二間到第八間棟樑上均用墨汁寫着“皇清乾隆乙未歲孟冬月鼎建……”。橋面兩面用十根木柱支撐,構成單檐歇山頂廊屋,高四點五米保存尚好,是武平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