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

鎖定
大石壩街道位於重慶市江北區西部,東與渝北區龍山街道為鄰,南依嘉陵江,西經石門大橋與沙坪壩接壤。北接石馬河街道,是重慶市規劃中的大石壩組團核心區域,轄區面積4.35平方公里,轄1個行政村、9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6.7萬餘人。
中文名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
地    點
重慶市
面    積
4.35 km²
人口數量
6.7萬餘人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街道規模

轄區有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工廠、前衞儀表廠、川東石油開發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氣礦、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等40餘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轄區交通條件優越,紅石路橫貫大石壩東西,石門大橋、嘉華大橋和規劃中的紅巖村大橋、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經過轄區,是觀音橋商圈的副中心。在大石壩歷屆黨工委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大石壩街道經濟建設發展迅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大石壩地區呈現出一片文明、進步、繁榮、和諧的景象。大石壩街道辦事處2005年被區委區府命名為區級文明單位,2007年榮獲江北區最佳文明單位,2009年被評為了市級文明單位。大慶村社區獲中殘聯表彰的“殘疾人康復示範社區”、大慶村忠恕沱社區分別獲得“全國和諧鄰里示範社區”、街道辦事處獲“雙擁工作先進街道”和“全國和諧鄰里示範街道”等多項榮譽。2006年以來,街道黨工委先後兩次獲得江北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稱號。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經濟狀況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經濟發展持續增長。2007年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29.8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17.9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0.3億元,財政收入與同期相比增長20%,超額完成了區委、區0下達的目標任務。社會事務亮麗紛呈。不斷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加強對9個社區、1個行政村近70名社區專職工作者、村幹部的業務培訓和個人素質提升。豐富社區羣眾文化生活,先後在轄區內開展了“和諧杯”文藝調演、“實力杯”球類比賽、“創意盃”圍棋書法比賽、“宜居杯”文明細胞評比等“四個盃賽”。社會救助和城市低保重點對鰥寡孤獨、生活困難羣體實施了救助和保障,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不錯保。人口和計劃生育實現了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經常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管理,羣眾生育文化生殖健康活動廣泛開展。社會事業建設上實施“六心”工程,推進“八個”大石壩建設。以建立一流社區為目標,抓好社區建設,建設“健康”大石壩,讓居民“舒心”。二是以實施“五有”為核心,做好民生工作,建設“和諧“大石壩,讓居民“安心”。以建設生態文明為重點,做深城市管理,建設“森林“宜居”、“暢通”大石壩,讓居民“順心”。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
成效明顯。以創建作風過硬、業務精良的執法隊伍為工作基礎,以貼近羣眾,服務羣眾,切實解決民生、民意問題為着力點,堅持文明執法、強化市容市貌綜合治理,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品質開展工作。幾年來,街道創建國家山水園林城市工作和市政管理監察執法工作成績顯著,取得了優異成績。城市“拆危”、淨化捲煙市場、食品安全、愛國衞生、防汛抗旱及環境保護等專項管理工作成效明顯,受到地區羣眾和市區領導的充分肯定,為街道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和諧穩定。樹立抓穩定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千方百計抓好穩定工作。圍繞,建立“六位一體”的聯動機制,形成網絡化管理;建立“四會一課”的防控機制,做到規範化管理;建立“五育並舉”的宣傳機制,做到全民化管理,通過建立健全“三大機制”,確保“平安街道”建設取得實效,為轄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文明建設成果豐碩。已創建國家級文明社區示範點2個、市級文明社區1個、市級文明小區3個、區級文明社區1個、區級文明小區2個,2007年榮獲江北區級最佳文明單位。

大石壩街道辦事處未來發展

公益活動 公益活動
大石壩未來幾年的發展,立足於“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加快發展,力爭前茅”的思路,在硬實力上從“強二進三補一”着手,提升大石壩地區的經濟總量。強二”就是要解放思想,跳出街道抓好“非地工業”。“進三”就是要抓好第三產業發展的產業集羣,實施“123”工程,即:建設一個地標(大石壩正街道商圈);突出兩條主線(在紅石路沿線打造以汽車、摩托車銷售維修為主體的特色商業街;在北濱路西段創意產業建設培育“約克風情街”並打造富有江湖文化特色的“江陵漁村”特色街);打造三個中心(依託傳統商業街區,培育大石壩商業中心;依託交通樞紐建設,建設大石壩產業產能中心;依託觀農貿市場,建設配套服務中心)。“補一”就是要利用新農村建設中周邊各區縣流轉出來的土地,打造具有新興產業的都市型農業。以轄區豐富的文化資源為依託,做細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創意”大石壩,讓居民“健心”。五是以創建“平安社區”為抓手,做實安穩工作,建設“平安”大石壩,讓居民“放心”。六是確保組織保障到位,強化制度建設,讓幹部“強心”。